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今,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有了更多尝试的机会,因而生成的教学资源也更为丰富。于是,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对学生活动中的生成资源如何有效地进行反馈和利用,以更好地达成课前预定的教学目标,就成了必须深入研究和思考的一个问题。下面结合“九加几”一课的教学,通过对学生活动中生成资源的反馈,谈前后两次教学设想和运用中的一些想法与感悟。  相似文献   

2.
在一次研讨活动中,大家围绕研究课“分数的意义”中的几个数学活动是否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行了探讨。现对课中的三个关键性活动作一介绍,和大家一起分享。活动一:自选材料表示分数活动材料:学生任意选择一种或两种材料表示分数。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数学活动,使教师对学生的认知经验有所了解,从而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同时,也需要考虑生成新的、有价值的学习资源,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材料。过程实录:活动要求:请你任选一种材料,用分、折、画或涂的方法表示出一些分数。学生自主活动后小组交流:说说表示的是什么分数?是怎…  相似文献   

3.
"分数的意义"一课是各级各类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活动的高频课例,也是许多名教师反复玩味打磨的课例,听了那么多关于"分数意义"的课例,你思考过这些设计各异的课例背后面关于分数教学的本质的、本原性的问题吗?在听课后如何深度思考的问题上,陆晓林老师的文章会对我们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分数、百分数的应用"是在学生学习了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的一堂复习课.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对本节复习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新的思考,将其定位为引导学生运用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获取信息.通过自主编题、设计方案、为商家制定促销手段等活动,整理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让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进行有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因为学生思考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认真的思考和归纳,才能发展数学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通过课前引导、课中活动和课后复习三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背景下,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对有效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比较研究发现,课时计划书写对培育职前教师关注学生数学思考具有深层意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教师教育计划中为职前教师设置的关注学生思考的学习项目还没有被明确地纳入议事日程。实践表明,休斯的书写课时计划时关注学生数学思考的框架和日本的研课活动确实能促进职前教师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提高数学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对照课改新理念,反思以往关于“分数意义”的教学,总感觉到我们的课堂缺失了什么。如何让课程改革新理念落实在我们的课堂中,转变成教师的自觉行为,使教师实现从“施教者”到“引导者”的角色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基于下面的思考,我进行了教学实践。思考之一:单位“1”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难点,能否在课始部分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对已有认知经验的回忆、搜索,自然地得出单位“1”这一概念,再让学生通过对单位“1”的反复运用,从而更好地巩固这一概念?思考之二:关于分数意义的教学,许多老师都是先教学几…  相似文献   

8.
当前,新课程改革已全面推开,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培训已受到广泛重视,但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并不理想.不久前,笔者听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双曲线的几何性质”,使用的是苏教版新课程教科书选修1-1.本文将对这节课的部分教学片段回放与反思,并谈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1用好类比与启发这“两件宝”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猜想另外一些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思维方法.新课标指出:“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等思维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椭圆的有关知识,这些知识应该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先行组织者”,所以,教学中应用好“先行组织者”,引导学生类比椭圆的几何性质和研究方法,去生成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新课标同时也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但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是“放野马式”的,离不开教师的启发引导.因此,教师要以启发式教学方法为主,通过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而获得结论.回放1本节课开头的教学片段.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请大家思考一下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  相似文献   

9.
王建苹 《考试周刊》2013,(15):75-77
课堂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进行的双边活动的一种场所,是知识的载体。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是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师应该精心准备课前的"预设"工作,但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带来的无法预约的生成。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发现课堂内外的闪光点,进行巧妙生成。本文从六个方面(即发现问题、开放问题、顺应出格、贴近生活、妙用错误、把握学情)探讨了初中教学教学中巧妙生成的实施策略,以期更高效地开展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及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网络环境下基于意义建构活动的数学教学过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从数学活动与学习目标内在联系看,可将数学活动分为数学知识意义建构活动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生成活动。基于意义建构活动的数学教学过程以学习活动为载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运用学习资源和媒体,促进学生完成数学知识意义建构的过程。设计—参与—指导—探究—评价—反思,教师与学生交互作用循环往复,构成了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朱昱迪 《教师》2014,(7):88-88
正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生成性资源是相对于课前预设而言的,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并能推动教学行进的各种教学条件和因素。这些现场生成的资源往往比教师在课前预设的资源要丰富得多。作为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多方面利用课程资源,多渠道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⒈利用错误的生成性资源,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印象深刻学生的错误答案是反面教材,是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的预设,而且更应关注动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精彩的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预设要求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在课前进行的教学预测和设计.生成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高度关注学生有价值的数学思考,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学习的问题而展开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分数、百分数的应用”是在学生学习了较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的一堂复习课。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对本节复习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新的思考,将其定位为引导学生运用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获取信息。通过自主编题、设计方案、为商  相似文献   

14.
分数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因其自身意义的多层级,其相关教学内容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难点。那么,突破之路在何方?如何才能促成分数意义的有效理解?本文基于这些问题,通过理论解读,对课标、教师用书、教材的分析,以及学生学习起点的研究,以《分数的简单计算》课前思考与实践为例,找到了促成概念意义理解的有效路径——多元表征。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着未知和偶然的时空,作为教师,我们课前准备得再充分,也无法预料到学生的全部反应。面对"课前预设”之外学生生成的“即时资源”,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和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6.
陶鹦瑛 《海南教育》2014,(22):54-55
“做数学”是目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观点,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作为教师的我们,将静态的教材文本内容动态呈现,有效教学,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动性,在“数与代数”领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将以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异分母分数加、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新的理念说明: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经历的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主宰,学生也不再单纯地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课堂应当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活动的具体情况,对课前的教学“预设”做恰当调整的动态“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18.
颜振新 《江西教育》2022,(15):73-74
在核心素养培养的指导下,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拥有足够的数学活动经验,并且能运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学习是一个源于生活,又要回归生活的过程,生活资源对数学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辅助和引导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资源一方面可以用于课前指引,另一方面可以用于组织课堂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学习...  相似文献   

19.
<正>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目标落到实处,这是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笔者参加校内"一课两上"的课堂观摩活动,通过对两位教师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的对比和思考,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有了深刻的体会。现根据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片断,谈谈自己的认识。教师A:  相似文献   

20.
追求课堂教学效率已是当今教师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而课堂教学效率的保障就是教师课前的预设。课前预设得好、课中学习问题生成、处理得好,就能使"简约、灵动、质朴"的数学课堂呈现于我们眼前。教师对于课前的预设要有层次、有多种预案;课中促使学生生成问题要能循序渐进,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应变能力对生成问题进行合理地整合,要促使学生运用创新思维生成多元化的策略来解决问题,要能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有意识的学习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