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第9册第12课三则小故事《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从《伊索寓言》中选取)。【教学目标】在比较阅读中体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1.揭题,齐读。2.组织交流:你了解的伊索及《伊索寓言》。二、对比阅读,体悟"多角度阅读"的方法1.浏览《狐狸和葡萄》,指名简单说故事及其蕴含的道理。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目标】1.阅读《陶罐和铁罐》,明白故事的道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学会正确看待人和事。2.根据寓言故事,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开展读书交流会。【教学过程】学习活动一:阅读寓言故事《陶罐和铁罐》师: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寓言是通过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这则寓言。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理解课文,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3.情感、态度于价值观: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教学重点: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教学难点:在学生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本剧头饰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4课。【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文中生字,联系上下文与生活经验(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2)把握故事内容,能讲述故事主要情节。(3)感悟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事要脚踏实地,不可急于求成;初步学习阅读寓言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4课《寓言两则》(第二则)。【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师:同学们,李老师说我们班的孩子特别爱读书,你们读过哪些故事呀?(生畅所欲言)师:看来同学们真读了不少,不知你们是否思考过这个问题:“什么样的故事是好故事?”  相似文献   

6.
【教学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阅读绘本,想象老人与树再次重逢时的情境。扣住"爱",想象人物对话,用提示语写好人物对话。2.根据绘本训练写作,激发写作欲望。【教学重点、难点】用提示语写好人物对话。【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师:同学们,说一说,你曾经读过哪些有趣的故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听听故事,讲讲故事,好吗?同学们可要认真听、仔细看哦!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朗读并背诵课文。3.懂得寓言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其中蕴涵的道理。重、难点:探究种田人事与愿违的原因及给人们的启示。教具准备:投影仪、VCD、碟片。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导入:什么叫“寓言”?你读过哪些寓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32、寓言两则”(板书)。老师知道你们最喜欢看动画片了,现在老师请你们欣赏一则寓言故事。不过,可不能白看,看过后,你要告诉老师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的名字是什么?2.观看后汇报(略)。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守株待兔》。3.…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正是由于前人的辛勤劳动,才给后人带来甜美和欢乐”的道理,激励学生做一个能给别人带来欢乐的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片段。感受抓住总体句展开具体叙述的方法。【教学重点】感受井水的特点及作者如何表达的,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对井的喜爱、赞美之情,懂得“正是由于前人的辛勤劳动,才给后人带来甜美和欢乐”的道理。【教学准备】收音机、教学磁带、制作课件。课前复习《种苹果树》一文。【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古井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这口井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朗读第1自然…  相似文献   

9.
一、联动的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故事内容,并对"寓言故事类"专题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2)通过"海报式"问题的收集和交流,学习运用"品读关键语句,感悟寓言道理"的讨论法. (3)在寓言故事阅读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合理的想象,练习续写. 二、联动的教学过程 1.说说寓言,读读寓言 师:在《寓言两则》中,我们又新读了哪两则寓言故事? 生1:《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 师:以前,我们还读过什么寓言故事? 生2:我们还读过《守株待兔》. 师:课外,大家也一定读了不少寓言,你们还记得吗?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9课。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2.熟练准确的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口答通分结果。12和1523和1934和12先出示第一组:12和15你是怎么找见它们的公分母是10的?再来看第二组:23和19你又是怎么想的?再看下一组:34和12谁来说说通分的目的是什么?2.看来同学们对通分的知识掌握的很好,下面我们再来复习一个旧知识。口算:49+49和78-38再来看下一道题:12+13谁能说说这道题与…  相似文献   

12.
【自读目标】知识和能力 :了解寓言的体裁特点 ,培养朗读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过程和方法 :通过朗读、表演让学生与文本对话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切体会字里行间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 :理解故事寓意 ,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从不同侧面理解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自读建议】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 ,思索文本中的思想精髓 ,体会蕴含的人生哲理 ,揣摩幽默诙谐的语言。【自读过程】一、导入新课 ,激发阅读兴趣同学们 ,经过充分的课前准备 ,每个同学对自己所担任的角色都非常喜欢也非常投入 ,都想在全…  相似文献   

