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们提出了两个有效的抗选择密文攻击的基于身份门限解密方案。在标准的决定性双线性Diffie-Hellman假设下,它们被证明可以抗选择密文攻击。第一个方案基于Boneh 和Boyen 提出的一个Selective IBE方案,另外一个方案基于Waters提出的Full IBE方案。与所基于的方案相同,前者的挑战身份要在公共参数选取之前确定,而后者的挑战身份可以由攻击者适应性地选取。据我们所知,以前的相关方案的安全性只能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中得以证明。  相似文献   

2.
主要讨论基于身份的公钥加密系统的密钥撤销和密钥托管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个改进的基于身份公钥加密体制的公钥加密方案RS-PKC。方案的安全性基于BilinearDiffie-Hellman问题计算困难性假设。并在随机谕示模型下,证明了方案具有选择密文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在辫群上定义了一种新的数学问题——多一求根问题.基于该问题的难解性构造了一个强盲签名体制,并证明其在随机预言模型下能抵抗适应性选择的消息的多一存在性伪造攻击.与共轭盲签名体制相比,新体制的优势在于计算效率更高、签名长度更短.  相似文献   

4.
依照下一代网络协议的发展趋势,分析IETF提出的SIP协议和P2P网络结合的P2P-SIP网络的特点,针对其优势和不足提出一个基于椭圆曲线算法并适用于IPv6的P2P-SIP无证书匿名通信协议,使用CK安全模型对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证明. 对协议的安全性分析表明,该协议具有相互认证、完美前向保密性、匿名性、已知密钥安全、非密钥泄露伪装等安全属性;协议可抵御已知密钥攻击、中间人攻击、SYBIL攻击等攻击. 通过与已知协议的比较可知,该协议有更好的安全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一个新的可公开验证的认证加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离散对数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有效的认证加密方案。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允许任何第三方验证签名,实现公开验证;降低计算量和占用带宽;在签名中加入了时间戳,能够有效防止重发密文攻击。  相似文献   

6.
将抵抗选择解承诺攻击的承诺方案简称为选择解承诺方案,这种方案是通常意义下 承诺方案复合的例子.本文给出选择解承诺方案在安全多方计算模型下基于模拟的安全性定 义,并证明了新定义与原始定义是等价的.本文证明二义性承诺方案能够满足我们定义的安全性,进而可以构成安全的选择解承诺方案.  相似文献   

7.
形式化构建了在多用户环境和随机数复用多用户环境下的匿名性安全模型,并证明了其安全性;同时提出了2种针对匿名性的可复制测试.基于这些结果,构造了一个通用的密文长度缩短的匿名广播加密算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目前各种防御DoS攻击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防御DoS攻击方法模型,该模型基于主动网(Active Netwok)代码动态分配机制,利用主动回溯方法,逐跳在网络节点上建立对DoS攻击的防御,直到在最靠近攻击源的节点建立防御,有效增强了网络性能,避免传输代价的提高,并且具有可编程、可移植、扩展性强的优点。最后通过仿真结果,分析了该系统的性能,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各种类型的安全协议,包括具有多个角色、多种密码运算的复杂密码协议,已广泛应用于分布式系统中解决各种安全需求.在大规模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参与协议运行的主体是大数量的甚至是动态的,密码协议运行环境极为复杂,这使得密码协议的安全性描述和分析变得非常复杂.引入了一个新的代数系统刻画具有多种密码运算的消息代数,并提出了一个新的密码协议模型,描述了无边界网络中的攻击模式,通过建立形式语言规范了无边界网络环境下密码协议的运行环境和安全性质 该协议模型描述了一种“协同攻击”模式,并讨论了密码协议的安全性分析约简技术,给出一个新的安全自动分析过程的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符合Kerckhoff原则的DCT域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在嵌入水印前对水印进行Arnold变化,并通过密钥向量嵌入水印图像,大大提高了水印的鲁棒性和安全性.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案对高斯低通滤波、添加白噪声、JPEG压缩、图像剪切等攻击手段有较好的鲁棒性,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2004年,Chang等提出了一种不使用单向Hash函数和消息冗余度的数字签名方案。但是Zhang指出他们的方案存在伪造攻击。为了克服Zhang的攻击,Zhang等基于Chang的签名方案提出了一个改进方案,并且对改进的签名方案进行了安全性分析。然而,通过给出一种简单的攻击,指出Zhang等的方案仍是不安全的。为了抵抗这种攻击,Hash函数和消息冗余度可能仍旧需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个量子动态口令方案.方案将敌手攻击时间有效地压缩,以抗重放攻击.方案是一个单向通信和统计安全的口令认证协议,在保证一定的统计安全性条件下,相比经典动态口令方案显著提高了种子可重用次数.  相似文献   

13.
Ad Hoc网是一种不依赖于任何固定基础设施、没有中心控制节点、计算资源受限的新型无线移动网络。最近王晓峰等学者提出了一个新的适用于Ad Hoc网的具有口令认证和共享口令进化的多方密钥协商协议,并认为他们的协议是安全而高效的。然而我们发现这一协议存在严重的安全缺陷:不能抵抗离线口令猜测攻击和伪造攻击;不能提供前向安全性和后向安全性;不能动态更新群组成员的密钥。  相似文献   

14.
联合信道安全编码将信道编码作为加密系统实现了纠错与加密的合二为一.本文采用基于密钥控制随机删余的Turbo码来实现联合信道安全编码.针对目前普遍采用的Turbo码迭代译码方案计算量大、译码延时长和功耗大的问题,采用一种新的比特级迭代译码算法,结合编码时的加密删余信息,对未收敛比特在一个小窗口内进行部分迭代以减少已收敛比特的不必要迭代,从而减少总体迭代次数和计算量.实验表明本方案可在保障通信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译码开销,提高译码效率.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卢-陈提出的具有消息恢复的数字签名方案,发现他们的方案是不安全的,任何人知道了系统公布的参数,就可以伪造数字签名.最后,给出了一个改进方案,改进的方案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BAN逻辑的协议分析往往容易忽略密码协议潜在的“重放攻击”漏洞,为解决这一问题,对BAN逻辑分析的新消息判断法则逻辑公设作了一点改进.从而降低了BAN逻辑分析的误导性.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基于口令的群密钥交换协议大都借助分组密码算法和Hash函数确保协议的安全性. 本文仅借助Hash函数,构造了一种高效、可证明安全的协议. 该协议在随机预言模型下是语义安全的,并能对抗离线字典攻击. 与相关工作比较,本文设计的协议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BR模型对TLS握手协议进行了计算分析与安全性证明. TLS握手协议作为典型的认证密钥交换协议,可以自然结合到BR认证协议计算模型分析框架当中. 本文对该协议主要通信过程进行了总结、建模和分析,证明当协议所采用的公钥加密函数和消息认证函数均满足计算模型安全性要求时,TLS握手协议在BR计算模型下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