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和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中、西部长江经济带需要快速发展和崛起.分析了中心节点城市在流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武汉为例,分析其在湖北长江经济带中的能级,并指出发挥武汉龙头带动作用的四个着力点是:发挥中心城市的核心增长极功能、发挥中心城市的产业协调与带动作用、发挥中心城市的现代服务功能、发挥中心城市的对外合作功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集聚经济与增长极理论构建产业集聚和增长极溢出作用模型,分别使用工具变量固定效应联立方程和各年截面方程检测2000-2007年间河南省126个市(县)产业集聚与自身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和中原城市群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增长极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非农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互相强化,但是非农业就业的空间密度相对过高,已产生明显的拥挤效应和非经济性;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中原城市群地级中心城市对各级市县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在最近几年相当稳定.研究结果为统筹制定配套区域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武汉"1+8"城市圈城镇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城市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不断向周边城市辐射,并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形成城市群。基于城市地理理论,充分运用coreldraw、spss等软件,从城镇分布中心、偏离度、离散性以及均匀性等方面,对武汉城市圈的空间分布规律做了初步的研究,并对以上各分布要素测度进行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抵御冲击、快速恢复、持续增长的“韧性”非常重要。从熊彼特发展理论与有为政府理论视角出发,基于278个城市16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分位数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等多种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创新创业发展与政府赋能对于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创新创业发展显著增强了城市经济韧性,城市经济韧性具有空间溢出效应。这意味着本地城市创新创业发展除了可以增强本地城市经济韧性以外,通过空间溢出还可以增强周边城市的经济韧性。创新创业发展增强城市经济韧性具有空间联动效应和相同趋势;政府赋能对于创新创业发展增强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并且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也会增强周边城市的经济韧性。政府赋能的调节效应同样具有空间联动效应和相同趋势;政府赋能存在门槛效应,政府要以创新创业发展为突破口跨越门槛,才能增强城市经济韧性。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增长极理论,利用1994-2009年中国28个省会城市市区与郊县的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数据,综合运用相关分析与曲线拟合法,对各省会城市的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结论显示,市区与郊县间区域差异程度并非遵照单个倒U模型,而是表现为多个倒U模型的叠加:市区第二产业当前正处于扩散阶段,而第三产业正处于资源汲取阶段;沿海、黄河中游和西南地区的省会城市发挥扩散效应或极化效应所需的区域梯度差明显低于其他区域等结论.  相似文献   

6.
从增长极理论的渊源区位理论到增长极理论的前沿产业集群理论,为构筑产业发展空间,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以绍兴滨海新城的建设为例,分析了增长极理论视角下,绍兴如何进行制度创新和拓展产业空间,以摆脱城市规模、产业结构、要素供应、发展模式的限制,并得到如下启示:一是"增长极"的培育要在产业集聚、规模经济、外部环境等方面与周边地区形成"制度落差";二是"增长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效应也不同,需要地方政府的合理规划和政策引导,甚至要摆脱行政区划的约束,实现合力发展。  相似文献   

7.
试点政策已经成为一种极具中国特色的优势公共政策制定机制,科技创新试点为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发挥了引领性作用。从“增长极”到“创新极”的理论增进过程中,“创新增长极”成为符合中国现实的发展方向。然而科技创新试点政策的实施成效如何,试点能否成为创新增长极等问题仍缺乏系统性分析。研究界定了“创新增长极”的概念与内涵,并结合科技创新试点的政治运转逻辑搭建理论框架,最后基于实证分析验证了其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实施的科技创新试点能够成为创新增长极,理论和实证分析都支持这一观点。科技创新试点伴随着“集聚创新资源—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辐射带动邻近地区发展”的发展机理,通过强化综合优势成为创新增长极。此外,相比于系统性评估,单项试点政策的集聚效应和经济效应会存在约7%-19%和8%-26%的高估。研究基于中国实施的典型科技创新试点政策,旨在为优化地区资源配置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8.
