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中学生数学发散思维的培养对于素质教育环境下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数学发散性思维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学生对数学发散思维的认识以及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希望中学生数学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得到教育学界的重视和肯定,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思考问题时注重多途径、多方案的思考;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一种方法,力求得到多种正确解答的思维方法。发散思维是开放式的,具有多端性、变通性、创造性。徐利治教授高度肯定发散思维在数学创造活动中的作用,认为“数学上的新思想、新概念和新方法往往来源于发散思维,数学家创造能力的大小应和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成正比”,可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的重要性。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呢?在本文中,笔者将略陈浅见,供同行在教学中参考。一、—题多解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它的特点是: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这是其它学科所不及的。这一特性决定了数学问题具有多侧面性。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研究数学问题。是数学创造性活动的重要表现之一。这种观察和研究,从思维方面讲,称之为发散性思维;从解题方式来讲,体现为“一题多解”或“一题多证”发散性思维的强弱是创造力大小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是未来的中学数学教师,应该自觉地、有意识地强化这方面的能力。怎样培养、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呢?冰冻三尺,非一日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研究数学、应用数学活动中的定量思考、理性认识和辩证思维,包括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再现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等。目前,学生数学思维发展中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教师对数学思维内涵的认识缺位、对学生思维惰性的无意助长、对学习材料选择的无形轻视。以计算机、网络和计算器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有力工具。其中,教师要处理好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克服学生的思维惰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选择和开发学习材料。  相似文献   

5.
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问题 .数学教学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入手 ,注重思维独创性、发散性和逆向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  相似文献   

6.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能力的培养,而思维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思维能力包括多方面内容,比如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发散性等。我认为思维的发散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发散思维是从同一问题或同一来源出发,探求不同的答案或寻求不同的解决途径。它思维方向分散,富于联想,思路宽阔,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形式,具有求异性、探索性和多发性的特点。它的重要性在于:只有经过求同、求异的多次反复,思维才可能达到较高级的水平,才有可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最终形成能力。在诸多能力中,创造性能力最为重要,而发散性思维又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沿不同方向去析取和重组信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方式。现就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作以下探究。  相似文献   

8.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建模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表现出巨大的作用,它将数学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想象力.研究高等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思想融入的重要性,分析当前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建模思想融入的方式,对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创新能力都有较强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 :数学教学中 ,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数学教学要开发智力 ,发展能力 ,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上 ,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 ,在数学教学中 ,怎样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下面浅谈我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一、一题多解 ,开阔视野 ,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独创性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一题多解例题的示范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方位 ,不同的观点去分析思考同一个问题 ,从而扩充思维的领域 ,增加思维机遇 ,使学生不满足固有的方法。这不仅有利于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 ,而且能使学…  相似文献   

10.
数学美不同于自然美、艺术美,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奇异美等。数学的教与学若能更多地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因素,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对数学的要求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从三方面入手 :拓展学生活动空间 ;创设问题情境 ;变式训练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要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 ,通过对学生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灵感思维等思维能力的开发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3.
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指出:“使学生具有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数学的三个基本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一般学习能力如观察能力、记忆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的培养。一般来说,成人教育的能力培养与普通教育有所不同。普通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单一的,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以学习为主。而成人教育的对象是已担负着工作、生产任务的职工。如笔者所任教的体育职工中专学校,其教育对象是  相似文献   

14.
以前的教学方法,是对学生创新思维、发散思维能力的扼杀和摧残。而现在的教学方法,是一个更注重过程的全新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未知领城的能力。而探究能力的培养,它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  相似文献   

15.
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能力是人们带着强烈的探索动机,通过发散思维努力寻求事物之间的差异,主动积极地探究事物的新奇,在思想上摆脱一切陈旧的束缚,发现新的原理,萌发新的观点的能力。本文拟就此方面浅谈几点体会,求教与大家。1.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发散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创设问题情景,将问题筹划为各种形式,例如学生自我设疑、质疑,自行发现问题,师生共同释疑等。教师平时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每遇刺激  相似文献   

16.
在职业教育中将数学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有序思维能力的过程,作为培养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的能力的过程。通过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的经验总结,提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组织性、批判性、发散性、集中性、存疑性等几个目标,并提出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7.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拥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而创新能力首先是具备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具有丰富的创造空间的一门学科。因此,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具体特点,借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切实落实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数学教育认为:数学能力主要包括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才是数学能力的核心。解题后的探求,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探求能力是创造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探求能力是在抽象概括能力、推理判断能力、选择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探求能力,是发展学生智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创新性思维是创新性学习的灵魂,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尤为重要,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的方法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注重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的灵感得到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