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我是一名新教师,和黄老师是同一个年级组的,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已经能够深深感受到她的特别。我觉得她是一个特別乐观的人。比如说学校里的事情没有做完,要带回家去做,我们会非常不情愿,埋怨当教师太辛苦了。但是黄老师不是这样,不管要带多少学生作文回家批改,她总是笑嘻嘻地。平常她也能够“苦”中作乐,在別人看来很辛苦的工作,她却能从中发现乐趣,这一点我非常佩服。她教育教学的能力特別强。教学生总有自己的一套,上课轻松,在学生面前既有威信,又特別受欢迎。还获得过全国小学生作文优秀辅导奖、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优秀论文奖等奖项。一般家长都喜欢严师,新颖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2.
《云南教育》2014,(17):19-19
李开苹是保山市施甸县甸阳镇中心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从教26年来,她把心血和汗水都献给了所热爱的教育事业。1988年,李开苹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走上了三尺讲台,成了交通不便、条件极为艰苦的贫困山区小学——施甸县姚关镇陡坡小学的一名代课教师。当一位严师,是李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她深知要给学生“水”,自己要有取之不竭的“活水”。为此,参加工作多年后,她克服工作与学习的矛盾,选择接受云南师范大学4年的函授教育。对学生从严要求,也是李开苹的教学风格。在教育教学中,她循循善诱,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人手,摸索总结出一套培养班干部、学生自律的方法,实现班级精细化管理。她历年所任教的班级,都因班风学风好、课堂纪律好、课外纪律好为学校所公认。  相似文献   

3.
“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化快”,如今竟有许多老师感慨:当教师也快变成吃青春饭的了。因为以前学生多认为老师年纪越大知识越渊博,也越崇拜,而现在的学生则越来越喜欢年轻老师,排斥老教师。其实这是因为学生对老师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他们心目中的好老师的标准正在不断更新。从严师型到朋友型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一个“严”字似乎是千年不变的古训,老师的面孔是严肃的,对学生的要求是严格的,批评学生是严厉的,否则似乎难以体现师道尊严。但如果现在老师还在“严”字上做文章只会适得其反,在学生看来,严厉的批评会伤他们的自尊,暴风骤雨不…  相似文献   

4.
正案例一:语文早读时间,年轻的班主任陆老师走到学生丽娜身旁,要看一下她的语文试卷。丽娜不同意,陆老师就问:"怎么了?"丽娜回答:"不愿意。"陆老师又说道:"不想学语文了?"学生回答:"就是不想学了。"陆老师本来是想个别指导一下丽娜的语文,结果却吃了闭门羹。陆老师便半开玩笑半责怪地说:  相似文献   

5.
纸条传送真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婵 《班主任》2001,(3):30-31
以前,"严师出高徒"一直是我信奉的一条真理.我认为学生见到老师有些紧张,才证明老师有威信.我也曾经为自己的"师道尊严"得意过.然而,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人心,我渐渐认识到,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最近和于漪老师有过一次交流,她对笔者说起一位家长找到她,说自己的孩子在语文考试中碰到一道题目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要求解释"白丁"一词。孩子的答案是"没有文化的人",但标准答案却是"没有学问的人",教师因此判定孩子回答错误。家长就此请教于老师。于老师并不认为孩子的回答  相似文献   

7.
初二女学生小杨给学校心理信箱写信,称她的物理老师特别严心灵钥匙初中政治厉,她见到物理老师就紧张。她又写道,物理老师其实对他们很负责。可是,自从有一次因为在课堂上与别人讲话被物理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后,她就一直害怕他,上物理课时总是听不进去。根据这位女同学来信反映的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到,她之所以对老师产生了畏惧心理,是因为在课堂上没有遵守纪律而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其实,这位同学误解了老师的批评,她的这种畏惧心理是可以消除的。首先,学生要懂得换位思考,理解老师的用意。俗话说,严师出高徒。老师严格要求学生是希望学生能…  相似文献   

8.
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老师和学生都希望在一种温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工作、学习和生活职校生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理解,沟通师生关系的主动权往往也掌握在老师手中、不难发现,那些人品正、学识高。工作认真的老师,很受学生尊重,学生“敬其人”而“信其道”,师生间的交流也顺畅得多、反之,对少数“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混几个工资花的老师,学生即使去个面对面,也往往是视而不见,又谈何沟通?所以,教师的敬业精神是师生关系沟通的基础当然,笃信“教而不严师之情”,一味把“严师出高徒”奉为至理名言,对…  相似文献   

9.
姜敏 《教育艺术》2011,(4):37-38
刚担任班主任的时候,为了做好工作,我虚心向有经验的班主任请教,一位前辈告诉我"严师出高徒",当班主任对学生要严厉,要"黑着脸",这样学生才会"言听计从、整齐划一"。每当新学年开始之际,要给所带的学生来一个"下马威",这样学生才会"乖巧"、"听话"。我一直如此去管理学生,学生在我的严厉管教之下的确不敢"轻举妄动",见了我就像是老鼠见了猫似的,都很"听话"。因此,我也赢得了学校领导和家  相似文献   

