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综合与实践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却匆匆下课的课堂场景,引发了对"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综合与实践领域的重要目标,那么在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实践与操作经验的同时教师还应该做些什么?在突出课程标准所强调的‘要使学生能充分、自主地参与’的同时,又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等问题的探索,以及对北京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中"围绿地"的内容的新的实践。综合与实践教学要合理把握其学科性、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数学综合与实践中必要的引导作用,要准确理解数学综合与实践"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数学课程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比较这四个领域的内容和要求,"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要求不够明晰,只有相应的框架性目标与个别案例,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模式较少,因此成为新课程实施的难点之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  相似文献   

3.
正获得数学活动经验与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并列,成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之一。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正日益成为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追求,而"综合与实践"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一、概念解读1.综合与实践。"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它是教师通过问题  相似文献   

4.
综合与实践     
许磊  肖建 《贵州教育》2021,(3):92-96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它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积累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综合与实践”是实现这些目标重要和有效的载体.所以,“综合与实践”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8,(A1):57-58
"综合与实践"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而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综合与实践"不仅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和有效的载体,而且也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综合与实践"是以问题为载体、学生自主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综合"的视野弓l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积累实践活动的经验,增强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基本活动经验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列为同等重要的学生数学学习的目标。而"综合与实践"这一课程内容是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是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构筑特色鲜明的"综合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所谓"综合与实践"是指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要获取知识途径的学习活动。在经历具体的"综合与实践"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问题,如何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如何选择合作的伙伴,如何有效地呈现实践的成果,让别人体会自己成果  相似文献   

8.
<正>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也是一种课程形态。它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游戏是儿童的存在方式,数学游戏能够激发游戏动机,发展游戏思维,培育游戏精神。综合与实践课型丰富,其中的游戏型活动具有自主性、游戏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深受学生喜爱。然而目前不少教师对游戏型综合与实践理解肤浅、教学  相似文献   

9.
叶玉梅 《江苏教育》2014,(17):64-65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应贯穿整个数学课程之中。"综合与实践"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和有效的载体。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一线教师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利用"综合与实践"活动这一载体去落实这些目标。下面,我以人教  相似文献   

10.
"综合与实践"是指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重在实践、重在综合.从利用好教材上的"综合与实践"领域内容、利用习题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开展以单元整体化教学为主的项目式学习等三方面探讨了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学的"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1]).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应遵循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教学实施中,应以数学"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不仅要关注结果,更应关注过程.这就需要教师选择、设计恰当的"问题",在问题的驱动下,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动手实践、深入探究、思维拓展活动中去.一、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实施的原则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是一种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2.
"综合与实践"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生活为情境,鼓励学生自主发展,夯实学生数学基础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对教师的教学具有极大的挑战性。教师依托教材开展"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感知与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但综合与实践这部分的教学状况并不乐观。文章将结合案例论述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实施重在综合、重在实践,并通过教师的问题引领,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感悟数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沟通了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数学的联系,感受数学生活中的应用,体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培养了综合应用能力。教材往往把"综合与实践"的内容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有机结合起  相似文献   

15.
"项目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都具有问题性、开放性、实践性、自主性、过程性的特征.两者都可以将问题隐含在任务中,突出学生的自主发现、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经研究,综合实践活动可在课题选择、方案制定、活动实施和成果表达等方面与小项目研究紧密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期达到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要途径。一、明确"综合与实践"教学的意义"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开展这类学习活动,有个好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统观教材,我们不难发现:作为新晋学习内容,现行教材中提供的例子屈指可数,远远不能满足多样化、差异化的现实教学需要。因此,《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提倡教师研制、开发、生成出更多适合本地学生特点的、有利于实现‘综合与实践'课程目标的好问题。"那么,怎样的问题才是"综合与实践"的好问题?好问题如何研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8.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开展这类学习活动,有个好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统观教材,我们不难发现:作为新晋学习内容,现行教材中提供的例子屈指可数,远远不能满足多样化、差异化的现实教学需要. 因此,《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提倡教师研制、开发、生成出更多适合本地学生特点的、有利于实现‘综合与实践’课程目标的好问题.”那么,怎样的问题才是“综合与实践”的好问题?好问题如何研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9.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课标提倡把这种教学形式体现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设置恰当的问题,让学生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学习公式,能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学生经历公式的"自主发现——全面认识——加深理解——深化拓展"的认知全过程,避免将公式简化为"记忆+套用"。  相似文献   

20.
汤岚 《辽宁教育》2014,(9):53-54
正一、基本理念表述新变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称为"实验稿"):"实践与综合应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称为"修订稿"):"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从"实验稿"与"修订稿"的描述中,我们可以这样去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