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技术系统和创新系统:观点及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志刚 《软科学》2003,17(3):74-77
物化的技术系统是在技术相关研究中最早采用系统观点的概念。从新熊彼特创新理论出发,一些学者提出了将支持技术创新的制度网络作为研究对象的国家创新系统、技术系统、部门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等方法,这些方法在普遍接受交互学习理论和进化理论的基础上,对于系统的构成和边界的确定存在明显分歧。  相似文献   

2.
技术的系统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志刚 《科研管理》2003,24(3):109-116
从不同的研究层面和视角出发,关于技术和技术创新的系统方法有许多不同的观点。物质层面的技术系统是最早出现的关于技术的系统观点。基于新熊彼特创新理论的系统方法包括国家创新系统、技术系统、部门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等不同表述,虽然这些方法普遍建立在交互学习和进化理论的共同基础上,但对于系统的构成和边界确定等问题却持有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3.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技术创新成本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兴国  宋效中  朱清香 《科技与管理》2009,11(4):128-131,135
以成本的本质属性为基础,从创新过程的角度界定了技术创新成本的构成.同时,应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分析了影响技术创新成本的内外部因素,对模型目标、边界进行界定.模型将技术创新成本视为创新周期的函数,对技术创新成本管理系统的2个主要反馈环:外部资源市场反馈环和内部创新过程反馈环的反馈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设立成本上限、跟踪审计等控制创新成本的稳定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余伟  胡岩  陈华 《科研管理》2019,40(11):1-11
本文对30年来创新系统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涵盖了国家创新系统(NIS),区域创新系统(RIS),产业创新系统(SIS)以及技术创新系统(TIS)。文章按照创新系统研究的演化历程,分析了每个创新系统方法的理论起源,考察了引用最多的案例研究,分析了空间边界和分析单元,探讨了基本组成要素功能和分类方法,以厘清创新系统研究的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每个创新系统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最后,对创新系统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加强创新系统方法的指向性和规范性导向;对创新系统分析框架内的最新方法进行整合,开展全球创新系统研究;加强对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研究,进一步证明创新系统理论在不同国家情境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技术创新的系统范式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技术创新理论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结合当代科技革命的创新实践,基于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哲学基础,从系统分析范式的分析框架出发,尝试性地提出了技术创新理论分析的新视角——技术创新系统范式。从思维方式的转换入手,深入分析了技术创新范式的演进过程和哲学基础,并从技术创新系统范式的视角,对技术创新的内涵和本质进行了全面阐释,在此基础上,对国家创新系统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其本质在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整合和互动。  相似文献   

6.
共生创新系统是创新系统发展演进的产物,是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行业创新系统跨边界整合的新形态。介绍了共生创新系统的演进历程,从边界拓展视角对创新系统演进进行了解释;分析了其5个方面的结构层次及其关系,从共生演化、复杂巨系统、协同论的视角阐释了共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共生创新系统是创新系统发展演进的产物,是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行业创新系统跨边界整合的新形态。介绍了共生创新系统的演进历程,从边界拓展视角对创新系统演进进行了解释;分析了其五个方面的结构层次及其关系,从共生演化、复杂巨系统、协同论的视角阐释了共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总结知识经济与国家创新系统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知识经济与国家创新系统的关系及相互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该国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的地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对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的基本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和完善我国的国家创新系统,有赖于理论上的正确认识和实践上的准确把握,这是国家创新系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从概念内涵、要素构成和关键环节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正确理解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政府作用三个角度,论证了如何正确应用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国家创新系统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国家创新系统主要分为三种类型:逆向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正向的国家创新系统和双向连动的国家知识创新系统。在比较分析了美国、日本、俄罗斯、德国、中国台湾、韩国的国家创新系统的特点后,本文总结了各国家和地区建设国家创新系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化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家科技力量强大地区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应充分利用区域创新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的内在关联性、国家科技资源布局的区域"根植性"、技术能力的非流动性和技术知识溢出的"空间局限性"等有利条件,借助近年来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科技投入加大和国家科技部门条块逐步被打破的良好基础,通过强化体制制度创新、实施区域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建立用户主导紧密型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等途径,整合优化区域内国家科技资源,实现国家创新体系的区域化,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形成。  相似文献   

12.
陕西、四川和重庆等西部局部地区经过国家的长期支持和发展,不仅聚集着强大的承担"国家使命"的科技资源,而且吸纳科技成果的高新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及军工产业较为发达,区域内国家创新能力较强.因此,这些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应充分利用其国家科技能量首先在本区域释放、国家科技资源布局的区域"根植性"、技术能力的非流动性和技术知识溢出的"空间局限性"等有利条件,通过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化的路径,进一步以思想观念创新为先导,克服为科技而科技、轻科技产业化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盲目靠拢国家创新体系目标的认识误区;以体制制度创新为主导,强化政府的引导作用和以大力发展地方科技为基础,提升区域吸纳利用国家科技能力等措施,建立完善其区域创新体系,深化西部大开发,带动西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基本判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要求,也是推行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实现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论文首先从理论上建立了一个对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行判断的体系,然后运用统计数据及制度分析方法对我国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行了基本判断,分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论文得出一些有益结论,并给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科技创新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一些地区已形成了以创新为推动力的区域创新系统.基于大量文献的梳理,从创新主体的地位及其彼此间相互联系的空间层面对国内外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模式进行分类,以期对我国培育和发展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创新系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美国是全球科技发展的佼佼者.其国家创新体系就是带动整个国家发展的原动力。百年间.美国逐步创建了一个以政府、高校、私营企业和非营利科研机构这四大元素为主体的国家创新体系,其体系在每个主体各具特色的基础上,又表现出了主体间相互关系的复杂性、多变性、开放性和制度化。适时地了解美国国家创新体系演进及其特征的概况,对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国家创新系统对一国的科技及经济发展越来越起着关键作用。主要对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运行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认为其做法值得我国合理借鉴,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创新系统互动的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互动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系统的效率的重要指标。本以联合研究,联合专利,科技人员流动等为互动的指标,对中国的国家创新系统进行了评估。我们发现,中国较多的互动发生在同研究机构之间,如高校和高校,不同类机构间的互动少。技术转让多,技术合作少。因此,中国的国家创新系统仍有待国家政策的出台和创新环境的改善而完善。  相似文献   

18.
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是由不同行政区域内有着密切联系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和创新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跨越行政区划的多层次结构的区域创新系统。它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创新系统,也不同于各行政区域自身建设的区域创新系统。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具有区别于以行政区域为单位的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特征,它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相应的动力支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构建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