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1902年,鲁迅东渡日本,先去东京弘文学院学日语。1904年9月,鲁迅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在仙台》节选自鲁迅发表于1926年12月10日的《莽原》月刊第23期  相似文献   

2.
据《国际先驱导报》消息,位于日本仙台市博物馆内的鲁迅之碑,迎来了建碑50周年的纪念日,约有90名中日友好团体人士以及鲁迅的粉丝们参加了当日举行的纪念仪式。作为中国现代对日本影响最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鲁迅的作品自战前就成为了日本的畅销书。在曾经留学过的仙台,他的名字更是家喻户晓。每逢鲁迅逝世周年纪念,都会有来自日本全国各地的粉丝们赶来仙台敬献鲜花。鲁迅1904年至1906年在仙台医  相似文献   

3.
语文十册《在仙台》是一篇叙事散文,节选于鲁迅的散文名篇《藤野先生》。《在仙台》作者回忆了一九○四年至一九○六年留学日本在仙台学医时的片断学习生活。文章主要记叙藤野对“我”真诚的帮助和不倦的教诲。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的:一、了解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思想。二、指导学生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重点:理解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难点: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教学时数:一节课教学步骤:一、导课1998年11月29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日本仙台市参观了鲁迅纪念碑(投影仪显示图片),仙台市长藤井黎把鲁迅先生的孙女周宁(现住东京)和摩野先生的孙子藤野幸弥介绍给江主席。鲁迅纪念碑为什么建在日本仙台呢?(生:鲁迅在日本仙…  相似文献   

5.
时间:2007年11月9日 地点:仙台三井城市酒店 毛丹青:这是我们第二次谈话,也许跟昨天所谈的内容有些不同,更偏重一些理论问题。这次你赴日讲演的第一讲是《双向的煎熬》。是在大阪讲的。第二讲在东京,题目是《我是怎样开始写作的》,第三讲就在今天我们住的仙台,讲的是《永恒的和消失的》,然后最后一讲去北海道,题目是《用方块字深刻地表达自己》。  相似文献   

6.
<正> 鲁迅青年时期留学日本七年多(1902年4月—1909年7月),在这一段岁月中,他掌握了近代的文化科学与思想,参加了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运动,开始了革命的文艺活动。这是他一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鲁迅诞生一百周年前后,我们试图蒐集整理这段传记史料,得到了许多日本专家的大力支持。就中我们认为,仙台的日本朋友(主要是鲁迅母校、东北大学的师生们),编辑出版的《鲁迅在仙台的记录》,发掘反映了鲁迅在仙台时期(1904年9月—1906年3月)的大量史料,为研究鲁迅这段生  相似文献   

7.
当前日本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特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8年6月,日本的教育课程审议会发表了关于改善中小学课程标准的审议报告,根据这份报告的精神,文部省于1998年11月颁布了新的《学习指导要领》,标志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本文围绕日本课程审议会的咨询报告和文部省新颁布的《学习指导要领》,对日本义务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8.
1998年,我到仙台去寻访鲁迅的足迹。日本鲁迅研究专家、原宫城县日中友好协会副会长、仙台市日中友好协会会长、现为仙台市鲁迅显彰会干事、长野经济短期大学名誉校长、东北大学名誉教授菅野俊作先生,陪同我参观访问了仙台,为我提供了有关仙台和鲁迅在仙台的宝贵史料,使我对鲁迅的“弃医从”有了新的感受和认识。  相似文献   

9.
《文学教育(上)》2010,(5):157-158
近日,在日本现代诗人协会主办的2010年度H氏大奖评选中,在仙台任教的中国诗人田原以其诗歌集《石的记忆》一举拔得头筹。这是田原以日语发表的第二部诗集。颁奖仪式将于5月23日在东京举行。田原是河南省漯河市人,1990年远渡日本求学,此后在日本国立东北大学任教至今。田原2001年用日语创作的现代诗获日本第一届“留学生文学奖”。他在国内翻译出版有《谷川俊太郎诗选》等。  相似文献   