10.
"老大,……"一看称呼就知道是小王老师的信息,全校只有她会在短信中这么称呼我。果然,小王老师又来"心理咨询"了。于是,我们约好在我办公室里聊聊。小王老师是个非常要求上进的女孩,来学校工作一年就当了年级组长,大家对她的反映都不错。"羌校长",见了面,小王直奔主题,"我现在忙得团团转,可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  相似文献   

11.
<正>丁老师是我高二高三时的班主任,她有二十多年的从教经历,工作成绩突出,工作经验丰富。丁老师对我们特别好,也不知道是谁带的头,某一天我们都开始用"丁妈"来称呼她了。有时候我们在校园里迎面碰上她也是习惯性地抬手招呼"丁妈好呀",而她也总是笑眯眯地冲我们点点头,特别欢快地回我们"都好都好"。她的爱,让我们班成了一个温暖的家。刀子嘴豆腐心丁妈是典型的"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加之她常常是"小蜜蜂"(扩声器)不离身,每次我们  相似文献   

12.
《教育》2008,(7)
在这个只有她一个老师的学校,曾杨秀在这里一守就是5年。看到学校一天天"变小",她感慨万千:"哪怕只剩下一个孩子,我也要教下去。"  相似文献   

13.
<正>"人"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归宿。但越来越觉得把人当成人真难。今天,Z老师就是非常着急地让我挤时间见她一下,有话要说。Z老师是位认真负责、性子温和的年轻女教师,跨学段任历史学科教学工作。前一阵她找到我说,今年能否考虑给她个"优秀",明年她晋级会需要。我知道她的工作态度和业绩,说"可  相似文献   

14.
班级管理是许多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难题,大多数班主任在管理中一味追求"严管",认为严师出高徒,然而,结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反而和一部分学生形成了对立,班里也会出现许多屡教不改的"问题学生"。笔者从教多年,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班  相似文献   

15.
陈宏 《教师博览》2006,(12):5-5
一位年轻的女教师,丈夫在外地工作,孩子寄放在奶奶家。时间充裕、精力充沛的她总是自告奋勇地要求当班主任。学校规定的上课时间是早上7点,她6点多就开始上课;无论中午的午自习还是下午的自习课她都会早早地进入教室,或讲或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所任教学科的成绩很好。但是,她班上的其他教师对她意见很大,因为学生所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几乎全被她抢占了,导致学生的其他学科的成绩都不太好。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教师,竟被校长大张旗鼓地树为典型、加以表彰。这样的老师相信其他学校也有。那么,这类老师的行为到底应该表扬还是批评呢?“为了学生…  相似文献   

16.
孙娜 《现代教学》2014,(4X):26-28
<正>教育是一种由学生、家长、老师多方共同参与的特殊"动态运动过程",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密切配合。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没有对孩子们的统一要求,就不可能有任何教育。"所以我们要想对孩子实施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做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高度一致。一个班级往往有几十个学生,而家长的职业、价值取向、受教育程度以及孩子的教育观念也都不尽相同,因此想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步调一致",  相似文献   

17.
某教师是1997年毕业的大学中文系学生,是一个乐观向上的青年.来校之后她主动要求做班主任工作,学校领导认为她有和学生相融的性格和信心,对她的要求给予了支持,不久,她又主动走进校长室,提出要搞教学改革实验,并陈述了她的想法:优化语言环境,发展说写能力.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命题,也给予了支持.我作为主管校长当时正忙于信息技术教育的硬件建设工作,没有顾得上去听课,后来,从教学校长的谈话中得知,她的课"缺少规范"、"教学效果不佳",再后来矛盾出现了,那是期中考试之后,教学校长拿着成绩单和我讲,某老师的教改实验不成功,学生考试成绩比其他班级低7-8分,并明确阐明了该老师不具有搞教学改革实验的素质,对她的实验变量也提出了一些质疑.不久,教学校长的意见被该老师知道了,并在教师中产生了一些议论.该老师又再次走进校长室说明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可是产生了不同观点、不同意见的碰撞.归纳起来,大体有如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学的目的不只是教会学生学会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做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老师的讲坛上可以说是百花绽放、异彩纷呈。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和风细雨型,一种是五雷轰顶型。是否是严师出高徒?我想在每个老师的心中都会有不同的想法。三字经中有一句话:教不严,师之惰。按字面意思是说,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对自己学生不够严格,很容易导致自己的学生没有出息,这样的结果是由于老师  相似文献   

19.
<正>从事教育工作已有六七年了,在教过的几届学生中,每一届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后进生",让科任老师"大皱眉头"。老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需要我们实施有针对性的转化策略及手段。一、后进生的分类及其特征1.学习后进型,即"学困生",指因学习基础差或自身生理和  相似文献   

20.
给我加油哟     
在朋友的鼓励下,我关闭了个人网站,开了博客,也开始"织围脖",每天自然也就会直接和一些网友打交道。来我博客浏览的人不少,有小学生,有业余作家,还有一些中小学老师,当然,大多是我以前教过的大学生和研究生。陆安南常来我的博客,于是,我也去她的博客看看,原来,她是云南的小学生,作文写得不错呀。这里推荐她一组作文,给大家欣赏一下,当然也可以提提意见,谈谈你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