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前,在部分农村地区"读书无用论"有重新抬头的趋势.本研究分析了出现这种"新读书无用论"的原因主要为接受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学费的增长速度超乎寻常,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利益受损较大的贫困家庭阶层较以前有所增长,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下降,大学毕业生工资呈下降趋势,高等教育的筛选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教育市场化改革引起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强化了阶层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根除"新读书无用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探索增强高校毕业生"工作经验"的教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乏用人单位普遍强调的"工作经验"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媒体、高校和大学生都认为这是对大学毕业生不现实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大学毕业生要有"工作经验"的现实合理性,从而解决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工作经验"问题,并提出这需要高校实施体制改革,将大学毕业生工作经验培训纳入"新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使多数大学毕业生拥有经考核、专业的"工作经验",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的几个"迷茫"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俄罗斯的大学和科研机构都处在改革的潮头.大学为生存在忙于合校,科研机构为生存正面临股份制和私有化,优秀毕业生拒绝进入科研机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关系受到挑战.从最近的舆论分析到改革者的解释,都不能使人对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的前途问题得出准确的答案.高等教育改革的"迷茫"感正在困扰着俄罗斯.  相似文献   

4.
消除认识误区积极化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一、怎样理解"就业难"? 1.要正确认识"就业难"的概念 大学毕业生是整个社会劳动力供给的组成部分.按照市场经济的观点来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可以做两种理解:一是大学毕业生作为劳动力供给资源的组成部分超出实际社会需求,呈现"过剩".这里设定的条件是把大学毕业生的文凭与社会需求的一定岗位"等值"起来,即社会有着固定的对大学生的需求岗位,大学毕业生也只能到这些岗位工作,不考虑大学毕业生去竞争与文凭不相等的其他社会岗位的"弹性".二是大学生毕业时不能全部进入就业岗位,在一定时期出现就业困难.这里设定的条件是:第一,社会将所有的岗位对大学毕业生开放,社会实际也存在着与大学文凭相适应的岗位需求,但由于体制和机制因素,大学毕业生进入就业渠道有障碍;第二,社会经济结构进行重大调整,特别是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专业科类结构与社会需求不对接,专业对口寻求工作岗位出现难度.第三,一些大学毕业生主观上认为岗位对自身文凭"价值"不适合,或过于强调专业对口,选择"待业"或继续学习,以寻求更好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日益严重,于是大学毕业生"啃老族"现象随之产生,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涉及到主观和客观两大方面,需要通过个人、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继续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入了"就业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必须顺应时代要求,树立大众化就业观.本文抽取了鲁东大学美术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准确的调查数据分析,探索提高美术类毕业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CGSS2008年的数据,分析父母的政治资本对大学毕业生子女工资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是官员的"官二代"大学毕业生收入只比非"官二代"大学毕业生高2个百分点,且不显著。但是通过对大学毕业生能力的控制且加入父母官员和高校等级的交互项后发现,同是来自等级较高的大学的"官二代"大学毕业生收入高出非"官二代"大学毕业生收入12.65个百分点,对于高校等级低的大学毕业生,官员的子女收入则略低于非官员的子女收入。说明父母的官员身份对大学毕业生子女收入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本研究还发现,父母的政治资本显著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单位选择,父母是官员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公有制单位的机会是非"官二代"大学毕业生的1.417倍,父母是党员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公有制单位工作的机会是父母为非党员的大学毕业生的1.453倍,父母利用政治资本对其大学毕业生子女工作选择的影响是影响子女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农卓恩 《教育》2012,(11):43
为什么"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难"这个字是模糊不清的字眼,依据不同人的理解,可以有不同的含义。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大学毕业生是产品——劳动力的供给者,就业难是说他们的产品——劳动力的销售难。但是天底下再难以销售的产品最终都会销售出去,只要它的价格降得足够低,有些产品必要时要低到负数才有人买。事实上,前段时间曾有报道说,一些大学毕业生愿意零薪水就业,那是把他们的劳动力价格降到了零。一些学徒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高校持续扩招及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府部门的、企事业用人单位的,也有高校和大学生个人的因素.其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过分挑剔,而带来的"就业歧视"更是加剧了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预计,2008年年底将有100万大学毕业生不能就业,2009年又将有近600万大学生面临就业.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本来就已经压力重重的大学毕业生们,更是了遭遇雪上加霜般的就业"寒冬".  相似文献   

11.
