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硼烷因其分子结构的特殊性一直是无机化学研究的热点。五硼烷(B5H9)结构的讨论是研究硼烷分子结构特殊性的典型例证,但无机化学教科书中给出的五硼烷(B5H9)结构按照五种成键规律不能得到满意的解释;通过推导、计算和分析对五硼烷(B5H9)分子结构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给出了三种合理的五硼烷(B5H9)的分子结构,对分子中"含有闭合式的五中心六电子(5c-6e)硼键"的结构提出质疑,供各位同行在理论研究和教学中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p—pπ共轭,d—pπ共轭,σ—π共轭及C_60中的球形大π键的形成,指出不能把一般平面形离域π键的形成条件绝对化,是否形成离域π键,主要看是否出现共轭效应所应具有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硼烷为缺电子分子,结构不仅复杂而且独特,其分子的几何构型难以用经典的化学键理论来描述,本文将以 Wade 的骨架成键电子对理论及 W.N.Lipscomb 的三中心二电子键理论为基础,讨论多硼烷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硼烷及其衍生物在高能燃料和合成化学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硼烷及硼烷衍生物(碳硼烷、氨硼烷、金属碳硼烷)的概念、结构、性质、合成及用途。  相似文献   

5.
π键是由价电子里两个相互平行的p轨道以肩并肩的方式相互重叠形成的,大π键(由叫共轭π键,或离域π键)是由多个相互平行的p轨道以肩并肩的方式相互重叠形成的,它的成键电子不再局限于两个原子之间的区域,而是在多个原子之间运动,从而把这多个原子键合起来,所以叫大π键或多原子π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超额电子数出发,提出一种硼烷簇合物的结构规则。讨论了硼烷、稠合型硼烷及杂硼烷的电子结构。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氮分子中的离域π键直接影响着二氧化氮的性质,研究二氧化氮形成离域π键类型。了解二氧化氮分子结构,对学习物质分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系统探讨了离域π键形成的条件及离域π键对物质性质的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9.
通过结构分析的方法,分析讨论离域π键形成的机理和形成离域π键必须满足的客观条件.运用典型的事例介绍物质在形成离域π键时所引起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的改变,并通过物质结构知识解释了这些性质改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9,(82):18-19
高考试题中出现了一些陌生物质的大π键考查,本文以价键理论为基础,通过研究价电子数目变化确定参与形成大π键的电子总数。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学生对陌生物质的认知不清的问题,简化学生分析过程,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在高中教学中有很好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键电子云柱状均匀对称的π键可降低分子体系的能量,而增大分子体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以具有典型“离域效应”的分子为例,分析离域π键的形成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无机化学教学中的两个问题。其一是探讨BX3分子中存在离域π键,从而使得它的稳定性提高,水解程度不同。共二是用“极化理解”解释了配合物的顺反异构。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分析讨论了羰基化合物中d—pπ反馈键的形成及其成键效应,从结构上说明了反馈键对羰基化合物稳定性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有关分子或离子中大π键的判断屡次出现在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和各地模拟考试化学试题中,那么到底如何确定分子或离子中大π键呢?1形成大π键的条件1、形成大π键的原子必须在同一平面上.即中心原子采用sp杂化(直线形分子)或sp 2杂化(平面三角形或V形分子).2、这些原子要有互相平行的p轨道.  相似文献   

1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钴掺杂氨硼烷分子(Co-NH3BH3)在结构和能量方面的变化.首先对氨硼烷分子在不同波函数基组下进行优化.然后,将Co掺杂在优化后的氨硼烷分子中,计算Co掺杂后对氨硼烷分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钴掺杂之后,氨硼烷分子中氢原子Mulliken电荷变化明显,氢原子稳定性变差,体现了钴作为催化剂对氨硼烷分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中,常以信息题的形式考查离域π键。很多教师在高考复习课程中会加入一些对离域π键知识点的介绍,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中学教辅和模拟试题中,部分习题对这一知识点的认识有偏差甚至错误。从离域π键的认知、Lewis共价键与离域π键理论介绍和离域π键对物质性质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研究与讨论,旨在让教师更深刻地认知离域π键,减少甚至避免出现一些不严谨的试题,从而提高高考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硝酸的平面三角形结构、键能较小、离域兀键、硫酸的四面体结构、键能较大、dπ—pπ反馈兀键等因素出发,对HNO_3浓、稀时都有氧化性,H_2SO_4只有高浓度时才有氧化性的问题作了较为充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分子结构时发现,CO分子与N2分子结构非常相似,它们的分子中电子总数都是10,都形成1个仃键和2个π键,键能都较大,物理性质也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20.
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BX3(X=H,F,Cl)与C=C之间通过p-π作用形成的复合物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各复合物中BX3均位于π键的上方,并且偏向于氢原子数较多的碳原子一侧、BH3与C=C的作用是由π键中的电子通过向B的空p轨道转移而形成,但BF3和BCl3与C=C的作用只是通过微弱的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复合物的形成使分子的振动光谱随作用的强弱而出现一定的红移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