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职业足球史上另一支曾在顶级联赛征战的俱乐部——青岛中能足球俱乐部隶属中能集团,该俱乐部成立于1993年12月31日,俱乐部前身系山东省经贸委(青岛)队、青岛海牛足球俱乐部、青岛颐中足球俱乐部,是青岛第一支职业化足球队。作为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创始球队之一,1994年获得甲B联赛冠军成功晋级到甲A联赛;1995年不幸从甲A联赛降级。  相似文献   

2.
《新疆体育》2001,(10):14-14
1994年全国甲A联赛第三名;1995年代表上海申花队获甲A联赛冠军。1996年代表上海申花队获甲A联赛第2名。1997年代表上海申花队获甲A联赛第2名。1997年代表上海申花队获足协杯第2名。1998年代表上海申花足球队参加全国足球甲A联赛,与队友合作获第三名。1999年代有上海申花足球队参加全国足球甲A联赛.与队友合作获第五名。  相似文献   

3.
1994年11月13日傍晚,全国足球甲A联赛鸣金收兵。大连万达队、广州太阳神队和上海申花队分获前3名,显露出“英雄本色”;而沈阳六药队、江苏迈特队则出任“副班长”,被挤出甲A行列。 今年的全国足球甲A联赛,在社会各方和新闻舆论的关注下,引进了合同制、聘任制、转会制、注册制以及体能测试制、持证上岗制、比赛监督制等多种以往足坛鲜见的企业法人制度,从而在竞赛体制上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将足球竞赛推向市场,实行足球职业化。  相似文献   

4.
足球是今日世界当之无愧的第一运动,而托起这第一运动的则是亿万痴心的球迷。中国是一个足球竞技小国,同时却是一个球迷超级大国。1994年中国揭开了足球职业化序幕,中国球迷大踏步走上甲A联赛的大舞台,是他们的煽风点火、推波助澜,使14个战场就像14个巨大的盛会,在这些城市掀起巨澜,让全国人民都关注这场没有硝烟的“地域战争”。麻辣烫的四川球迷甲A联赛五年来,成都球市持续火爆,超过北京、上海、广州等政治经济实力雄厚的发达城市,堪称中国第一球市。成都走出的第一步是承办第15届世界杯外围赛小组赛。那次赛事虽然预先宣判了中国队的“死刑”,但球场气氛仍然热烈悲壮、威武雄浑,成都球迷出了一次大风头。1994年甲A联赛、四川全兴队被“扩大”进来。四川球迷欢喜若狂,成都赛场场场爆满,甚至出现排队30多小时买  相似文献   

5.
人们期待的甲A联赛再度拉开大幕,在经历了5年的足改和1998年出现的阵痛之后,甲A联赛的第6个年头将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非常关键的赛季。全局上看,去年由于职业化改革以来积存的诸多问题而引发了中国足球矛盾的大爆发,从球赛本身的质量到球市等外部因素都降到了职业联赛以来的低点.这在职业足球的发展史上被称为“瓶口之年”。中国足球能否真正下决心去解决自身的弊端、能否做到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有实质性的突破,去使我们的职业职赛更纯粹,去抓住时机使甲A联赛突破“瓶口”,重新获得广阔的空间,今年将是迈出决定中国足球未来方向的…  相似文献   