农村师资缺乏与大学毕业生"准入难"成为一个人才悖论。农村师资缺乏主要表现在局部性缺乏、结构性缺乏与质量性缺乏等方面。其原因主要是"流失严重"、"层层拔高"和"进入困难";大学毕业生为农村师资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但存在严重的"准入难"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人事编制抑制需求、结构性矛盾难以调和以及退出机制的缺位等等。主要对策是:改革现行的教师编制标准,让大学毕业生有进入空间;实行"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让大学毕业生置换进入;完善多样性农村教师人才政策,让大学毕业生"准入"具有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自2008年以来,90后大学生逐渐进入大学校园,并已逐步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主体;80后大学毕业生也陆续走上辅导员工作岗位,甚至有的也已成长为党团领导干部,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如何正确把握"90后"大学生和"80后"的特点,促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是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的一项课题.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校园"潜在"教育环境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毕业生是大学教育的最终产品,是大学教育质量的集中反映.大学生在大学里除了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将习得一定的价值观、信念等思想道德品质以及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品质,其外在的表现就是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不同学校的大学毕业生精神风貌各不相同,同一学校不同年代的大学生精神风貌也不尽一样,其根本原因是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环境.大学校园"潜在"教育环境是大学校园教育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往往被教育者所忽视.事实上,它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对大学生素质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据报道,在珠海读大学的某吉林籍大学毕业生自曝四年大学花费达84万,由此引发网络、大学校园对他的议论,"84万哥"成了这位"富二代"的新称呼,"价值观缺失"则是大家对他最多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高校"和谐就业"是指高校就业法律法规健全,广大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利益都能得到保护,就业市场和谐有序,供需双方在公平公正诚信的基础上进行双向选择,最终实现大学毕业生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完善高校就业体制改革、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法规,是构建高校"和谐就业"体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就业是高校学生培养过程的最后环节,在当前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应加强这一环节的工作力度,以"全员育人"的理念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全员性的参与,在高校、学生家长、学生的共同努力完成学生培养的最后环节,实现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7.
所谓新"眼高手低"就业观,指的是要有长远眼光、远大目标和宏大气魄,既有做第一流工作的思想准备,同时要有从基层做起、从小事做起的心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通过对当今大学毕业生存在的不良就业观进行环境归因,更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树立新"眼高手低"就业观,培养他们的"基层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力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高校毕业生被用人单位冠以"无发展后劲"的评判,这是"大学二年级现象"的一种结果与表征,应该引起全体大学人尤其是新大学人的高度重视.笔者基于"过程论"时这一现象加以研究与解读,可以在"教"与"学"两个层面为学人提供经验规律或范式意义的服务,也为高等教育能够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问清泓 《成人教育》2021,41(9):81-87
德国现代学徒制度具有"双元"性特征,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或地区借鉴的典型范例.德国"双元"性内涵极其丰富,主要包括七大方面:一是保护主体之"双元";二是劳动待遇之"双元";三是代表组织之"双元";四是内外导师之"双元",五是评估考核之"双元";六是学业就业之"双元";七是制度类型之"双元".我国现代学徒制度和实习制度之构建都可以参鉴德国的经验,为我国学徒制度和实习制度之整合与"入法"提供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举办校园招聘是高校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现实选择.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面临着"买方市场",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下,大学面临着"就业率"指挥棒的强大压力,纷纷主动出击,邀请用人单位进入校园,在自家院内搭建推荐平台,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双向选择的便利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