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传统民法一直把合伙视为一个非独立性的民事主体,而本文认为合伙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主要理由归纳为三点:一是合伙组织具有一定的团体性,而不仅仅是一种契约;二是合伙组织的财产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与每个合伙人个人的财产是不同的,三是合伙组织可以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合伙的财产是对合伙债权人的一种担保,而合伙人对于合伙债务所负的连带、无限责任,是对合伙债权人的又一种担保,或曰二次担保。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合伙的法律地位越来越受到民商法学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合伙概念和特征的研究,可以得知合伙是一种民事主体,且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民事主体。  相似文献   

3.
一、有限合伙企业的本质分析(一)有限合伙企业的本质。有限合伙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的合伙企业。从本质上讲,有限合伙企业仍然是合伙企业,具有合伙企业的特征,突出表现为不具有法人资格,不具有独立以自己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私营企业中的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公司制企业均具有合法性、组织性和相对独立性,符合单位犯罪主体的特征,属于《刑法》第30条规定的单位犯罪的主体,而个人独资企业因不符合单位犯罪主体的特征故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相似文献   

5.
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实体法上的概念,当事人能力则是民事诉讼法上的概念,二者分别描述了不同法律状态下的法律主体资格.通常情况下,二者是一致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二者又相互区别并出现相当程度的分离.从民事程序法的独立性及民事实体法相关理论的缺陷入手,对二者分离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民法学界对合伙是否为独立的民事主体的争论由来已久。民事诉讼法学界探讨合伙的民事诉讼地位与民法学界探讨合伙的民事主体地位密切相关,但性质是不同的。确认合伙有无当事人能力不是实体法上的问题,而是程序法上的问题。若在实体法上肯定了合伙的独立民事主体资格,那么,合伙在程序法上也就具有独立民事诉讼主体资格,即具有当事人能力。 在国外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也存在合伙是否有当事人能力的问题。德国和瑞士对此采取否认态度,合伙不能起诉或被诉,合伙人是诉讼当事人;日本亦认为.非法人合伙不具有诉讼当事人能力,不能以合…  相似文献   

7.
每个正常人从他出生时开始,便成为了法制社会的一员,随着他的成长,将在不同的年龄段享有不同的法律权利并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与生理年龄相对应,对不同的年龄段也可以称之为法律年龄。了解自己及家人的法律年龄,不仅是法制社会的要求,更是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需要。0周岁 每个公民从出生时开始,即享有民事权利能力直至死亡。所谓民事权利能力,是指公民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民事权利能力是公民取得具体民事权利的前提或基础。十周岁 具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所谓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或设定民事义务…  相似文献   

8.
<正>在苏人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第七课"维护合法权益"的教学和复习过程中,不少学生对民事权利、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等法律范畴不甚明了。现对民事权利和民事权利能力、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关系作一简要介绍。一、民事权利和民事权利能力的关系民事权利是公民依据民事法律取得的可以实施一定行为或获取一定利益的法律资格,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9.
1 名词解释题 1)民法学 2)民法 3)财产关系 4)人身关系 5)人格关系 6)身份关系 7)民法的渊源 8)民法的适用范围 9)民法的基本原则 10)平等原则 11)等价有偿原则 12)自愿原则 13)公平原则 14)诚实信用原则 15)法律关系16)民事法律关系 17)财产法律关系 18)人身法律关系19)绝对法律关系 20)相对法律关系 21)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22)民事主体 23)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24)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25)民事法律事实 26)民事权利 27)民事义务 28)财产权 29)人身权 30)公民 31)公民民事权利能力 32)公民民事行为能力 33)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34)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35)无民事行为能力 36)监护 37)住所 38)宣告失踪 39)宣告死亡 40)个人合伙 41)法人 42)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43)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44)法人的独立财产 45)法人的变更 46)联营 47)法人型联营 48)合伙型联营 49)合同型联营 50)物  51)不动产 52)流通物 53)限制流通物 54)特定物 55)种类物 56)有价证券 57)民事法律行为 58)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相似文献   