6.
’96甲A联赛在颇为悲壮的背景下开战了。中国足球没有了别的选择,只有从甲A联赛抓起,从青少年选手的培养抓起,把悲壮、痛苦与失落化成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扫除中国足球多年来恶蟒缠身般的厄运。 1996年对于中国足球而言无疑将是关键和富有挑战性的一年,甲A联赛尤甚。 随着甲A联赛燃起的战火,“漫话甲A”栏目将就甲A联赛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战况发展的趋势等进行评述和分析,以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建议先生 广东省东莞市的简耀东朋友建议:贵刊在1996年的甲A联赛的图片报道中,不要像去年那样,几乎期期都刊登北京国安队的比赛照片,而应该把甲A12支球队都照顾到。 答复:简耀东朋友的建议,我们已经收到了不少类似的来信,在1996年的甲A联赛中,图片报道这一块,我们将勤跑、快拍,力争改变去年的单一的报道方式。 武汉市的张昆朋友建议:《足球世界》应加强国内足球报道的力度。其实中国足球的报道不是没有其价值的,特别是随着中国足球职业化的深入,甲A联赛的日趋火爆,中国球星的不断涌现,中国球迷的眼光会更多地放在国内赛场上。所以,怎样树立自己的不败地位,是《足球世界》需要考虑的问题。“球迷之友”、“桥”和“绿茵画廊”恐怕是贵刊的拳头产品,从中也应该体会到适应球迷的需要和口味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六千万个期待——关于武术市场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岁末,当赢得足球甲A联赛“足球先生”荣誉的黎兵为应酬新闻媒体采访、慕名者签名而不胜其烦时;新中国诞生出的首个“武状元”陈超仅在武术圈内起了一阵涟漪后复归平静。 1996年,甲A联赛开赛不久,即传来各大赛区球市火爆的消息,能容纳43000人的成都市体育场,在四川全兴队主场迎  相似文献   

9.
中国足球职业化的道路虽不长,却经历了从“甲A”到“中超”的蜕变,这种蜕变不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良性发展,而是随着中超的逐步开展,中国足坛呈现给人们的始终是乱象纷生。从中超元年的‘‘七君子事件”和近期“武汉光谷退出联赛事件”,无不彰显我国足球职业化进程中的混沌和无序,而无序的根源则是联赛市场扭曲、裁决机制透明度低。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中国的农历猴年,甲申年。在这个猴年,中国足球在中国足协的策划下进入了一个历史新纪元,中国的足球联赛也有了和世界其他顶级联赛齐名的超级联赛,虽然联赛水平似乎不会有什么质的提高,但是中国足球总算摆脱了“甲A、甲B”的称号,至于中国超级联赛能不能在俱乐部全面职业化后有什么质的变化就让中国足球界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1.
十年一觉扬州梦。中国足球甲A联赛在游戏规则尚待完善的背景之下苦苦挣扎。备受假球、黑哨、竞技水平低、市场疲软、缺少信誉以及贪婪、欺诈、虚伪等或隶属于职业足球本身、或滋生于中国人固有劣根性的种种因素的困扰吞噬,注定要成为一个“短命儿”,前后仅仅用了十年的光阴,甲A联赛就走进了历史的坟墓。甲A大旗倒下了,中国足协又扯起了一面取而代之的新大旗——中国足球超级联赛。这一新的联赛将于5月12日粉墨登场。“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一个多么响亮诱人的名字!然而它却有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嫌。正如甲A注定要成为一个“短命儿”一样,中超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实际内容上都是一个“早产儿”,它也将命运多戕。  相似文献   

12.
1994年,第一届甲 A 南北明星对抗赛的阵容中,当时广州太阳神队和四川全兴队一共在南方明星队里占据了8席。而2007年最新一届南北明星对抗赛,如果纯粹按照地理区域划分,中超至少有8支北方球队,这8支球队全都在积分榜前10名之内。为了平衡南北实力,让南北明星赛尚有悬念,中国足协不得不把陕西宝荣与河南建业"迁移"到南方赛区。从1994年粤脚们走红,到1998年广东足球式微,中国足球重心由南向北转移,南派足球消声匿迹。2007年,北派足球权倾朝野,而这个赛季的中甲联赛,广州广药和成都谢菲联五牛冲超成功,中国足球似乎开始了"向南回归"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96甲A联赛的悬念终于解开,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各地域和城市的人们为它注入了极大的感情。对相当一批人来说,没有甲A联赛供品评玩赏将是有缺撼的和不完整的生活。然而,甲A联赛并非关起门来斗一斗让国人看看热闹而已,从球员、教练到球迷还有更高意义上的追求、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国家,至今仍不到世界杯上走一遭,简直是荒唐和耻辱!从大的范畴上来讲,即使成绩好的球队、出尽风头的球员,也是大耻辱下的小荣耀。球迷(更不要说职业足球人)不会满足于这种歌舞升平的景象。中国足球是希望与危机并存,繁荣与萧条毗邻,中国足球既是商品经济冲击下的产物,也是植根和脱胎于山坳上的结晶。  相似文献   

