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孙冬梅 《考试周刊》2014,(82):164-164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同志的名字命名的精神,雷锋同志在生活上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在学习上挤时间刻苦读书;在工作上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献给人民;在为人处事上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于新时期要不要弘扬雷锋精神,本文做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2.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民族的事业无私奉献。雷锋精神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现如今,雷锋精神在大学生的观念里,是助人为乐做好事,大部分大学生都没有深入地学习雷锋精神的内在含义;对于高校来说,在培养大学生学习雷锋精神的过程中也主要依托于志愿者,依托于尊老爱幼的活动开展,缺少深入弘扬雷锋精神的教育引导;对于社会来说,每年三月集中宣传报道学雷锋事迹,对于雷锋精神的学习也过于简单。但是雷锋除了助人为乐做好事以外,干一行爱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这种立足本职,甘于坚守,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同样值得我们去学习。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各行各业践行工匠精神,同时我们也要培养大学生学习工匠以机智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追求工匠精神的目标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通过深入学习雷锋精神中的工匠精神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职业发展观,通过践行工匠精神能更好地丰富雷锋精神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雷锋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高度升华;雷锋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雷锋精神坚持了集体主义原则;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道德范畴,也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雷锋同志仍然是我们的楷模,雷锋精神仍然是并将永远是感召和激励中国人民前进的一面光辉旗帜。  相似文献   

4.
在新学年里,市41中为学雷锋活动制定了新计划,主要内容是:1、深入学习和宣传雷锋精神,让学生全面理解雷锋精神的实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结合学生实际,通过有目的、有专题的活动,着重宣传和学习雷锋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思想,学习他的“钉子精神”、“助人为乐”精神和无私奉献、严于律己的高贵品质,把学雷锋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及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博览     
正确认识和学习雷锋精神我们应当正确地认识雷锋精神,在宣传和学习雷锋精神的基本方面下功夫。那么雷锋精神基本方面是什么呢?杨白冰同志最近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指出:一是要学习雷锋同志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二是要发扬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是学习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相似文献   

6.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六大明确把“为人民服务”纳入党的教育方针,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实践意义。雷锋精神的实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0周年。我校的所在地抚顺,是雷锋的第二故乡,40年来,我校坚持学雷锋,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形成了“抓住实质、立足岗位、辐射社会学雷锋”的办学特色,为石油石化支柱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  相似文献   

7.
雷锋,中华骄子! 雷锋精神,永世流传。 为人民服务,精神可贵; 舍己为人,后人榜样。 珍惜时间,提高成绩; 挤出时间,助人为乐。 雷锋,东方明珠! “钉子”精神,学生必备。 雷锋,党的好儿子! 艰苦朴素,节约资源。 雷锋精神,光照万代! 雷锋,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雷锋,你在哪里@郝渊$山西隰县龙泉学校初一(4)班  相似文献   

8.
雷锋精神是雷锋先进事迹和崇高品质的理性升华,其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集中体现了公民道德意识的高度自觉,它适应人的自由发展的需要,彰显着崇高的价值和无穷的魅力。创新学习雷锋活动,把弘扬和培育雷锋精神引入常态化建设轨道,是新形势下学习雷锋活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新形势下弘扬雷锋精神的新任务、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雷锋是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雷锋精神已成为献身社会、服务人民、公而忘私、先人后己、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等崇高思想与行为的代名词。五十年来,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象征,雷锋  相似文献   

10.
用雷锋精神激励大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锋是20世纪60年代的先进典型。雷锋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延伸和体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个普通的解放军战士能够激励几代人的成长,一个平凡的共产党员能够赢得人民的崇敬,一个群众性的学习活动能够经久不衰,足以表明雷锋精神对中华民族和社会主义社会具有的重大价值。 一 雷锋精神内涵丰富,周恩来曾作过这样的概括: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而贯穿其中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无私奉献精神,此乃其实质所在。雷锋是一…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高校推进雷锋精神育人常态化的理论意义,认为高校要弘扬和发展雷锋精神,以雷锋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育人是关键,应该着重从雷锋精神及雷锋式人物进行宣传教育;着重从雷锋精神育人常态化反馈机制开展育人活动效果的评估和改进;着重从雷锋精神育人常态化长效机制实现雷锋精神育人活动的持续性、广泛性和深入性.  相似文献   

