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六言诗     
李振 《语文知识》2000,(5):27-28
六言诗在我国的历史很久远。相传西汉诗人谷永最早写作此体,还有人说早于谷永的滑稽大师东方朔也写过六言诗,但均不见作品流传。据有关资料记载,六言诗也有古体和近体之分,古体六言诗指唐以前创作的,近体六言诗指唐朝及后代创作的格律诗,但都不甚流行。明代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说:“六言律诗,刘长卿集有之,及六言绝句,王维集有。”今存六言诗以汉末孔融所作为最早。下面,我们来赏析两首。  相似文献   

2.
古人对孔融文集中三首六言诗真实性的质疑由来已久,主要集中在语言风格和对曹操的情感倾向两个方面。亦有当今学人从诗歌内容的角度确定其为伪作。仔细分析,以上这些质疑或判断都缺乏依据。三首六言诗的内容与孔融生平和历史事实并无出入;诗歌语言平凡浅近有因可寻;诗歌称赞曹操功德,与孔曹之间的关系也不相矛盾。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溯源《东文选》的诗歌九体分类与编排方式,认为中国唐诗选本《唐音》的分体收录方式直接影响并启发了《东文选》。同时,徐居正本人的文学活动、朝鲜选家的特殊心态等文化背景又促成《东文选》在六言诗问题上与《唐音》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三首浪漫曲》是舒曼在1849年为管弦乐所作的著名曲目之一,它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演奏舒曼《三首浪漫曲》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三首曲子的不同,本文通过介绍《三首浪漫曲》的创作背景和特点及对演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等角度分析,探讨演奏者在该曲二度创作过程中应解决的多种技巧与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曾子作《象传》的可能性、曾子作《象传》的证明以及曾子作《象传》的目的三个方面,论证了《周易·象传》与曾子的关系,认为《周易·象传》为曾子所作。  相似文献   

6.
自《古诗十九首》被编人《选》.后人对它的创作年代的考证似乎一直没有停止过。最初对此议论的是徐陵.他认为十九首中《青青陵上柏》以下八首为枚乘所作;第二个是刘勰.他在《心雕龙》中说:“古诗佳丽,或称枚叔,其《孤竹》一篇.则傅毅之词.比采而推,两汉之作乎?”后来钟嵘在《诗品序》中说:“古诗眇邈.人世难详,推其体.固是炎汉之制,非衰周之倡也。  相似文献   

7.
建安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期,各体文学兴盛于时,五言诗更为腾踊,古今论者给予高度的关注。然兴盛于时的六言诗,由于数量、质量不及五言诗,论者很少论及。其实六言诗也不失为建安文坛的一朵奇葩。孔融首创六言诗,有导夫先路之功;曹丕规范六言诗格式,曹植拓展六言诗的空间,兄弟二人为我国六言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韩偓有两首先后作于湖南醴陵的咏禽诗,其一为《玩水禽》,另一首是《翠碧鸟》。这是天复三年(903)二月从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被崔胤、朱全忠谗毁,外贬濮州,后又流寓至湖南醴陵所作。其托讽之言不是一般的人情世态,而是揉和着诗人惨痛的仕途遭遇和惊心的官场感受发出的肺腑之叹。  相似文献   

9.
《水浒传》中人物所作的诗词仅有十首,其中酒后诗有五首,而这之中有四首是宋江所作,这一叙事现象在《水浒传》众多人物的许多相似塑造中显得独特。因为酒后诗是宋江冲破理性樊笼的心理的真实写照,分析这四首酒后诗,能清楚认识宋江的"忠"与"义"的相互关系以及他的人性的发展和其中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0.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彭德怀指挥红军击败了跟随的敌军骑兵,毛泽东写了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1947年彭德怀指挥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和沙家店大捷,毛泽东根据陕北战场的情势改写重书了这首诗。这首诗有两种版本,没有作者手迹。一种见于《彭德怀自述》;另一种首见1947年8月1日的《战友报》。两种版本具有同等价值,应当并存。  相似文献   

11.
嵇康有十首六言诗收录在《嵇康集》,这一组六言诗的首句常被误认为是子目,实则是受旧校所蔽。由于原创版本已散佚,“事实论据”已无从稽考,但还是能结合多视角的“可能性”来成立“道理论据”,考证这一组六言诗的首句为正文而非子目:一是研究诗题的发展轨迹,再结合嵇康的创作习惯推测其六言诗的创作原貌。二是对六言诗的这一诗体探源溯流,以《楚辞》中的诗句和这一组六言诗的首句相互对照,透过分析句型结构和阅读节奏来考察这一组六言诗的首句是否有“楚歌体”的痕迹,探究其为正文之可能性。三是以“杂体诗”的视角观照嵇康六言诗何以呈现出杂言杂句的面貌。  相似文献   

