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唐代武举制度创立背景、武举制度对中国武术发展影响的探究和分析,阐述了唐代武举制度对我国古代武术发扬光大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唐代武举制度创立背景、武举制度对中国武术发展影响的探究和分析,阐述了唐代武举制度对我国古代武术发扬光大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唐代,武举考试制度的建立,为我国武术走向强盛作出了很大贡献,同时武举选取人才的制度得到了很好的规范,为武术发展铺平了道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出台相关武术制度,更好地推动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封建社会的"武举制"起源于唐代,是专为习武之人开启仕途之路的科举考核,是对封建社会科举制的完善和补充,唐代的武举制得到社会积极响应,促进唐代民间武术类体育大发展,对唐代社会尚武精神的兴起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封建社会的"武举制"起源于唐代,是专为习武之人开启仕途之路的科举考核,是对封建社会科举制的完善和补充,唐代的武举制得到社会积极响应,促进唐代民间武术类体育大发展,对唐代社会尚武精神的兴起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唐朝社会的全面发展已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尤其在武举方面,成就卓越。唐代创设武举科考,通过武举科考选出一批又一批的杰出青年,为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武则天武举制度的创立,解决了民间习武合法性的问题,提升了古代武术的社会地位,有助于增强民众体质,促进了武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开创了古代武术发展的新局面,在我国古代武术发展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唐朝时期,军事和民间武艺获得了长足发展,朝廷施行府兵制和武举制,少林武术的兴起以及多种形式角力活动的开展,使得这个时期武艺运动的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的变化态势,构建了中国古代武艺技能演化发展阶段的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9.
自从唐朝建立武举以来,宋朝进一步发展武举制度,使其体现出进步的趋向,对明清武举的完善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宋朝以及同期的金朝武举制度进行历史探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祝莹 《兰台世界》2011,(8):31-32
自从唐朝建立武举以来,宋朝进一步发展武举制度,使其体现出进步的趋向,对明清武举的完善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宋朝以及同期的金朝武举制度进行历史探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清朝武举产生的历史背景出发,阐述了其考核机制及选拔方式,并从社会发展及武举自身两方面深层次地探讨了武举消亡的原因,为发掘有利于当代武术传承与发展的有利因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在历史上她有许多创举。"武举"制度便是其中重要的一个举措。本文通过对武则天设立武举制度的这一举措的分析,阐述武举制度对武术运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武则天创设的武举制,历经宋、金、元、明、清等朝代,一直在沿用和完善这项制度,共存续了1201年。从武术体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武举制度的实施,促进了我国武术的发展,对我国武学文化产生十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黄佺 《兰台世界》2014,(1):100-101
武则天创设的武举制,历经宋、金、元、明、清等朝代,一直在沿用和完善这项制度,共存续了1201年.从武术体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武举制度的实施,促进了我国武术的发展,对我国武学文化产生十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樊勇 《兰台世界》2013,(27):21-22
研究清末武举废除对中国武术运动的影响,发现其推动武术在民间的开展、提高民间习武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技艺、促进中国现代武术教育的发展以及提高武术的社会地位,形成尚武风气有着重要作用,是武术运动发展的关键转折点。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明代是十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期。从明代建国开始,外部敌对军事威胁就几乎贯穿整个明代,因此明代朝廷的军事需求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来源。同时明代设立武举与武学制度为明代武术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官方平台。明代武术形成了影响后世的众多流派,出现了大量的武术论著流传于世,成为我国珍贵的武术文化遗产。武术的社会普及与平民化在明代得以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宋代武术专有名词,对《水浒传》中所描述的武打艺术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宋代的武举考试、武术团体以及武术比赛都进行深入探讨,为现代武术和体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于洪江 《兰台世界》2012,(27):84-85
武则天于长安二年始置的武举制度,其选拔武举人的比赛项目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马枪、翘关、负重、身材"等,不但提升了唐代社会习武的热情,更提出了对技艺和身材的要求,从而推动了唐代的军警体育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的武术文化博大精深,在原始社会蚩尤和黄帝的部落军事战争中就已经形成了武术的雏形。伴随着冷兵器时代的长期发展,以武术竞技为代表的军事实力一直为封建王朝所重视。但自清末鸦片战争爆发以后,西方的船坚炮利击败了晚清赖以维持的传统军事制度,作为晚清军事制度支柱的武术也因武举制度的废除逐渐与军事相分离,走向了民间化和大众体育的道路。中华武术  相似文献   

20.
清朝国家大力提倡武举,并为此创立了极为严密的入试和录取制度,提高了武举录取的公平程度。清朝政府何以如此注重武职人才的培育,这便是笔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