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教授通过多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了德国出口贸易不断取得成功的深层原因是德国拥有全世界最多的"隐形冠军"企业.本文通过介绍德国隐形冠军企业的支柱战略与创新驱动力,结合我国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的战略目标,简要论述了对中国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和提高全球竞争力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德国加强了教师教育的管理制度改革,以提升各联邦的教师队伍质量建设.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加强教师队伍的统筹管理,根据德国中小学师资短缺的情况,制定了普遍聘用兼职教师的相关政策.其次,提高教师的收入水平,加强薪酬管理.德国将中小学教师纳入公务员编制,其薪水待遇在OECD国家中位居前列.第三,增强教师的导入管理.德国将教师教育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教育理论为主的大学教育,第二个阶段则是在中学和其他不同类型的机构、研习班之间合作进行的.第四,改革教师的课程管理.在教师教育的第一阶段,采用模块化课程是德国中小学师资培养的重要特色.  相似文献   

3.
以双元制教育为标志的德国职业教育引领世界教育潮流,是德国二战后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然而由于国情不同,条件差异,德国双元制在我国是不可复制的.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没有国界的,"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16字方针是我们提高教学水平的法宝.  相似文献   

4.
德国是世界公认的职业教育办得较为成功的西方发达国家.我国于2003年10月与德国签署了中德职教师资进修项目,选派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的部分骨干教师赴德国进修,学习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办学模式以及专业技术.以提高我国职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本人于2007年11月参加了由教育部组织的第四批赴德进修成员组,进修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在近一个半月的专业学习和下企业、职校参观活动中.感受到德国职校和企业培训学校在实验教学方面与国内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5.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所有国家政府、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标,也是各个国家教育改革的主题,德国也不例外.本文探讨了德国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详细梳理了其基础教育改革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并取得的初步成效.本文对我国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浅谈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之所以能为德国经济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和职业人才,在于其教学过程中采用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所体现的先进理念,展示了现代教学方法发展的重要趋势,它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双元制教育制度是德国卓有成效且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制度.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要求的不断提高,双元制教育制度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和丰富.通过介绍考察德国曼海姆双元制高等学院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办学特点和校企合作教育优势,重点探讨了德国曼海姆双元制高等学院校企合作办学的做法和经验及对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莱布尼茨是近代德国哲学的重要开创者.莱布尼茨哲学通过沃尔夫而开始在德国广泛传播.因此,莱布尼茨——沃尔夫时代成为德国近代哲学建立的时期.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是德国近代启蒙思潮和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的伟大先驱.康德为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者;黑格尔则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伟大继承者和推进者,他把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发展到顶峰、德国哲学不论是在莱布尼茨——沃尔夫时代,还是在康德——黑格尔时代,都受到了朱熹理学、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德国继续教育为德国二战后由一片废墟变成世界经济强国提供了一大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其成功经验对我国西部开发有重要启示一是要提高对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发展多种类、多层次、多形式专业化的继续教育;三是注重对继续教育的投入,借鉴德国的办学原则,快速、高效解决西部开发人才之近渴.  相似文献   

10.
在德国社会中存在着共同体概念,它形成了公司治理的内外部环境.德国公司治理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监事会的监督功能不足,其原因之一是与大银行的行为有关.德国银行拥有很大的影响力,但在股东大会和监事会中,银行往往不会反对而是协助公司的管理者.2002年完善了公司治理制度.在国际化潮流中,对德国公司治理影响最大的是美国型公司治理模式.因此,在德国就会产生德国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和美国模式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1.
对德国培训内容进行总结分析,阐述了德国教育体系、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分析了德国任务导向教学方法及该方法能够最终实现的条件.对我国教学模式及方法弊端进行进一步分析,指出我国提高职业教育水平的3个要素,即:制订相关校企合作法律法规、采用项目教学法、企业动态参与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2.
德国的职业教育举世闻名,也是二战后德国实现经济腾飞的重要法宝.本文全面而详细地论述和分析了德国的高等(继续)职业教育的形势.文章首先指出,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是继续职业教育,接着对继续职业教育的构成进行了介绍,并对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文凭证书之间的等值关系进行了论述;然后以IT行业为例,对德国继续职业教育的途径和改革进行了介绍.最后还提出了有关德国继续职业教育的一些论题并做概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王杰 《华章》2012,(30)
在西方工业国家中,德国最早推行社会保障制度,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社会立法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1883年,德国首相奥托·冯·俾斯麦首次颁布了德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疾病保险法》,由此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建立.二战后德国又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对社会保障体制进行调整完善,使得德国的社会保障体制逐渐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14.
周丽华 《比较教育研究》2003,24(12):6-10,37
本文以德国2002年出台的教育论坛"十二条教改建议"为文本,试图揭示当前德国正在推进的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主导思想和行动策略.德国基础教育的改革理论是:促进而不是筛选;开放而不是封闭;调控而不是管束.其行为策略是:发挥幼儿园教育功能;发展全日制学校;提高移民德语水平以及构建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德国柏林培训,了解了德国的职业教育理论和课程开发方法.对德国的教育体系,尤其是职业教育理论和思想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对德国职业教育理念和课堂组织方法有了切身体会.对如何结合我国的国情,学习借鉴德国的职业教育中许多有益的思想,改进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了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6.
德国的职业教育,被世人称为楷模.德国的教育是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结构体系,双元制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但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与培养富有特色的职教师资队伍是分不开.本文通过作者在德国埃尔富特培训和学习的收获,并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浅谈了德国对职业学校教师的培养体系及其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二战之后德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这与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是密不可分的.文章介绍了德国职业教育的概况,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特色的分析,指出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生即责任     
1944年冬季,盟军完成了对德国的合围,法西斯败亡在即.德国百姓的生活陷入困境,食物短缺,燃料匮乏.由于德国处于中欧,冬季非常寒冷,燃料短缺可能导致许多居民冻死.不得已,各地政府只得让居民上山砍树.德国人是这样砍树的——据战前留学德国  相似文献   

19.
《同学少年》2011,(7):52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1749~1832年)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代表作有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诗剧《浮士德》等。他是德国民族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提高到欧洲的先进水平,并对欧洲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王晓凌 《陕西教育》2009,(7):51-51,53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对德国的近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最显著的特点是职业培训方式的实用化倾向.德国高职教育与企业界的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办学使学院和企业实现双赢.我国高等职业学院现行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地方企业的需求,使得高职教育在教学质量和办学规模方面提高不明显.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必须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加强培训方式的实用化,凸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