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曹美兰  于湘泳 《科教文汇》2009,(27):107-108
人际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进行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长期以来的日语教学只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缺乏对非言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视。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本文主要阐述日语交际中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及几种形式,并提出日语中非言语交际与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2.
人际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进行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长期以来的日语教学只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缺乏对非言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视。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本文主要阐述日语交际中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性及几种形式,并提出日语中非言语交际与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非言语交际和言语交际对比入手,阐述了非言语交际的种类和重要性;分析了听说法、意念功能法、交际法和任务型教学模式,指出有效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为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最后指出非言语交际及其手段于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试图在更大范围内引起非言语交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喻庆 《科教文汇》2007,(11X):89-89
介绍言语行为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学生语用能力培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彭又新  孙文婷 《科教文汇》2014,(16):128-128,166
如今,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对于非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往往容易被忽视。非言语交际是以文化为基础,同样承载着各种文化内涵,非言语交际能力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一部分,对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对大学生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学生非言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入手,来浅谈大学生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对策,从而使外语教师在此方面的教学能够得到些许启发,使大学生们能够更顺畅地与异文化交际者进行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6.
语言教学的目的已从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中心。因此,对外语学习者的言语行为研究成为语用学研究的焦点。指出了英语言语行为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外语环境下的言语行为教学基本路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如今,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对于非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往往容易被忽视。非言语交际是以文化为基础,同样承载着各种文化内涵,非言语交际能力作为跨文化交际的重要一部分,对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对大学生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学生非言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入手,来浅谈大学生跨文化非言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对策,从而使外语教师在此方面的教学能够得到些许启发,使大学生们能够更顺畅地与异文化交际者进行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言语行为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学生语用能力培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介绍言语行为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学生语用能力培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积桂 《科教文汇》2009,(31):117-117
本文针对高职学生语文知识较薄弱、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的实际状况,提出高职语文教学在内容的把握上,要努力使静态的语文知识迁秽成为动态的言语技能;要回归文本阅读,培养学生的创新阅读能力;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进行写作训练,培养他们的实际言语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外语教学不是教语言,学习某种具体语言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其语言,而是为了掌握其言语.语言教学的目的,应是培养学生使用该语言做事的能力.学生学习外语,也是为了使用该语言,使之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2.
刘俊 《科教文汇》2007,(11Z):88-88
外语教学不是教语言,学习某种具体语言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其语言,而是为了掌握其言语。语言教学的目的,应是培养学生使用该语言做事的能力。学生学习外语,也是为了使用该语言,使之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3.
外语教学不是教语言,学习某种具体语言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其语言,而是为了掌握其言语。语言教学的目的,应是培养学生使用该语言做事的能力。学生学习外语,也是为了使用该语言,使之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4.
易松明 《科教文汇》2012,(7):122-123
通过对中职英语课堂非言语行为的调查、统计、分析,得出课堂非言语行为会影响学生情感进而影响英语学习效率的结论。教师不仅要恰当地运用自己的非言语行为,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消除同学的焦虑感和紧张心理,还要细心观察学生的非言语行为,借以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5.
王玉敏 《今日科苑》2007,(14):263-263
小学生在"言"与"意"地转换活动中呈现的表达智慧,即是言语智慧。而口语交际中的言语智慧指的是对题材的认识具有独特的见解与感受,"言"和"意"的合一程度良好,用语不再干涩、平淡和苍白。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言语智慧,首先,得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增强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其次,是正确摆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创建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最后,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的技能,让学生在熟练地运用的同时,感受到它的快乐,使他们以交际为乐,提高他们的言语智慧。  相似文献   

16.
非言语交流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言语交流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形式,文章分析了非言语交流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作用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非言语交流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言语交流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形式,文章分析了非言语交流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作用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出发,研究课堂提问的言语行为的特征,在对课堂提问的言语行为的目的性、对话性和策略性的描述中,探究课堂提问的言语行为的实质:激活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9.
茆艳 《科教文汇》2013,(23):94-95,97
师生言语互动是大学英语课堂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师生间有效的言语交流则要保持师生和谐关系和友好合作的课堂气氛。维护师生双方的面子是建立这种关系必不可少的前提,而模糊语的使用不失为保全面子的有利武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有责任也有必要兼顾自己和学生的面子,恰当使用模糊语,在讲解、提问、评价、布置任务等各个教学环节,充分利用模糊语形式上模糊的优势实现更为准确、严谨、客观的言语表达,为自己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也让学生更愿意与教师合作互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语境在外语学习中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文章提出了在语境中培养学生言语能力的观点,并详述了如何操作的具体策略,最后指出了增强文化底蕴、利用现代媒体手段进行外语学习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