12.
韩偓有两首先后作于湖南醴陵的咏禽诗,其一为《玩水禽》,另一首是《翠碧鸟》。这是天复三年(903)二月从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被崔胤、朱全忠谗毁,外贬濮州,后又流寓至湖南醴陵所作。其托讽之言不是一般的人情世态,而是揉和着诗人惨痛的仕途遭遇和惊心的官场感受发出的肺腑之叹。  相似文献   

13.
今天上到《诗经·采薇》一诗,众人熟知《诗经》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所作的乐章,《采薇》这首诗是一首“小雅”诗。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必修2教学参考书》的归纳:“《采薇》写的是一位长期戍边的士兵在回家途中的所思所感。”  相似文献   

14.
《陌上桑》《羽林郎》《焦仲卿妻》三首古典诗歌被认为爱情名作,但我们认真研究了这三首诗之后认为,把它们定为爱情作品是误读,实际上,它们是封建社会的女性试图逃离被侮和苦难从而或自欺或自遣或假男权以自救的一种生存策略的怨诗,这是她们在当时无可奈何的痛苦选择。  相似文献   

15.
许慎《说文解字》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文选》李善注引蔡邕《独断》曰:“诸侯言曰教。”《太平御览》文部九引《春秋元命苞》曰:“天垂文,象人行其事,谓之教。教,效也,言上为而下效也。”《释名·释言语》曰:“教,效也,下所法效也。”《文心雕龙·诏策篇》也说:“教者,效也。出言而民效也。契敷五教,故王侯称教。昔郑弘之守南阳,条教为后所述,乃事绪明也。孔融之守北海,文教丽而罕于理,乃治体乖也。若诸葛孔明之详约,庾稚恭之明断,并理得而辞中,教之善也。”《文选》卷三十六有三种自上对下的文体,其中“教”收录了傅亮所作的两篇,…  相似文献   

16.
联想与想像是选材构思的魂灵。此文是关于“守望”的话题作文。陆游三则日记纯属考生虚构,但这虚构符合艺术的真实,吐露的是爱国诗人不收复中原死不瞑目的心声。三则日记,刻画出陆游壮怀激烈“用诗歌守望心中的夙愿”的爱国志士形象。日记的材料是凭空而采的吗?不是的,是作者对陆游事迹及其所作《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183;其二》、《示儿》三首名诗的灵活运用。作者吟咏古诗文,潜移默化。李白《秋浦歌》、刘禹锡《陋宣铭》、苏轼《念奴娇&;#183;赤壁怀古》、林升《题临安邸》等诗文中的名句,随手拈来,用于作文,显示出深厚的文学素养。由此亦可知,博览群书,是作文材料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全宋诗》收录柳应辰诗三首,其中《石角山》一首为同僚的和诗,系误收。另在湖南浯溪石刻中,迄今尚保留一首无题石刻,为柳应辰真迹。又在明刻孤本黄焯《朝阳岩集》中,载有一首配图的《默题》诗,作者姓氏不详,考证当为柳应辰所作。二诗陈新《全宋诗订补》未补。今为之补遗,计所见柳应辰诗,剔除一首,补遗二首,共存四首。  相似文献   

18.
关于《卜居》、《渔父》的作者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是屈原自作,有人认为非屈原所作。本文主要从文本出发,分析两文在感情倾向上对屈原有善意的调侃的成分,不类于屈原的其它作品。得出“《卜居》、《渔父》非屈原所自作,而是战国末期荆楚一带熟悉屈原,具有隐逸思想的诗人所作”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宋敏求所编《孟东野诗集》是今天所见一切孟郊诗集的祖本,其存疑诗亦复不少。其与聂夷中重出诗中,《劝酒》“白日无定影”和《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二首》其二“日往复不见”两首,作聂夷中诗为是;其《怀南岳隐士二首》为僧贯休所作的可能性更大;《感怀八首》所述多有与孟郊生平不合处,其二、其六当为孟云卿之诗;与顾况重出的《婵娟篇》,却不可轻易否定,它可能是孟郊早年受吴中诗派影响,学习吴楚民歌的结果;《读张碧集》虽非孟郊所作,但孟郊推尊李白、主张风雅的一贯主张并不会因此而坍塌。目前辑补的孟郊诗只有《望远曲》与《观音岩》两首较为可信。孟郊共有组诗28题155首,宋敏求《孟东野诗集·后序》云得孟郊诗“五百一十一篇”,可今天所见各本均不足此数,原因很可能在于组诗的拆分计数上。  相似文献   

20.
《水浒传》中人物所作的诗词仅有十首,其中酒后诗有五首,而这之中有四首是宋江所作,这一叙事现象在《水浒传》众多人物的许多相似塑造中显得独特。因为酒后诗是宋江冲破理性樊笼的心理的真实写照,分析这四首酒后诗,能清建认识宋江的“忠”与“义”的相互关系以及他的人性的发展和其中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