14.
《湖北体育科技》2020,(7):625-631
本文运用ABC分析法对职业化以来中国足球顶级联赛进行分析,回顾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甲A联赛、中超联赛的发展历程,以联赛排名为主要依据,在分析各赛季竞赛结果和竞争特点的基础上,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将职业化以来我国足球顶级联赛26个赛季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摸索期、发展期和机遇期。总结中国足球顶级联赛各发展阶段竞争格局特点,探究中国足球顶级联赛竞争格局的演变特征,研究认为:顶级联赛在打破北强南弱的传统局面后,向着均衡态势发展;随着传统强队滑坡与新兴球队兴起,竞争格局更加难以预测;职业化改革不断深入,经济发达地区球队更具竞争优势;联赛东、西部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相似文献   

15.
冷眼观球     
踢不上足球玩足彩由于伤病原因,效力菲尔特的谢晖已经很久没有在德乙联赛中上场比赛了。但谢晖在没有足球踢的日子也没有过于消沉,他还尝试了一下德甲足球彩票,并小有斩获,给自己寻找足球场外关于足球的乐趣。 “看35岁的时候谁混得更好!”这是落选世界杯国家队名单时谢晖的豪言。这位留洋先行者依然“混”在德国乙级联赛,而如今中国球员在英格兰超级联赛都“阳光灿烂”了,  相似文献   

16.
体育道德与职业运动员职业道德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男子足球于1994年开始了职业化进程,男子篮球联赛也在经过10年的摸索后,于2005年迈出了完全职业化的第一步.同时,多种体育竞技项目也加快了职业化的速度.因此,在竞技体育体制逐渐转轨的过程中,职业运动员如何处理好体育道德与职业道德的关系将势必会影响到职业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错位职业化     
如果以是否打进世界杯决赛圈作为衡量中国足球职业联赛成功与否的标准的话,十年甲A无疑是成功的;但如果以是否具备职业化特质作为质量标懑的话,十年甲A充其量只能算是披着商业化外衣的伪职业化联赛。足球是社会的一部分,它的改革彻底与否与整个大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当甲A即将完成历史使命走进中超时,我们必须正视的是甲A或者中超的身上依然刻着计划经济的烙印。  相似文献   

18.
甲A十年志     
竞技篇足球被说成游戏,又被认作一项中国人并不擅长,甚至并不适合中国人的运动,而且限用人体最笨拙的部位——脚和头来进行。但是,中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一样,足球是拥有最多观众的竞技项目,是行家与外行之间交流障碍最少的运动。最重要的不在于足球运动性质的归属和分类,而在于足球是一项永远对胜负有着极高要求的运动。1994年开始的中国职业联赛.就其水准来说,并不高于改革以前的联赛,球员的技术能力、战术意识、体能水平、心理素质等基本状况.也不因职业化而发生巨变。所有对甲A的评价无非是人们换了一种审视的眼光和角度,于是得出了别样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引子:足球还能不能赚钱初创于1994年的足球甲A联赛已进行到第五个年头,作为中国体育改革突破口的足球项目,在这5年中所产生的市场价值正在引发越来越多的讨论,吸引越来越多的尝试。这个赛季之末,武汉雅琪、大连万达相继宣布将退出中国足坛。“足球还能赚钱吗?”就在人们疑问的同时,足球产业中一项尚未被开发的领域——电视转播权正在积极地运作,而5年前中国足协与中央电视台签订的转播合同也将于1998赛季结束后到期。张吉龙(中国足协副主席):当年中国足协与中央电视台签订协议已经是个突破。中央电视台用广告时段作为电视转播权的偿付方式。经过的双方的探  相似文献   

20.
毫无疑问,球迷的眼球在大多数时候总是被最炙手可热的球星所左右的。但怀旧也是时下里一种很流行的情愫,在足球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名字总是令人无法释怀,有许多巨星总是让人心潮澎湃。“陈年老偶”,不仅仅国外的退役老将们值得敬佩,中国历史上的传奇球员.包括曾经踢过甲A联赛的昔日战将同样令我们怀念!十年甲A转瞬即将过去,时值中国甲A联赛最后一年,让我们共同回忆曾经驰骋在甲A赛场上的中国球星!第三期“甲A老偶”我们为您奉献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