12.
"三平"精神不仅是对中原人群体性格的精炼概括,而且也是对全体中华儿女本性的概括。因为"三平"精神与雷锋精神的本质和核心、所产生的道德基础是一致的,它们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特征,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十分重大的社会意义,都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两者一脉相承,密不可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在弘扬雷锋精神的道德主旋律中,志愿服务活动成为践行雷锋精神的重要载体。志愿服务所反映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核心价值,体现了公民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昭示了社会个体自觉地追寻真善美的人生理想,是公民意识觉醒的重要标志,符合社会成员自主性养成、政治认同感养成和社会治理结构改善等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4.
雷锋同志离开我们半个世纪,雷锋精神却没有过时。在大学生所面临的价值观、理想信念、人际关系、生活学习和工作等考验突出的今天,雷锋精神为我们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及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5.
吴越 《安顺学院学报》2012,(2):35-36,57
雷锋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我党我军优良传统沃土。"诚信"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诚信"美德是雷锋精神的重要内涵。雷锋精神的"诚信"内涵体现在:雷锋时时处处要求自己"对党对人民要忠诚老实";时时处处激励和鞭策自己"做人民最忠实的勤务员";时时处处做到"用阶级友爱的精神关心每个同志"。  相似文献   

16.
I. In the history of China's youth movement, seldom has there been any model that has created such a deep and long-lasting influence as Lei Feng. The shining example of Lei Feng's thought and ideological commitment had been like a long spiritual river that flowed from agelong heights, and that nurtured the growth of several generations of China's young people. Nonetheless,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great wave of commercialist economics, and with the changes in the concept of values among this contemporary generation of young people, the model effect of Lei Feng has, subtly and somewhat imperceptibly, begun to be weakened. Indeed, even in the barracks of the armed forces, those barracks that had given birth to Lei Feng, this glorious standard that once stood for China's youth no longer gives forth the splendor and light that it once did.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和利益诉求逐渐左右了人们的思维方式,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以及市场经济的交换原则逐渐演变成为公共空间的普遍性交往原则。于是,“雷锋过时”的论调不绝于耳,“雷锋精神”逐渐被边缘化。然而,在后现代历史语境下,在连云港这个区域,“雷锋车精神”却能够得到发扬光大,以客观事实向我们明示“雷锋精神必将世代相传”的真理。由此可见,探究“雷锋车精神代代相传”的深层次原因,是实践活动本身向理论提问的诉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获得幸福人生的认识需求。本文主要从“需要层次”的理论视角,探究“雷锋车精神代代相传”的深层次原因,以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结构理论,探讨“雷锋车精神代代相传”的历史文化根源,从而反驳“雷锋过时论”,警醒人们抗拒奢侈的消费欲望,拒绝物化需要,恢复和强化敬业爱岗、助人为乐的精神,回归人与人交往的自然本性,达到幸福指数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李白的125首赠诗中,有多处涉及到对人物"风流"的品藻。此"风流"主要表现在诗酒风流、隐逸风流和侠士风流三个方面。这与当时的时代文化背景——盛唐气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雷锋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我党我军优良传统沃土。"诚信"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华。"诚信"美德是雷锋精神的重要内涵。雷锋精神的"诚信"内涵体现在:雷锋时时处处要求自己"对党对人民要忠诚老实";时时处处激励和鞭策自己"做人民最忠实的勤务员";时时处处做到"用阶级友爱的精神关心每个同志"。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雷锋精神的培育,对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社会发展与民族振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辽宁省高校大学生雷锋精神培育的整体态势良好,但仍存在有待改进之处.文章结合德育环境理论,从大学生主体、家庭、学校和社会角度分析当前雷锋精神培育的现实困境及其成因,认为应从注重雷锋精神培育的全面性、创新雷锋精神培育方式方法、构建"四位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