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质的检验方法有很多,可以利用某些物质的特殊性质检验某种物质或离子,如颜色、气味、溶解性、焰色反应、与特殊物质反应的特殊现象等;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采取互相滴加法鉴别一组物质;利用两两混合法鉴别一组物质等.  相似文献   

2.
刘波 《文教资料》2009,(11):46-47
颜色词属于民族文化语义丰富的物质文化词位.不同民族赋予同一颜色词的文化语义因民族世界观、文化历史、文化习俗的不同而各异。对俄汉语中颜色词“黑”与“白”的语言文字特色和它们作为物质文化词位构成的熟语中所蕴合的民族文化语义特色的对比和探讨,折射出俄汉民族风格各异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3.
物质颜色在解推断题中的作用青海师范学校张炜学在物质的推断过程中,物质的颜色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学习化学,掌握常见物质的颜色是很重要的。在下面两例推断题中,物质的颜色就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例1.如图1所示,试推断A~Q各是什么物质?图1反应流程图C,D...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生物实验中常涉及到一些颜色反应和具面是关于生物教材中与颜色有关的实验归纳总结,有特殊颜色的物质,学生在记忆过程中容易混淆,下以方便对比理解和记忆.  相似文献   

5.
一、鉴别 鉴别是根据物质的不同特性而将物质区分开来.我们既可以从颜色、状态、气味、水溶性、密度等物质的物理特性,也可以从物质的化学特性来鉴别有机物. 鉴别几种不同物质,可分为只用一种试剂、不用试剂、提供多种试剂等鉴别.  相似文献   

6.
一、掌握要求了解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的含义及不同之处,正确运用所学元素及化合物知识进行物质的检验、鉴别,能根据实验现象推断物质。二、知识要点物质的检验是给出某种物质,要求通过实验予以确定是否该物质。物质的鉴别是给出一组物质,依据物质的特性,通过实验将其中的物质—一区分开来。物质的推断是根据实验及现象或物质间的转变关系进行推理,判断求知物质中所含成分。(-)检验、鉴别与推断物质的依据——物质的’性质1.物理特性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等。1)常见固体物质的颜色归类。黄色物质:硫黄;紫黑色…  相似文献   

7.
1.分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在理解这个概念时应抓住:(1)分子只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熔点和沸点等)是大量分子的聚集体共同表现出来的属性,单个分子是体现不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卢炳军 《中学文科》2009,(17):137-137
高中化学常用的化学药品氧化铁,其化学性质较活泼,能跟很多物质发生绚丽多彩的颜色反应.固态呈水合物的氧化铁(FeCl3·6H2O)呈棕黄色蜡状,它易溶于水呈红褐色溶液.氧化铁溶液很不稳定,既易水解又易还原,因此实验室配制氧化铁溶液时,必须加盐酸,在酸性状况下保存其溶液而不使其变质.在高中化学中,氧化铁是重要的化学试剂,它与其他物质的颜色反应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以201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C题"颜色与物质浓度辨识"为例,通过对颜色读数和物质浓度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物质浓度与颜色读数的回归模型,并给出了误差分析,最后讨论了数据量和颜色维度对模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一、叙述型推断题。此类题给出物质范围和实验现象,要求考生推断混合物中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和可能存在的物质.解答时应逐步分析实验现象,再结合某些物质的特殊颜色及溶解性特征,依次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1.
一、框图型试题推断 以“物质特殊的性质”为突破口:初中化学接触物质种类虽然很多,但某些物质具有特殊的物理性质(如特定的颜色)或特征反应,可依此为突破口进行推断.  相似文献   

12.
物质所呈现的颜色与其内部结构有一定的关系 .日光是由波长范围 40 0~ 760nm的电磁波组成的 ,展开后即成为由赤、橙、黄、绿、青、蓝、紫色构成的光谱 .当物质吸收了一部分频率的光后、剩下未被吸收的那部分的复合颜色就是我们平常观察到的各种物质的颜色 ,而物质吸收光的频率大小与其结构有关 ,即与分子内价电子的活泼性有关 .以下就物质的颜色与结构关系作简单分析讨论 .一、天机物的颜色与结构的关系1、单质的颜色与结构关系 .大家都知道 ,占元素约 4/ 5的金属、除金呈黄色、铜呈紫色、铋为淡红色等少数金属外 ,其它金属呈银白色或灰…  相似文献   

13.
密度是一个表征物质特性并且应用比较广泛的物理量.它的物理意义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理解.一、引人“密度”这一概念的必要性从生活经验中知道,1.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相等.2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体积不同.如同是1克的铁和棉花,;体积都是Icm‘的铜和黄金,颜色相近,难以区分,而黄金的质量大得多.但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究竟是多少,完全决定于物质本身,与其它因素无关.可见,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大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为了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在物理学中引入了密度概念.=、密度定义的方法为了描述物…  相似文献   

14.
一、复习要求1熟悉常见物质的物理与化学特性及重要的反应现象.2了解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的含义及区别.3能正确运用所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并根据实验现象对常见物质进行鉴别与推断.二、知识结构物质的鉴别与检验依据物质的物理特性固体物质的颜色沉淀的颜色溶液的颜色物质的特殊气味常见酸、碱、盐溶解性物质的化学特性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物质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变化方法三、主要内容提示(一)检验、鉴别、推断的含义检验即鉴定,是根据物质的某一特性,用化学方法来确定它是否这种物质或含不含某种成分,是对物质的确认.鉴别即区别,是根据几…  相似文献   

15.
《高中数理化》2009,(3):60-62
1 实验目的 用目视比色法测定补铁剂中铁元素的含量. 2 实验原理 通过眼睛观察比较待测溶液与标准比色液颜色深浅来确定物质含量的方法,叫作目视比色法.在一系列试管中装有不同浓度的标准比色液(因浓度不同形成颜色深浅差异的色阶),将待测溶液与标准比色液进行比较,若待测溶液与色阶中某溶液的颜色深浅相同,则说明2份溶液的浓度相等;若待测溶液颜色深浅介于相邻2个标准比色液之间,则待测溶液的浓度计为2个标准比色液浓度的算术平均值.  相似文献   

16.
2011年高考新课标试卷中涉及实验过程中物质或结构与试剂的颜色反应,这部分知识比较分散且易记混.下面我们研究今年的高考试题来分析高考是如何考查这部分内容的.  相似文献   

17.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2.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象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  相似文献   

18.
2011年高考新课标试卷中涉及实验过程中物质或结构与试剂的颜色反应,这部分知识比较分散且易记混.下面我们研究今年的高考试题来分析高考是如何考查这部分内容的.  相似文献   

19.
一、复习要求1 熟悉常见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及反应现象 .2 知道并记住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的含义及区别 .3 能正确运用所学元素及化合物知识 ,并根据实验现象对常见物质进行鉴别与推断 ,并逐步掌握鉴别与推断的方法、步骤和题型 .二、知识结构物质的鉴别与检验依据物理特性固体物质的颜色沉淀的颜色溶液的颜色物质的特殊气味常见酸、碱、盐溶解性化学特性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物质反应过程中的现  象变化方法步骤题型物质推断依据 物理特性化学特性 (反应特征 )方法步骤题型三、主要内容提示检验即鉴定 ,是根据物质的某一特性用化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比色法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检测物质浓度的方法.由于每个人对颜色的敏感差异和观测误差,使得这一方法在精度上受到很大影响.随着照相技术和颜色分辨率的提高,如何建立颜色读数和物质浓度的数量关系被越来越关注.依据几种物质在不同浓度下的颜色读数、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寻求颜色读数和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颜色读数和物质浓度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