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德是生命的基本依凭,离开了道德,人何以堪?同样,规范的道德也蕴藏着一种规范秩序至上、集体至上、精神至上等远离生命的危险。基于生命立场的道德教育应是:在秩序与自由之间,从规范至上对生命自由的僭越中走出;在个体与群体之间,从群体至上对个体生命的干涉中走出;在身体与精神之间,从精神至上对生理生命的漠视中走出。  相似文献   

2.
现代知识观中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在人们认识中合法地位的确定,使得教学呈现出知识至上、计划至上、效率至上等特点,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张扬,人类教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人们日益呼唤一种真正合乎道德伦理的教学。由此,教学回归生活、教学人性化成为教学道德性的应然诉求。  相似文献   

3.
人民至上具有深厚的伦理思想渊源,蕴含丰富的时代伦理表达和深刻的伦理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价值之基,也是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伦理向度.从思想渊源上讲,人民至上肇始于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本思想,生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从时代表达上讲,人民至上完整回答了“我是谁”的道德本体论问题、“依靠谁”的道德主体论问题和“为了谁”的道德价值论问题.从精神辨析上讲,人民至上深刻体现了情与理的交融、义与利的兼顾和德与法的并举.人民至上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及其道德发展的伦理向度,具有科学性与彻底性,受到人民群众认同并被人民群众所掌握,能够转化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物质力量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的道德文明是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核心的资产阶级道德文明。在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基础上,梁启超较好地处理了个人与集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形成了以“国家权利、国家自由至上”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资产阶级道德文明。  相似文献   

5.
义利关系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孟子立足儒家提出"义至上"的义利观。孟子"义至上"思想源于对儒墨法三家的扬弃。孟子"义至上"的义利观包含何必曰利、舍生取义、恒产与恒心三个维度。孟子"义至上"思想推动了儒家义利观的发展。"义至上"思想的合理内核在个体怎样生活、怎样成就理想道德、怎样治理国家这三个方面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重心由“思想至上”转移到“科技至上”,这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对边缘化。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对学习边际收益的心理预期中处于弱势地位;市场技术成本和道德成本分离的现象促使学生产生重技轻德的心理取向;市场趋利性和课堂道德性的现实差距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接受性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如何对待爱情的角度,通过分析《简·爱》一书中三个主要人物的爱情观:女主人公富有激情又符合道德法律的纯洁的爱情观,罗切斯特感性至上、只要爱情不要婚姻的蔑视法律道德的爱情观以及圣约翰"一切为主"把妻子作为工具的理性至上的爱情观,批判了只要爱情不要婚姻和只要婚姻不要爱情的爱情观,这两种爱情观都不符合人情,都是不道德的,颂扬了能经受得住时间、空间、财产和地位的考验并且为法律道德所接受的爱情。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如何对待爱情的角度,通过分析<简·爱>一书中三个主要人物的爱情观:女主人公富有激情又符合道德法律的纯洁的爱情观,罗切斯特感性至上、只要爱情不要婚姻的蔑视法律道德的爱情观以及圣约翰"一切为主"把妻子作为工具的理性至上的爱情观,批判了只要爱情不要婚姻和只要婚姻不要爱情的爱情观,这两种爱情观都不符合人情,都是不道德的,颂扬了能经受得住时间、空间、财产和地位的考验并且为法律道德所接受的爱情.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重心由“思想至上”转移到“科技至上”,这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对边缘化。原因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对学习边际收益的心理预期中处于弱势地位;市场技术成本和道德成本分离的现象促使学生  相似文献   

10.
在一元价值社会中,由于一元价值的至上性,使得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与责任成为传播一元的道德观念。随着多元社会的到来,多元价值的存在与权利的合理性,解构了以传输特定价值观念为任务的道德教育的正当性。多元社会中的道德教育应该放弃对某种道德观念的至上性的传播,转而通过对各种价值观念的分析和批判,濡养学生追求道德生活的欲望、尊重各种价值观念的习惯,养成道德决断主体。  相似文献   

11.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杨红灿在中国食品安全高层论坛会上说,食品生产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食品生产企业要讲求诚信,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有消费者至上的理念。杨红灿表示,第一,食品生产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其特定的道德特征和道德要求.要在全社会树立和谐至上的价值观念,促进社会协调发展;运用和合重于分争的思维方式,维护社会和平发展;优化法德并举的制度环境,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当前的道德生活中,实际上存在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私兼顾、先私后公、私利至上等五种公私观,它们是自古以来各种社会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沉积物”。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公无私是共产党人应当遵循的道德要求;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集体主义,包含先公后私和公私兼顾的道德观念,它是面向全社会提出的道德要求,当前的道德建设应当把倡导先公后私、公私兼顾作为常抓不懈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4.
物质主义:时代的顽症 人类历史的发展曾经有过道德的失落,道德教育的遗弃。人们曾因迷惘、沉醉于物质世界而进入不了道德的精神世界。在当代,这种情况显得尤为突出。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由于工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人越来越沉溺于这个现实物质的世界,成了他自己所创造的物质的奴隶,陷入了科技至上、经济至上、消费至上等物质主义的泥坑。在改革开放的我国,这种物质主义也颇有席卷一切之势。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现在大家为了电冰箱、汽车、房子而奔波、追逐、竞争,这是我们时代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一个教师可以没有高学历,但决不能没有人格魅力。那么,教师的人格魅力有何作用?笔者略谈下面四点。 一、激发学生的道德升华 “人才至上,育人为本”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教师磊落的胸怀,突破功利羁绊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蒙学教育不但秉承了中国文化重“人伦”的传统,而且是儿童品德教育的典范。它将儿童品德教育的至上性落实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并且在具体的教育内容、方法、形式中贯彻了“道德至上”的教育理念。蒙学中的品德教育模式对于当代儿童品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品牌企业是企业中的佼佼者,应该发挥品牌的榜样作用,勇敢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以人民利益至上,以诚信为本,信守道德底线,做一个社会公认的品牌。  相似文献   

18.
儒家道德形上本体的构建是确保其至上权威性的必要手段,对怎样构建这个问题,从先秦至宋代,历代儒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孟子》、《中庸》、《易传》和周敦颐不仅是其中的代表,而且他们的道德本体论还在内涵上呈现出递进关系,勾勒出儒家在道德本体理论探讨中的三次演进路径:《孟子》以"人心"为道德本体开儒家道德本体理论探讨的先河,《中庸》则以客体之"诚"为道德本体,克服了主体的随意性,完成了对《孟子》主体"人心"的跃升;《易传》巧妙地以"生"赋予道德本体以变动不居的形态,突破天人之间的隔阂,贯通天道人伦;周敦颐以宇宙生存论为基础,以较为清晰的环节连接起人类社会与自然宇宙,最终构建起超越人伦社会、立足宇宙万物的道德本体论,为儒家学说的至上权威性提供了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并为其后的宋明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完整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9.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袁慧改革开放以来,以集体为本位的道德观同以个体为本位的道德观发生了冲突和碰撞,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集体为本位的道德原则受到挑战。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个人利益至上等道德滑坡现象,这些现象对大学生产生...  相似文献   

20.
用现世主义原则,道德至上的原则对神话进行历史化改造,从而导致中国文化悲剧精神的丧失。本文从几则熟知的神话出发,探讨悲剧大团圆模式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