10.
确认合伙企业独立的民事主体地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合伙企业具有较强的团体性,有相对独立的意志,有相对独立的财产并能够承担相对独立的责任,具有独立民事主体的必备要件.因此,法律应确认合伙企业独立的民事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1.
司法独立作为一项政治原则和法律原则,现已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它已成为保护人权和制约权力的有效武器。现代意义上的司法独立起源于英国,因此,回顾英国司法独立的发展历程,对于指导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应有重大的启示。在英国历史上,源远流长的法治思想是司法独立制度得以产生的思想基础;分权制衡的宪政体制是司法独立制度得以形成的政治前提;理性执着的法律职业阶层是司法独立制度得以确立的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12.
农村承包经营户:从独立民商事主体到适当的有限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承包经营户具备非法人组织的六大特征,它应成为非法人的独立的第三民商事主体.应以合伙法的原理来设计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对外对内法律关系,土地承包经营权份额化,理顺农户内部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引进有限责任制,如对老、幼、重疾者等无劳动能力者实行有限责任,实行农村承包经营户破产等特殊的有限责任制,减轻农村承包经营户的生产经营风险,促进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域名权利属性问题的争论仍在继续,由于思路与方法不同,争执数年未能取得一致意见.从域名的民事权利属性、域名的知识产权属性和域名的法律独立性视角对域名的权利属性进行界定,域名应为受民法保护的权利,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为知识产权新客体.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从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商事活动区分与一般性的民事及其他的经济管理活动而取得独立地位等两个方面,探究了商法独立的市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关系学校、教工、学生和家长等多方主体利益,更关系国家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发生原因的不同,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可以分为因物的原因、因人的原因和因意外原因导致的三种不同类型的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受教育阶段学生的行为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学前教育阶段学生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初等教育阶段学生以无民事行为能力为一般,以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为特殊;中等教育阶段学生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高等教育阶段学生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结合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不同受教育阶段中,不同类型的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各方主体(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的法律责任分配是不同的。法律责任的清晰界定不仅有助于解决此类纠纷,而且有利于构建一个权责明确的社会,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发展体育运动事业。  相似文献   

16.
学校是国家实施教育职责的专门场所 ,具有行政主体的性质。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应是教育、管理与被教育、被管理的法律关系。在未成年学生损害赔偿案件中 ,各主体应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 ,承担不同的民事责任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对侵权行为的发生有过错的 ,监护人、学校可减轻责任 ;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在学校的损害承担过错责任 ;学校对学生造成侵权责任的性质和构成要件有其自身特点 ,学校侵权的法律适用包括民法和教育法律、法规。依据不同标准 ,对此类责任可做多重分类 ,这有利于该类问题适当、合理地解决。  相似文献   

17.
法律人格除了包含传统民法人格理论中所指的主体(狭义之人格)、主体资格(民事权利能力)、人格利益内涵之外,还应包括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之内涵.其中主体(人格)和主体资格(民事权利能力)体现抽象层面上的法律人格,民事行为能力和民事责任能力体现具体层面上的法律人格,而人格利益则是法律人格的内在客体.  相似文献   

18.
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 ,邓小平把群众利益放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来认识 ,既看到社会主义与群众利益的历史统一 ,更注重两者现实的具体的统一。在总结“文革”教训的基础上 ,通过对领导个人思想作风和组织制度对实践影响作用的对比 ,提出用制度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观点 ,为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通过对群众运动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作用的对比 ,提出要辩证看待群众运动 ,群众运动不等于群众路线 ,它只是群众路线的一种形式。这些观点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相似文献   

19.
公立高等学校作为事业单位,一方面,其办学自主权已初步确立,但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仍不明晰;另一方面,公立高等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行为存在合法性、合理性问题.从公立高等学校与政府及与学生的关系入手,对公立高等学校的主要法律关系进行梳理:公立高等学校之于政府,具有独立和服从的两面性,之于学生,又具有行政主体和民事主体的双重身份.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以证券化来代表民事权利成为越来越普遍的一种法律现象,然而民事权利证券化绝非凭空发生,其形成需要一系列法律基础的支撑,这些法律基础主要包括产权制度、合同制度、信用制度、公司制度以及监管制度等。探讨民事权利证券化的法律基础,有助于深入认识其本质,并有助于推动其更好地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