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遥感中心资料服务部承担了国土资源大调查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项目中的“利用遥感技术开展更新1:5万土地利用现状图示范研究工作项目”。7月24日,由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联合组成的专家验收组对项目进行了验收。  相似文献   

2.
《西藏科技》2005,(7):55-55
我国将在“十一五”期间建成覆盖到县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通过遥感卫星拍摄和地面实地调查,实现对耕地占用、补偿和违法用地情况的实时动态监测。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鹿心社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研讨会上说,土地资源调查、评价、监测信息化建设是我国“金土工程”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中提出实施这一工程,要求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加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3.
《发明与革新》2014,(2):48-48
去年底,我国首颗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一“高分一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高分一号”卫星是我国首颗寿命大于5年的低轨遥感卫星,也是国家重大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中的首星,它的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国产化迈出了决定意义的一步。它将在国土资源调查与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4.
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过程中新技术的运用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及其集成技术、科学地进行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已经成为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从建立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的意义和作用出发,分析我区城市土地价格调查以及城市地价动态监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全区地价动态监测体系的设想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农用地分等数据库和实地挖掘土壤剖面、农户调查等数据,采用空间叠置、地统计学、统计检验等方法,对内蒙古达拉特旗耕地质量等别监测样点布控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县域耕地等别监测分区、样点布设方法和精度检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县域耕地质量监测控制区的划定可以依据耕地自然质量控制区、利用等值区和经济水平等值区,通过空间叠置,确定县域耕地质量监测控制区;②监测样点的确定可以依据地统计学空间分层抽样的原理,计算监测样点的总数量,采用面积比例分配方法确定各监测控制区监测样点数量;③达拉特旗耕地质量等别监测共划分20个监测控制区,并布设了36个监测样点,经统计学检验,监测样点的代表性程度满足地统计学代表性要求。达拉特旗县域耕地等别监测样点布控方法的建立可以为其它县域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提供借鉴,为我国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并重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相慧  孔祥斌  陈培雄  李立强 《资源科学》2014,36(6):1203-1210
本文基于农用地分等数据库和实地挖掘土壤剖面、农户调查等数据,采用空间叠置、地统计学、统计检验等方法,对内蒙古达拉特旗耕地质量等别监测样点布控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县域耕地等别监测分区、样点布设方法和精度检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①县域耕地质量监测控制区的划定可以依据耕地自然质量控制区、利用等值区和经济水平等值区,通过空间叠置,确定县域耕地质量监测控制区;②监测样点的确定可以依据地统计学空间分层抽样的原理,计算监测样点的总数量,采用面积比例分配方法确定各监测控制区监测样点数量;③达拉特旗耕地质量等别监测共划分20个监测控制区,并布设了36个监测样点,经统计学检验,监测样点的代表性程度满足地统计学代表性要求。达拉特旗县域耕地等别监测样点布控方法的建立可以为其它县域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提供借鉴,为我国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并重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杜迪 《中国科技纵横》2014,(18):268-268
文章针对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要求与无人机遥感技术特点,浅论如何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应用。弥补传统水保监测手段的不足之处,有效提高了监测的效率、精度及自动化程度,实现区域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9.
《资源科学》2007,29(5):F0003-F0003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是国土资源部直属的技术事业单位,担负着为我国土地管理基础业务提供技术保障,为国土资源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组织和实施国土资源调查,促进国土资源科技创新等重任,其具体业务包括:①全国性土地利用规划和国土规划编制的技术保障及技术咨询;②土地登记、调查、评价、规划、保护与合理利用等基础业务的技术规程和质量检查标准的编制;③土地利用状况和土地价格变化的动态监测,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开发和试验;④土地资源战略、土地管理技术标准化等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耕地保护政策研究;⑤土地科技信息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和咨询服务;⑥土地科技的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应用3S集成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S”集成技术是当前空间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土地管理中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介绍了利用5S集成技术实现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方法,以期提高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应用研究——以兰州安宁区为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能够快速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更新土地利用现状图,对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探讨了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的技术流程:遥感影像处理、年度变化信息提取、外业调查、内业后处理与精度评定。重点对遥感纠正模型选择、融合方法和精度评定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为了兼顾山区和平原2种地形,采用分区选点,山区采用有限元模型,平原采用多项式模型进行纠正,分区接边处保证10个~50个像素的重叠带。由于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主要是监测建设用地、耕地的变化,因此融合方法选用能够充分利用多光谱影像信息突出地物纹理边界的主分量变换法。以兰州市安宁区为例,提取了该区2002年~2003年度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利用点位中误差法对其监测精度进行了评定。研究结果表明安宁区2002年~2003年度土地利用变化全部发生在城区,基本上是由农用地变化为建设用地,这与安宁区近几年为满足国家经济开发区和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区建设、经济发展的需求,加快了城市建设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2.
