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语篇的形合(hypotaxis)与意合(parataxis)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特征,是英汉语篇对比研究的重要内容。英语思维重逻辑、分析,汉语思维重悟性、直觉,这使得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篇结构上的最大区别在于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形合是组词造句的外在逻辑,意合是遣词造句的内在认知事理。英语注重显性衔接,结构完整,以形制意;汉语则注重隐性连贯(covert coherence),讲究功能和意义,以意驭形。  相似文献   

2.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一概念的本质是英语与汉语的信息组织与传递方式不同,涉及翻译过程中语言形式与意义的对应关系。通过分析《傲慢与偏见》的英汉语篇,比较源语与目的语衔接手段在翻译过程中的转换,旨在探讨形式对应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一概念的本质是英语与汉语的信息组织与传递方式不同,涉及翻译过程中语言形式与意义的对应关系。通过分析《傲慢与偏见》的英汉语篇,比较源语与目的语衔接手段在翻译过程中的转换,旨在探讨形式对应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作为翻译工作者,要产生高质量的译文,首先要了解原语和目的语各自的语言特点,译文要更符合目的语的语法规范和使用习惯,才能使译入语读者更自然地接受。英语和汉语有着各自不同的语言特点,英语为综合-分析语,汉语为分析语;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对这两种语言进行分析和举例,希望对从事这方面工作的译者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5.
在篇章回指中,英汉语篇在第三人称照应时有性别指称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对翻译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一,英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单数形式在口头上和书面上都有性的区别,而汉语在口头上甚至有时在书面上都没有性的差别,而且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也有性的区别;其二,英语语篇中人称照应的使用频率要高于汉语,后者主要使用零照应和名词照应的手段,这可能是与英语重意合,而汉语重形合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6.
郑巧云  蔡瑞珍 《海外英语》2012,(10):173-175
形合与意合是语言构建的外在表征,是英汉两种语言最显著的区别特征之一。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体现了两种语言使用的规约性与普遍性,在语篇层面,英语意合法与汉语形合法的使用,反映出语言使用的特殊性与相对性。翻译时,既要考虑目的语语言的规约性与普遍性,也要考虑语言使用的特殊性与灵活性,根据语法、语义与语用需要,在形合的显性连接与意合的隐性连接之间进行转换。  相似文献   

7.
中西方文化和思维差异决定了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不同.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英语多静态,汉语多动态;英语表达比较抽象,而汉语表达比较具体.本文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概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及其对翻译T-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西方文化和思维差异决定了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不同.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英语多静态,汉语多动态;英语表达比较抽象,而汉语表达比较具体.本文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概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及其对翻译T-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徐鑫  张宇峰 《现代语文》2014,(3):151-153
从认知的视角出发,研究英语和汉语在概念形成与表达上的差异。讨论了两种语言在动词使用及领属主语的选择上存在的差异。在双宾语结构中,汉语中存在双向矢量动词,英语中只有单向矢量动词。在领属主语的选择上,汉语多突出个体,英语多突出整体。这对英汉对比研究和二语习得研究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方文化和思维差异决定了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不同.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英语多静态,汉语多动态;英语表达比较抽象,而汉语表达比较具体.本文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概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及其对翻译T-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英语是形态语言,汉语是非形态语言。因此,在构词方面,英语以词缀构词为主,而汉语主要以复合构词为主。随着现代汉语的不断发展,汉语中的派生词不断增多,于是汉语词缀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兴趣,通过英语词缀和现代汉语词缀的对比,探讨它们之间的差异及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受不同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的影响,汉英两种语言在语言形式与意义关系的不同特点,反映了汉英两种语言的异质性特征。在语言形式与意义的关系上,汉语较之英语更重其意而轻其形,属所谓的意合性语言,即行文大凡为以神统形。而作为形合性语言的英语,其语言形式则更多地表现为意义取决于形式。主要就汉语的以神统形所反映出的几种形式及其意义关系特点与英语作一些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加油"的译法,论述中英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差异.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内涵,在翻译过程中很少有两种语言能够达到完全对等的译法.如同大量的英语词汇通过音译直接进入汉语一样,越来越多的汉语词汇也应该通过音译的方式直接进入英语.  相似文献   

14.
孟丽 《煤炭高等教育》2005,23(6):112-113
英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两者无论在句法、词法还是在语义上都有极大的区别。英语的句子结构与汉语作比较较为突出的特点是:语序的灵活性、句子结构的紧凑性、句子的“后重”性。分析这些英语句子的特征内涵,有助于使学生从宏观上对英语语言的结构与特点有总体把握。  相似文献   

15.
对比英汉语言中颜色词的不同含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汉语言中颜色词有着不同的含义,对比颜色词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的语用差异,可避免在英语阅读与使用中产生误解或语用错误,从而引导读者在英语学习中注意对比中西文化,更深地挖掘英汉语言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汉语的国际地位与国际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的国际地位正在提升,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或正在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汉语在未来可能成为仅次于英语的强势语言,我们必须全面认识汉语在国际传播中的优势和不利因素。采取有利措施,积极推动汉语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17.
如何避免翻译中的中国式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英语在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发展之后,以其惊人的规模和速度对英语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英语是"具有无法避免或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的中国特点的英语变体。"中国式英语并不等同于中国英语,它是一种不规范的语言。本文就在翻译中如何避免中国式英语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汉英翻译的最大遗憾莫过于面对汉语模糊美感的磨蚀而难有作为,追根溯源,这种遗憾源于汉语与英语在语言美学生成机制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即:汉语表达注重整体感应,是一种意境性语言,而英语则追求条分缕析,讲究逻辑,借助形合,漠视所谓的整体感应。英汉翻译中,译者常常遇到文化差异引起的模糊语义。本文主要分析了模糊语的功能,探讨模糊语言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英语语音教学一直处于一种误区之中,即认为把每个音素发准就能说好英语。其实不然。英语与汉语不同,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tone language),而英语是一种非常讲究重读的语言(highly stressed language),即重音节奏(stress-timed rhythm)类语言。所以,重视英语弱读现象,探索弱读规律乃是眼下说好英语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英汉语序差异较大的主要是主语、同位语、定语和状语的语序。英汉语序的差异可以从语言形式和文化思维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语言形式本身分析,汉语是典型的分析型语言,语序较固定;英语是综合-分析型语言,语序既相对固定又灵活多变。文化思维差异也会影响英汉语序的不同,其中包括:主体思维和客体思维的差异、社会关系中群体和个体侧重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