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氨力农是一种洋地黄糖苷类又非儿苯酚氨类的新型强心药,属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国外应用较多,而国内仅北京,上海几家大医院做过临床试验外,目前尚未广泛使用,我科从1993年3月开始应用齐鲁药厂生产的氨力农粉针剂,临床治疗观察病例20例现总结如下: 一、病例选择 1.20例均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  相似文献   

2.
自l785年Withering首先报道洋地黄治疗心源性水肿的效果后,应用洋地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已有200年历史。多年来,洋地黄曾作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第一线药物。近些年来,随着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深入以及许多新的治疗药物的相继问世,进一步对洋地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评价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洋地黄在治  相似文献   

3.
<正> 氨力农(amrinone)是人工合成的非强心甙药物,属非儿茶酚胺类的双吡啶类化合物。该药具有加强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和减轻心肌负荷作用。近2年来,我们通过静脉滴注氨力农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24例,其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16例,女8例:年龄20~80岁,平均54.7岁。冠心病16例,扩张性心肌病4例,风心病4例。心功能均属Ⅳ级,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1.2 用药方法 本组病例均经使用足量强心甙、利尿剂及扩血管药物,疗效不显著后再用氨力农(山东药厂生产,批号92103)10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4~6h滴完,每日1次,连续5~10d。  相似文献   

4.
地高辛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 ,由于其治疗量与中毒量非常接近 ,个体差异较大。因此 ,在长期用药过程中 ,安全有效的临床给药方法显得尤为重要。1 注意用药情况监测洋地黄类药物的代谢受机体功能状态的影响较大 ,特别是存在易患因素时 ,即使小剂量服用仍可在体内缓慢蓄积而引起中毒。易患因素主要有 :心肌受损广泛且严重时 ,自律性增加 ,对洋地黄类药物的耐受性降低 ;慢性心功能不全时 ,胃肠淤血使钾摄入不足 ,可造成低钾血症而诱发洋地黄中毒 ;感染时 ,细菌毒素可使心肌收缩力降低 ,自律性增高 ;老年患者慢性心衰造成长期缺氧 ,肝肾功…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钾镁制剂及加用多马酚丁胺治疗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衰并发低钾低镁血症60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结合文献说明低钾低镁对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衰的影响,洋地黄中毒、哮喘至低钾低镁明显相关。揭示:对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衰的患者,不仅要积极纠正低钾低镁血症,而日常规治疗上应用镁剂,多巴酚丁胺药物能增强心肌舒缩功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这种对循环和气道的双重扩张作用,对改善心肌收缩状态、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扩张小动脉、降低肺动脉压力,调整肺内通气、血液比例失调,增强利尿作用,均具有较显著的治疗作用。体会: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衰并发低血钾者,均并发低血镁,在迅速补钾同时必须补镁,补镁可显效。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衰出现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和顽固性哮喘、顽固性低钾,镁剂不失为治疗的首选药,镁为治疗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衰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理论依据,及加用多巴酚丁胺可作为常规治疗的一种措施。  相似文献   

6.
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多发生在六个月~四岁的婴幼儿,目前,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经一般综合治疗和洋地黄制剂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均有明显改善,但有些患儿因缺氧,电解质紊乱和心肌严重损害应用强心剂效果不佳,且因耐受性降低,容易引起中毒症状。根据近年来心衰治疗新进展,我们对22例小儿肺炎合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以家兔离体心脏为对象,以心脏活动时左心室内压力的变化为指标,通过离体灌流法探讨夏至草对心肌收缩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夏至草制剂确能增加心肌收缩力,而且心肌收缩力的增加与药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对房颤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洋地黄是首选药物。但单用洋地黄对部分患者的心室率控制并不满意,因此我们以胺碘酮与地高辛联用治疗房颤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病例选择 房颤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3例,男15例,女8例,40-49岁9例,50-59岁11例,60-65岁3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扩张型心肌病9例,冠心病8例,风湿性瓣膜病6例。 2 治疗及观察方法 入院后均给予利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当归对蟾蜍在体心脏活动功能的影响,以蟾蜍为实验动物,利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以蟾蜍心率、心搏最大收缩力、心搏平均收缩力和心肌电为指标,该药分设四个实验组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当归片对蟾蜍心率没有显著影响,对蟾蜍心搏最大收缩力、心搏平均收缩力和心肌电产生显著影响,随当归片灌胃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心搏收缩力与心肌电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由此获得基本结论:当归对心率基本无显著影响,但对心脏的收缩力和心肌电有影响,适当的用量有利于改善心肌功能,在心肌缺血损伤、心力衰竭情况下,有利于保护心脏.  相似文献   