吴穹  刘军 《今日科苑》2021,(5):10-21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长三角区域27个城市的科技创新资源集聚情况.其次,以R&D经费/GDP、R&D人员数、发明专利授权数为变量,利用区位熵指数测算了长三角地区27个城市的科技创新集聚程度.在此基础上,对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共享现状、共享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资源主要集聚在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个省会城市,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带动了周边城市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呈现一定的空间相关性,但在由量向质以及区域协同集聚上仍需进一步努力.长三角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初具规模效应,科技创新成本有所降低,但共享边界还有待进一步拓宽,完善创新资源共享激励与考核机制、以市场为主导,以法制为保障,加强共享理念宣传,多种渠道推进长三角区域创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2—2020年26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双重差分(SDID)重新检验了试点政策的效果并识别其空间效应表现为虹吸还是溢出。研究发现:(1)在考虑空间效应的前提下,试点政策对试点城市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作用仍然显著;(2)试点政策整体上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促进了非试点城市科技创新水平提升;(3)试点政策的空间效应在同一省级政府辖区内同级地方政府间表现为溢出,促进了省内创新共享,但空间效应在跨越省界后表现为虹吸。稳健性检验支持本文结论。本文表明新经济地理(NEG)理论所强调的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虹吸效应和溢出效应同时存在,其相对大小决定政策空间效应的形态。因此政府在推动试点政策有序扩散的同时,必须兼顾地区间利益分配关系,保证政策效果在跨省级行政区划间的连续性,促进区域协同创新。本文为中央纵向干预地方政府协作行为,突破区域束缚打造统一大市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国家实施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新战略,培育区域增长极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武陵山地区作为国家实施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第一个试点,适合选择增长极开发模式,带动区域发展。在对核心增长极的条件进行比较分析的同时,选择培育增长极的合理路径,构建"组团增长极",以此优化区域增长极等级体系。从而带动像武陵山区这样连片特困地区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脱贫致富,最大限度地实现全国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心城市是区域社会经济的核心,是区域发展的增长极。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实力薄弱是制约该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促进中心城市崛起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所在。文章从城市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科技教育、对外开放等4个方面选取15项核心指标,对我国西部地区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分析,并由此提出加快我国西部中心城市发展的若干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的地位日益凸显。为研究上海在引入跨国公司嵌入方面的影响因素及趋势,促进上海进一步吸引跨国公司,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利用理论分析方法,从经济嵌入、技术嵌入、文化嵌入、社会嵌入和体制嵌入五个方面分析跨国公司在沪本地化的特点,结果发现尽管上海的区位优势明显,但是由于人力资源成本限制、跨国公司的挤出效应和周边城市的竞争,在进一步引入跨国公司方面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需要从发挥自贸区溢出效应,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设立准入门槛和坚持"四个中心"发展四个方面进行改进,成为真正的"宜居、宜商、宜业"的世界城市。  相似文献   

13.
朱华友  丁四保 《软科学》2003,17(3):14-18
文章通过对经济带概念的分析,构建经济带的形成和演进理论,认为经济带有等级、层次之分,其时空演进的理论为增长极理论———点-轴发展理论———梯度推移理论。在此基础上,论证长春-吉林经济带的存在性,分析其结构、功能及空间联系形式。作者认为,长春-吉林经济带目前是一个弱经济带,其扩散效应较弱,随着其扩散效应的增强,长春-吉林经济带将能够从整体上带动和促进吉林省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3-2019年十九大城市群21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有效提升了城市群创新能力。异质性分析表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东部城市群创新能力提升效应高于中西部地区;国家中心城市规模越大,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城市群创新能力提升效应越明显;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城市群技术密集型行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效应高于非技术密集型行业。影响机制表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通过促进城市群功能分工,增强知识溢出效应,提升市场可达性和金融集聚度等途径影响城市群创新能力。进一步研究表明: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影响与空间距离呈现倒“U”型关系。同时,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城市群创新能力的提升效应取决于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质量,而不是拥有的数量。为此,要坚持以国家中心城市为核心推动城市群合理分工,积极提升国家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平衡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和虹吸效应,合理规划国家中心城市的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15.