10.
严绍,北京大学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日文学研究会会长等。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985年以来,历任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日本佛教大学文学部、日本宫城女子大学日本文学系等客座教授。严绍长期致力于东亚文化关系的研究,他在东亚文化的研究中形成了具有独特建构的“文化史学”理论,在中日文学关系的研究中开拓了“日本文学的发生学研究”,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较大贡献。为此,1994年11月为日本明仁天皇特别会见。1998年11月,因参加《中华文化志》中《中国与东北亚文化交流志…  相似文献   

11.
岩井俊二,日本电影导演。出生于1963年1月24日,日本仙台市人。日本新电影运动旗手,被誉为日本最有潜质的新近“映像作家“,也有中国影迷称他为“日本王家卫“。1995年剧场电影处女作《情书》在日本国内、东南亚甚至欧美引起空前轰动,1996年《梦旅人》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记者评审委员会奖,随后的《燕尾蝶》、《四月物语》、《关于莉莉周的一切》、《花与爱丽丝》更是深受影迷追捧,好评如潮。他不仅精通影视编导,还写作小说、散文,绘画、音乐也同样颇具功力。接下来的作品是与音乐巨头小林武史合作的音乐电影《BANDAGE》,由当红偶像赤西仁出演,将于2010年1月上映。  相似文献   

12.
《在仙台》第一段的文言词语较多,含意较深,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段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摘引原文,搞清作者当时的有关情况。教学时,向学生介绍:课文是从鲁迅先生一九二六年写的《藤野先生》一文中节选下来的。鲁迅先生二十一岁时,即1902年,去日本留学。先在东京学日文,1904—1906年在仙台学医。二十年以后,写了这篇文章,怀念在日本留学时尊敬的老师藤野先生。  相似文献   

13.
宝宝照     
刘梦瑶1996年11月28日张念怡1999年11月3日出生思涵2002年2月16日出生陈 晴1999年10月7日出生 白宸羽2001年1月10日出生郑沛乔2002年7月12日.出生《》0n0蠼》0《批Q彤《M》《舛拳《》0"0喊》《蜥备《弘0《》涵1998年2月12日出赵亿阳2001年3月2日出生 刘墨迪2000年4月24日出生宝宝照  相似文献   

14.
我教《在仙台》中的“物以希为贵”江苏吴春华《在仙台》一文主要写了鲁迅先生早年留学日本,在仙台学医时,教师藤野先生给他以真诚的帮助和不倦的教诲,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尊敬和感激。许多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往往都着重讲解藤野先生“教我学医”的三件事,而对课...  相似文献   

15.
《生物学教学》2009,34(4):78-78
综合2008年11月6日《新民晚报》消息及2008年11月5日《参考消息》援引路透社华盛顿11月3日电,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再生科学综合研究中心的若山照彦及其同事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发表研究报告公布了这一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1905年11月26日,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在日本东京创刊。★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21年11月12日,华盛顿会议召开,会议最后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1928年11月1日,中国中央银行成立。★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1935年11月28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和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抗日救国宣言》。★1948年11月6日,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联合参与淮海战役,整个战役由邓小平、陈毅统一指挥。★1984年11月21日,一个智利婴儿在南极…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难点及分析《在仙台》这篇课文选自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叙述了作者1904——1906年在日本仙台学医的经历。文中所记的那个时代距今较为久远,那特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与当今学生所处的环境差异甚大,加之这篇课文又是节选,与《藤野先生》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不尽相同,因此,对这篇课文无论在词语、句子、思想内容的理解上都具有相当的难度,形成本课的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8.
看了贵刊1998第4期刘昕老师的一篇《谈<在仙台>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后,我觉得有些地方要和刘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19.
我曾在《我要吃人!》(见1998年9月10日《笔会》)一文中提到《科学之终结》(The End of Science,Addison Wesley ,1996)这本书,批评了作者霍根(John Horgan)关于科学已走到尽头的结论。最近英国的梅道克斯(John Maddox)写了一本书名为《还有什么有待发现?》(What Remains to be Discover? Free Press,1998),针对霍根的观点,提出了他自己对科学之未来的预言。最近这两位作者在纽约举行了一场辩论会,他们的发言摘要刊登在1998年11月10日的《纽约时报》上,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兴趣,纷纷来信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教学》2009,(6):76-76
据新华网2008年11月22日报道,日本科学家在11月21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了他们的这一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