13.
<正>先来看笔者的“创意作文之寓言写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任务驱动,寓言创作。【教学过程】一、导语:给创意安一个美丽的家——寓言写作同学们,又到了我们写作的时间,今天的作文,创意作文之寓言写作。二、什么是寓言明确:用简洁、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较深刻的道理。即用事说理。请同学说出几个自己印象较深的寓言。(例:《狐狸与葡萄》《买椟还珠》《蚊子与狮子》)接下来我们也一起创作一则寓言:《香烟与蜡烛》。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回顾旧知,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2.学习关注回目这一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3.借助绘制海报,评说《西游记》这本书的精彩之处。【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一个“看提示,猜名著”的游戏,请大家做好准备。(出示《火烧赤壁》中的图片)师:出自哪部名著?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92-93页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复习铺垫1.谈话。师:森林里要举行"趣味游戏",同学们想去参加吗?师:我们要先做好准备,才能在游戏中一展身手。2.比一比,看谁能都算对。(课件出示复习准备题)  相似文献   

16.
【自读导言】  1.此文不能仅仅当作感想来读,而应该看作是对社会现象进行鞭辟入里的剖析的精深论著。  2.体会作者字字珠玑的语言与文学技巧。【自读程序】  1.故事切入法  《伊索寓言》的故事家喻户晓,然而本文却能想他人之所不想,写他人之所不能及,别出心裁,写出了一番新意。只要将《伊索寓言》原本的故事与此文所引,两相比较,自然就能读出钱文之高妙来了:  ①蝙蝠的故事原题目作《蝙蝠和黄鼠狼》,讲的是“我们遇事也不要一成不变,随机应变往往可以躲过大风险”的道理。  ②蚂蚁和促织的故事原题作《蚂蚁和蝉》,…  相似文献   

17.
【教材简析】本次教学为苏教版小语教材第4册“练习5”的口语交际活动。教材共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文字材料,提出交际内容及要求;其二,三幅插图:跳橡皮筋、跳绳及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场景。【教学理念】创设具体、生动的交际情境,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让学生在感兴趣、欢乐的氛围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2.能把自己做过的游戏说出来,互相交流,学会询问。【课前准备】1.制作学生课间游戏活动的多媒体课件。2.学生自备游戏所用道具。【教学流程】一、课件播放,激发兴趣上课伊始,多媒…  相似文献   

18.
<正>【教学目标】1.借助阅读记录表,读懂寓言,比较寓言,发现寓言的写法。2.运用学到的写法,学会自主创编寓言。3.激发学生阅读寓言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比较、观察,领悟寓言故事的写法,创编寓言故事。【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1.师:(板书:寓言故事)提起寓言,同学们一定都不陌生吧。我们以前就学习过寓言,一起跟随图片来回忆一下吧。(出示图片:亡羊补牢、拔苗助长、南辕北辙、守株待兔)这些都是中国的寓  相似文献   

19.
【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阅读理解联想、想像等在课文中的运用。2 .学习运用联想、想像描写事物 ,表情达意。二、课型设计读写结合课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1.导入 :第一册第四单元给我们展现的是童话、寓言、神话等想像世界的内容。我们已学习了《皇帝的新装》《古代英雄的石像》《〈伊索寓言〉两则》《盘古开天地》四篇课文 ,了解了有关的一些知识。今天让我们再随着著名女作家宗璞的笔 ,一同走进童话《花的话》,看看我们又见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2 .自读课文 (或分角色朗读课文 )。3.课堂讨论 ,分析概括文章的…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会写:泼、互、吉、如、味。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学准备】拼字游戏用各部件(24份)、板贴词语卡片。【课前活动】1.小朋友喜欢过节吗?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看词猜节"的游戏。(板书:节)2.课件出示谜面,学生猜谜底。*贴春联吃饺子拜大年(生答,师: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捐书淘书乐"一站到底"(生答,师:这是我们学校正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