遥感技术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提供了大范围、多时相的土地利用信息,利用这些遥感信息可以实时、有效地对土地资源利用进行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的变化。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是遥感信息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全面阐述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方法,并通过分析一些常见的方法理论,指出这些方法中的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何蒙奎 《科技通报》2012,28(9):123-126,141
总结金华市主要地下水开采区动态监测工作的历史与现状,分析现有地下水监测网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金华市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建设进行总体部署,提出了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特别是自动化监测系统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分析研究自动化监测系统预期效果和动态监测网络建设今后打算。同时调查金华市红层盆地、河谷平原地下水开采现状,优化和健全地下水监测网络,初步实现地下水监测骨干网自动化监测和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为有效监控和饮水安全保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矿产资源储量管理,贯穿于矿产资源调查、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全过程,是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通过使用Micro Mine软件平台实现对矿山资源储量、开发利用及储量变化情况三维可视化动态管理,能够实现国土资源数字化信息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土地管理的角度来探讨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介绍了遥感技术在我国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现状,给出了一种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技术路线,并分析了各个环节的技术方法,最后总结出基于遥感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优化监测系统的方案.通过对多井网条件下动态系统优化的研究,确定采油井合理压力监测比例,建立了分层压力监测系统和剩余油动态监测系统.应用结果表明,合理的压力监测比例,可提高措施挖潜效果,对不同类型油层的措施方案决策、压力评价、套管防护、油田开发先导性试验起到了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地处山地丘陵地带,山地丘陵地区约占总面积的43%,地形条件和地质构造复杂,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云雾天气多等气象条件和环境条件,长期以来给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也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进一步提高重庆国土资源精细化管理手段,根据《共同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与对外合作意向书》,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勘测规划院联合武汉大学、重庆欣荣土地房屋勘测技术研究所、北京四维空间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展了国土资源空间定位、数据采集获取、数据存储和数据发布等一系列精细化技术手段和试点应用的研究,为国土资源调查和监测提供了科学高效的技术手段。“重庆市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信息系统”项目起止时间为2006年9月至2013年5月,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庆市国土重点项目等支持。项目主要完成人:张孝成、马泽忠、胡渝清、李爱迪、杨凯、陈华、李爱美、彭正涛、丁勇、吕煊、曹蕾、章明、刘科、汪陵、刘智华。项目成果获得2015年度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18.
李中原 《现代情报》2019,39(8):171-177
[目的/意义]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动态监测与防控一直是高校网络安全所关注的焦点。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精准地预测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发生和演化,掌握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发生的动态和规律以便对其进行有效地防控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工作。[方法/过程]为此,采用信息获取、数据清洗和信息聚类等网络舆情分析技术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监测流程、监测方法和监测内容等予以研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以舆情信息聚类结果为基础,利用人工研判和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提升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动态监测效率,进而可以有效地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实施防控。  相似文献   

19.
光缆监测系统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光电技术为一体,具备远端实时、定期测试、遇不良情况自动告警及数据综合分析等多项功能。同时,通过定期测试,光缆自动监测系统能及时发现和预报光缆隐患,迅速准确地判断光缆故障,提高长途光缆的维护质量。  相似文献   

20.
田凤山 《学会》2002,(10):23-24
适应加入WTO后我国国土资源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核心是要提高国土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为此,要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矿产和海洋资源的需求,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做好必要的资源准备;要努力推进国土资源要素市体系的培育和规范,优化国土资源配置,依法维护国土资源利用秩序和资源所有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要努力深化改革,建立完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法制,全面提高国土资源调查、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