10.
卡托普利(captopril cap)是血臂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在临床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尤其是缺血性心脏病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引人注目。但随着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其不良反应报告日益增多,有些甚至可致严重不良后果。今就其在临床应用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扩张型心肌病是原发性心肌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真正的病因还不明确,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多采用对症综合疗法,由于该病患者的心脏呈进行性扩大,心肌收缩力逐渐减弱,绝大多数病例到中、晚期出现难治性心力衰竭。静脉注射硝普钠是救治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临床应用β-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发展.应用β-阻滞剂治疗CHF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特别是对特发性DCM的疗效最为显著.β-阻滞剂治疗CHF应当在病情稳定后开始使用.介绍了不同β-阻滞剂的作用特点以及具体应用方法,并针对可能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肌急剧暂时缺血、缺氧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心胸疼痛。其药物治疗传统的有 :硝酸酯类 ,β受体阻断药 ,钙通道阻滞药三类。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 ,治疗心绞痛的药物又有新的进展 ,现综述如下。1 大剂量硝酸甘油联合肝素治疗顽固性心绞痛[1]顽固性心绞痛是导致急性心梗及猝死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 ,大剂量应用硝酸甘油较小剂量用药疗效好。静脉大剂量应用硝酸甘油能扩张体循环大小动脉 ,扩张静脉更明显 ,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减少心室容量 ,降低心肌耗氧量 ,使患者提高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4.
美丽的毒物     
1.洋地黄用不着跑到热带丛林中去寻找有毒的植物,我们身边就有——洋地黄,它含有一种叫洋地黄苷的毒素,哪怕咀嚼一小片它的叶子,也会中毒,甚至丧命。要是通过静脉注射,这种毒素的毒性就更大,2毫克就可以致使心脏停止跳动。相反,在剂量很小的情况下,这种毒素可以用来作为临床上治疗心力衰竭及某些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1,6二磷酸果糖(fructose-1,6-diphosphate,FDP)对离体蛙心心肌收缩力影响以及其机制。方法:用斯氏法制备离体蛙心标本,用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心脏的收缩力。结果:FDP在低剂量(1-5ug/ml)心肌收缩力呈下降趋势,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剂量增大,心肌收缩力降低(P〈0.05)。FDP可阻断氯化钙加强心肌收缩的作用,β受体阻断剂对FDP的作用无影响(P〉0.05)。结论:FDP降低离体蛙心收缩力,其作用机制与降低钙离子内流有关,与β受体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讨论了应激反应与心力衰竭特别是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关系,认为两者联系密切,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应激可能是顽固性心衰治疗障碍的原因之一.并对应激状态下心衰的治疗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芪熬液对离体蟾蜍心脏收缩力和心率的影响.方法:采用斯氏蛙心插管法,在保持总量为1.0ml的情况下,分别以不同浓度的黄芪熬剂对离体的蟾蜍心脏进行灌流,经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心肌的收缩活动.结果:本实验观察用低浓度(0.002g.ml-1-0.010g.ml-1)黄芪熬液灌流离体蟾蜍心脏时,可使其心肌收缩力、心率明显增加,t检验表明心肌收缩力、心率均变化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用高浓度(0.02g.ml-1-0.06g.ml-1)黄芪熬液灌流离体蟾蜍心脏时,则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心率,t检验表明心肌收缩力和心率变化极显著(p<0.01).结论:黄芪熬液对离体蟾蜍心脏起双重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范围内导致人口死亡率的首要因素,而心力衰竭是绝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共同最终通路。尽管近年来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心衰的发病率仍在增加。良好的预后结果被认为是来自于积极的预防而非额外的治疗。因此,对于心衰更加合理的做法应是预防心血管疾病或其他临床综合症的发展。大多数心衰是由于收缩功能丧失、心肌肥厚或重塑和心肌缺血性损伤引起的。Sirtuins是一种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依赖的蛋白去乙酰化酶,它的底物包括从代谢相关蛋白到应激抵抗相关蛋白的多种生物过程中。近年来,许多研究已经确证了其心脏保护作用,并且一些药物或小分子化合物已被用于提高其表达或活性。在本综述中,我们将概括一下SIRT3在机械压力超负荷或者刺激剂诱导的心肌肥厚以及心肌细胞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最后,我们还将介绍一下SIRT3激动剂在预防心肌肥厚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心脏是维持血液循环的一个“泵”,通过心肌的收缩舒张而推动血液流向全身的各组织器官,以提供充足的氧及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心肌因种种原因收缩无力时,不能将足够的血液推送到外周血管,不能满足全身组织器官代谢需要时,就发生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危重症,是多数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几乎不可避免的结局。  相似文献   

20.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变化主要是神经 -体液调节失衡 ,其主要原因有两点 :⑴反射性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 ;⑵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RAAS激活对心脏影响如下 :1 导致心肌重构。肾素水平升高 ,使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也升高 ,从而刺激心肌增生 ,心肌细胞肥大 ,心肌收缩、舒张功能不同程度增加 ,胶原合成增加 ,微血管形成。2 导致血管收缩 ,使心肌本身供血减少 ,外周阻力增加 ,心射血阻力增加。3 血管紧张素Ⅱ导致心肌细胞坏死 ,减少收缩细胞数量 ,使收缩功能下降。4 血管紧张素Ⅱ兴奋交感神经系统促使心肌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