针对广东省科研机构建设仍存在定位不清、布局混乱等问题,首先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科研机构创新能力进行定量评价,确定科研机构聚集及创新能力较强的广州和深圳为中心城市,然后结合威尔逊模型与场强模型测度中心城市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的辐射半径及其对非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研究发现:各市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差异较大,并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珠三角科研机构比粤东西北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强;广州市科研机构创新能力略低于深圳市科研机构,但其辐射范围(主要辐射11个城市)却比深圳市辐射范围(主要辐射4个城市)广;非中心城市接收中心城市辐射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不仅与其同中心城市的距离有关,也与其自身创新能力大小有关.为促进广东省科研机构优化空间布局,更好地为区域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服务,提出加强粤东西北地区科研机构建设,加快推进传统科研机构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新型研发机构,以及科研机构发展与当地产业统筹优化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任晓松  孙莎 《资源科学》2022,44(12):2399-2414
数字经济作为中国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引擎,能否进一步促进城市工业实现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亟待研究。本文以2011—2018年中国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非期望超效率EBM模型、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和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对城市工业碳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分析其时空特征,解析数字经济对城市工业碳生产率的赋能效应。研究结果如下:①中国城市工业碳生产率总体呈波动性增长趋势,空间正相关性和集聚现象十分显著,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现象并存,空间非均衡现象仍然存在。②数字经济可以赋能城市工业碳生产率,且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即数字经济不仅有利于提升本地工业碳生产率,也会通过溢出效应对邻近城市工业碳生产率释放促增红利,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③数字经济对城市工业碳生产率的赋能效应主要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来实现,现阶段绿色技术创新尚未发挥机制作用。④数字经济对城市工业碳生产率的赋能效应因城市区位与创新环境差异而存在空间异质性,如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周边城市工业碳生产率具有辐射带动效应,而高人才集聚区则表现为负向溢出效应。未来应重视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破除城市“各自为战”的治理方式,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城际绿色协同治理体系,突破地理边界以形成区域工业减碳合力。  相似文献   

17.
试论西部地区增长极战略的实施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婧 《软科学》2000,14(3):41-43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难度极大的系统工程 ,几十年来形成的宿疾显然难以在短期内得以治愈。本文旨在以发展经济学中的“增长极”理论为指导 ,从培育西部地区增长极和强化其扩散效应入手 ,以期在纷繁芜杂的西部开发战略思路中寻觅一个新的契入点 ,以推动不发达地区通过不平衡发展战略 ,最终实现经济的整体进步。一、增长极理论概述增长极理论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 (FrancoisPerroux)提出 ,后来 ,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 (J B B oudeville) ,美国城市经济学家弗里德曼 (JohnFrish man)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国内外沿高速公路形成高技术产业带的经济现象,研究了增长极、生长轴及点———轴系统等相关理论,分析沿高速公路的高技术产业带的形成机理和构成因素,提出高速公路两端创新中心城市统一规划布局、整合城市各自不同功能、优势互补的合作创新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研究运用历史-地理唯物主义时空修复理论、演化经济地理理论,从时间修复、空间修复两个视角由宏、中、微观三个维度对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与城市群产业高级化及多样化的关系展开理论构建及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通过双向固定效应非线性模型考察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与城市群产业高级化及多样化的U型关系,进一步创新性的使用历史维度工具变量(中国历史官员量化数据、中国古代城市城墙数据)对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展开内生性检验识别,再运用门槛效应、调节效应模型对中心城市科技创新的结构变化点作用机制进行探寻。研究发现:第一,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对城市群产业高级化与多样化发展呈现U型作用,说明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对城市群的产业升级高级化与产业多样化发展起到先抑制再推动的作用关系,当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发展专利申请数量超过11 442项,会对城市群产业高级化及多样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第二,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对城市群产业高级化及多样化的影响受到科学支出水平的约束限制,科学支出水平的提升能够进一步扩大中心城市科技创新对城市群产业高级化与多样化的边际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探清广东省城市创新能力空间格局,通过构建城市创新能力综合指标体系,分析广东省21个城市20年的创新能力空间格局及演变,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城市创新能力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广东城市创新能力分布呈现出愈来愈典型的幂律分布特征,珠三角的深圳、广州等极少头部城市创新能力极高且趋于极化,粤东西北地区的尾部城市创新能力较低、这类城市占绝大多数且其创新能力差异趋小;广东城市创新能力空间不平衡在扩大,主要原因是珠三角和粤东西北的地区间差距在扩大,而且珠三角地区内部差异迅速扩大所贡献的比重在增加;广东城市创新能力出现“俱乐部集聚现象”,表现出以深圳、广州为核心,周边城市创新能力逐层递减的“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城市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邻近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也影响了本地创新能力。研究结论为促进广东创新能力平衡发展和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