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宗武 《煤炭高等教育》2012,30(4):51-54,73
矿学是近代中国从西方引进重要西学之一。矿学知识的传播,不仅适应了中国工矿企业生产的需要,更为中国矿业教育的兴起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内容。矿学知识的传播离不开深谙西学的传教士,其中傅兰雅的作用最大。傅兰雅通过编译矿学书籍、编辑科技报刊以及创设西学学堂,在传播矿学知识上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2.
《集宁师专学报》2019,(3):95-98
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冯桂芬在教育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长期从事教育活动,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校邠庐抗议》一书中。在"采西学"的基础上他提出了设立新式学校、改革教学内容、变科举、广取士等一系列教育变革思想,这些思想都体现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体西用,经世致用"的特征,对洋务教育、维新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从而开创我国近代教育之先河。  相似文献   

3.
郑观应(1842——1922),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县)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维新派思想家。他的“商战论”、“议院论”为人们所熟知,但作为他整个维新改良思想有机组成部分的教育启蒙思想,却鲜有论及。实际上,他较早地积极倡导学“西学”,并提出“西学”内容;他对科举制弊端予以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他积极提倡女子教育;最为突出的是他最早将“自救”纳入学校范围,积极倡导近代学制。他对中国近代学制的设立,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傅兰雅(John Fryer)1861年自英来华,1868年入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专事译书,在馆凡廿八年,勤于笔耕,译书甚丰。为使西学广行中国,他又利用业余时间,创办上海格致书院、自编《格致汇编》。拙文《傅兰雅与上海格致书院》,从傅兰雅与上海格致书院入手,透视其传播西学的贡献和影响,本文拟就《格致汇编》的宗旨、内容及反响作一探讨,旨在更准确把握傅兰雅寓华传播西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高肖 《德州学院学报》2011,27(5):107-110
作为传教士的傅兰雅,有着与其他传教士与众不同的在华经历,在对近代中国的西学传播和科学普及方面影响深远,近年来,这一领域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严复是近代中国教育的先驱,在早期现代化过程中,他从救国强国出发,提出教育救国方案,初步认识到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他的西学救国、三民说、家庭教育、实业教育、女子教育等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推进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吴汝纶的西学观及体育教育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桐城派后期大师吴汝纶,是清末一位有影响的教育家。他力主西学,引进西方近代体操课;他把进化论的思想,延伸到学校体育教育领域,提出"优胜劣败"、"保民留种"的体育思想;他对家乡教育尤挚,创办皖省第一所新式学堂——桐城中学堂,聘请体操教习,开设体操课,开展各种体育活动。西方近代体育教育体系清末在桐中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8.
劳乃宣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思想和文化冲击中国,劳乃宣在新旧杂陈的多元文化影响下长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表现出传统礼学和新兴西学并存的思想基调。他提出了蒙学教育及推广简字的若干教育主张,并亲身付诸实践。虽然其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代西学东渐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有着重要联系.近代西学传播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先进分子对西方近代文化的深入研究甚至推崇备至,为其接受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巴黎和会"期间,近代西学在中国的失落又促使中国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郭嵩焘是近代中国合西学先驱和经学宿儒于一身的第一人,他的教育思想就是一个重要的体现。他的教育思想的精髓是学习西方教育,以图自强,这可从他对教育地位、教育改革、教学教法、留学教育等几个方面的认识中反映出来。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影响于当时,而且惠及后世。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不仅取决于坚船利炮等有形力量,还取决于知识与技术的获取。翻译是获取知识与技术的基本路径。正确的译名,在实现西学移植、通过西学知识达成科技转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益智书会是近代中国重要的新知识、新思想的温床和集散中心。傅兰雅以其为平台,启动并参与了译名统一与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不俗成绩。由于社会、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原因,此项工作与中国的实际需求仍存在差距,但他所做的基础性和开创性的工作,为后来由国人主导的科技译名的厘定与统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格致书院是近代中国专门研习西学的全新教育机构,它的办学特色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有着重要启示:办学方式要灵活多样;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并重;中外学者共同构成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3.
张之洞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的重要奠基人。他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为指导,锐志兴革教育,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由他主持制定的我国近代第一部在全国颁行的学制——“癸卯学制”就充分体现了他的“中体西用”的思想。“中体西用”的提出与建立新学制的设想张之洞生活在中国社会动荡变革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随着鸦片战后"中体西用"论的流行,李鸿章虽是晚清统治阶级内部的一名重臣,但他却对西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接受西学、学习西学和利用西学等。在这一时期"中体西用"思想比较流行,但真正把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却是李鸿章等洋务派人士,他们本想借西学来维护封建统治,但在客观上却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郭嵩焘是近代中国合西学先驱和经学宿儒于一身的第一人,他的教育思想就是一个重要的体现。他的教育思想的精髓是学习西方教育,以图自强,这可从他对教育地位、教育改革、教学教法、留学教育等几个方面的认识中反映出来。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影响于当时,而且惠及后世。  相似文献   

16.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中国近代教育家.在近代废科举、兴学校的历史进步潮流之中,他以卓有成效的办学活动著称于世,并因此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他的办学活动和教育思想,曾经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为救国而办教育张謇在他二、三十年的办学过程中,对教育的作用、目的和任务不断有所阐述.综合起  相似文献   

17.
郑观庆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教育救国思想占有重要地位。他主张以教育为立国之本,教育与科技、生产相结合,主张兴西学以增翔实 用人才,提倡女子教育,倡导考试制度的改革。郑观应的教育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傅兰雅与江南制造局的译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的译书以1894年的甲午战争为界标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译书与出版西学书刊的机构主要有三家,即江南制造局、同文馆和广学会。其中以江南制造局的译书数量最为可观。据梁启超《西学书目表》著录的1896年前出版的352种西书中,江南制造局译刊的有120种,占约百分之三十四,广学会译刊的有24种,同文馆译刊的仅15种。在这三家译书机构中,外国传教士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傅兰雅就是其中一位较有影响的人物。一、傅兰雅与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筹建傅兰雅(John Fryen:1839—1928)出生在英国肯特郡亥司的一个清苦的牧师家  相似文献   

19.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影响很大的思想,分析这个思想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不应一概而论给予否定。就它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关系而言,“中体西用”论在构建中国近代新式教育上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它促进了中国教育向近代化的全面转型。这种作用表现为它为中国新式教育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基础,成为其发展的动力;它为新式教育注入了崭新的教学内容,并带来了近代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20.
严复,字几道,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一生中过半的时间从事教育事业,其教育思想中着墨最多,论述最为完整和深刻的部分是智育。将其智育思想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智高于仁"的智育观",广知识,开心智"的智育培养目标,西学为主兼顾中学的课程结构,实验教学法与讲授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