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日园林都崇尚自然之美,意境之美,修身养性。然而中日两国地理环境不同,历史发展不,人文精神也不尽相同,使得中日两国园林又各有特色。设计上无论从创意布局、园林类型还是造园思想、造园手法等各个方面都具有相似性和共通性。  相似文献   

2.
王莹莹 《兰台世界》2014,(4):99-100
宋代的宫廷园林继承并发展了唐代完备的景观体系,艺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文学艺术成为园林艺术的重要内容。园林中的花木布局带有明显的绘画特色,其景观及功能更加多样化及生活化,在中国古代造园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宋代的宫廷园林继承并发展了唐代完备的景观体系,艺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文学艺术成为园林艺术的重要内容。园林中的花木布局带有明显的绘画特色,其景观及功能更加多样化及生活化,在中国古代造园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造园家,他非常欣赏独特的私家园林,先后创建了四处宅园,体现了其深厚的园林艺术造诣及创作手法。白居易的园林艺术中有着完整的空间意象,在中国园林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及影响。  相似文献   

5.
扬州园林因兼具南北特点而名扬天下.唐代以其盛世特质推动了扬州的造园,形成宫苑园林、衙署园林、寺观园林、私家园林、名胜园林五大类.其中私家园林更在造园的时间、主体以及范围等方面充分体现出唐代扬州的时代性和城市个性.唐代扬州园林对后世的建园造林、景观塑造、城市经营,在城市化趋向、公众化属性、滨水化特征、精致化追求等方面具有启示.  相似文献   

6.
杨红宇  赵砺  何淼 《兰台世界》2014,(9):134-135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造园家,他非常欣赏独特的私家园林,先后创建了四处宅园,体现了其深厚的园林艺术造诣及创作手法。白居易的园林艺术中有着完整的空间意象,在中国园林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及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寒烨 《大观周刊》2012,(29):137-137
我国山水画和园林都源于自然,彼此间有亲缘性。我国山水画的布局、构图以及美的表现与我国城市中园林的构建,包括植物景观的营建都有相互的借鉴作用。因此,在城市的植物景观营造中,对于该区域特征性的植物景观美应予以充分展示。  相似文献   

8.
读《说园》     
从《说园》这本书的书名看,好像并不能引起对它阅读的兴趣。《说园》,顾名思义无非是向人们介绍园林之美,以诱导人们去游览而已;或者是一本学术著作,非此行中人,是难以看得懂的。可是,这本很不起眼薄薄的书的作者,却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园林学家陈从周先生。《说园》,确实说的是园林建筑方而的事。对于园林建筑,我自然是一窍不通。可是,当我慕作者之名读了这本书之后,深深感到自己经历了一次实实在在的美文享受。因为,陈先生的这本书,既不是一般园林导游之作,也不是园林建筑的学术著作,而是一本文笔很美的散文集。朱自清先生把散文分为广义的和  相似文献   

9.
唐代大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跟随父辈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这些游记散文不仅有着卓越的文学艺术特色,而且还蕴涵着独具一格的旅游审美思想:感官美、心灵美和意境美。  相似文献   

10.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其送别诗更是唐代诗歌中的重头戏,唐代送别诗不仅艺术手法巧妙.写法高明,而且思想内容的丰富性与深刻性也远远超出了以前各代的送别诗。本文试图对唐代送别诗的思想意义略作评析,由此展现唐代诗人在送别诗中所蕴含的人生观、社会观及人格之美。  相似文献   

11.
<正>"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11—19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刻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苏州古典园林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唐代在世界史和中国史中的地位出发,将有唐一代跨越三个世纪的编辑思想作了总体概括.在查阅大量资料和反复通读唐代各类史料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唐代编辑思想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是有某些共性的,总体而言可以概括为致用之旨、儒家至尊、总括之势和求美之心4个方面,并从经史子集四大门类中有代表性的图书出发,用实例佐证了这些观点,以期比较全面地展示唐代编辑思想.  相似文献   

13.
章波 《兰台世界》2012,(27):53-54
白居易作为唐代著名的园林艺术家的典范,创新性地总结了一些园林艺术的理论与方法,如虚实相生、闹中取静等。同时白居易写了大量的有关园林的诗文,这为后人了解唐代的园林艺术及发展状况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  相似文献   

14.
王玲  吕军利 《兰台世界》2016,(16):122-123
对自然的向往、对自然的亲近、追求自然本性、吟咏自然之美,系宋朝时期山水诗歌中体现的主要生态意识,此种朴素的生态自然意识在众多的诗人身上得到了体现。宋人山水诗歌中体现出的自然美、生态意识与和谐、纯净之美,深受后人喜爱与好评,至今依然为人所称道。  相似文献   

15.
<正>唐代女性服装与其他朝代相比,具有典型的浪漫、大气及开放等特征,在风格上有着革命性的转变。这些特征及风尚的出现与民族的融合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受西部少数民族服饰影响,同时这些特征的出现还与当时的政治形式及佛教的盛行相关。盛唐时期国泰民安,尤其以妇女的丰腴为美,在服饰上更是色彩艳丽,饱含刚正之气。到了中晚唐,妇女的服饰变得较为保  相似文献   

16.
五台山佛光寺是迄今为止保留最为完整的唐代建筑,从东大殿的整体布局和建筑上的斗拱造型特征,无一不在展现唐代建筑的独特魅力。它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之美,使它被誉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活标本,世界建筑艺术瑰宝。  相似文献   

17.
郭晓宁 《兰台世界》2014,(2):147-148
五台山佛光寺是迄今为止保留最为完整的唐代建筑,从东大殿的整体布局和建筑上的斗拱造型特征,无一不在展现唐代建筑的独特魅力.它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之美,使它被誉为中国古建筑中的活标本,世界建筑艺术瑰宝.  相似文献   

18.
李鲜花 《出版广角》2018,(14):94-96
司各特·莫马迪(N.Scott Momaday)是美国印第安吉尔瓦人的后裔,是普利策小说奖获得者,他的主要小说如《通向阴雨山的道路》《日诞之地》《远古的孩子》蕴含一个共同的主题——生态美.生态美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审视自然之美,是一种自然与人、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存在观.莫马迪主要小说的生态美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评述:自然的存在之美、家园之美和动物伦理之美,对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狂"在汉语文化史中多有贬义。从先秦迄于唐,"狂"的意义都停留在道德伦理层面,且多用在记叙性质的史传类著述中,在抒情审美类的诗歌等作品中出现极少。自唐代开始,文人在诗歌中广泛使用"狂"字,或总万物之情,或抒一己之怀。同时,唐代文人还非常钦羡和推崇历史上著名的"狂"人如接舆等,常以"狂"自诩。中唐"以怪为美、以丑为美"、打破传统诗教观念的束缚、重视创作主体个人情志表达的文学思潮对"狂"的风行和审美转化有着推波助澜的意义。"狂"作为审美的观念在唐代尤其是中唐以来的文艺品评中不断被采用,这标志着"狂"正式进入到审美的范畴。  相似文献   

20.
刘进亭  白朝阳 《档案管理》1999,118(3):24-25
钧瓷为宋代五大名瓷之首,是陶瓷世界中一朵鲜艳夺目的奇葩.钧瓷始于唐代,盛于宋代,在宋代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之盛誉,有"国之瑰宝"之美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