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位老师谈及,关于“民主、自由”,不仅在少数大学生中存在着一些模糊和错误的认识,就是在一部分中小学生中,对其概念也是不甚清楚的。 比如,有的学生上课不听讲,还搞小动作妨碍别人,老师批评他,他还振振有词地说:难道我这点民主、自由都没有?  相似文献   

2.
托克维尔出身于贵族家庭,但是他却理性地认为贵族制必然衰落,民主社会必然到来,民主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于是,托克维尔分析了贵族式自由的特征、价值、弊端以及民主的本质。他相信在一个民主的时代,自由不可能建立在贵族政治体制的基础之上;与此同时,他特别感兴趣的是如何避免民主专制主义,以及如何避免以民主的名义破坏自由。因此,托克维尔期望即将到来的社会不仅是一个民主的社会,而且是一个自由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民主和自由的结合会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王功敏 《天中学刊》2005,20(3):18-20
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过程中,自由和民主一直都是人们追求的两个价值目标。但是,过去我们往往过于重视民主,而忽略了自由。实际上,民主是自由的手段,自由是民主的目的。所以,自由对民主的正负效应表明自由应回到它应有的位置——目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孤独的自由——论托克维尔的自由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自由主义的思想家,托克维尔一生矢志追求自由,反对专制,认为自由是与专制暴政相对立的一种政治体制,是人的权利和生存状态。从政治体制而言,必须做到制度性的安排,确保每个个人的自由;就每个人来说,要有对自由追求和热爱的心态。由此,才能防止专制暴政的出现,保证自由的实现。他还认为民主必须与自由相结合,并以自由作基础,否则这种民主将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蜕变为“民主专制制度”。  相似文献   

5.
自由和责任萨特从“存在先于本质”出发,推出人是绝对自由的观点。他说:“假如存在确实是先于本质的,那么,就无法用一个定型的现成的人性来说明人的行为,换言之,不容有决定论。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存在主义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他指出了自由是人的本质属性,自由是不可能同‘人的现实’的存在相区别的。所以萨特的结论是:人永远是,完全是自由的,否则就不存在。这种自由具体体现在一个人对其存在方式的选择上。不论我们的存在是什么,都是自己自由选择的结果。“当人们在采取行动的时候,他是在进行选择,而且是自由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马兰霞 《现代教学》2005,(10):18-19
郭老师的课例充满着一种自由探讨的氛围,生长着一种民主的气息。我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人最可贵的自由是思想的自由。而关于思想的自由。英国的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妨碍人的思想自由有五大因素,其中有一个因素就是“坏的教育”。那么我们现在的教育到底是“好的教育”还是“坏的教育”?像郭备老师的这种课就是“好的教育”,但可惜这样“好的教育”实在是太少了。如果这样的教育能够成为常态的话,我们何愁不出创新人才呢?  相似文献   

7.
在政治生活领域,民主、平等、自由是人们永恒的话题,三者是密不可分的.自由是民主的基础,平等是自由的条件,民主是建立在平等的自由基础之上的.本文通过对民主、自由、平等三者概念的界定,强调了自由、平等的实现在民主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即要实现民主,就必须坚持自由与平等;离开了自由与平等,就无法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民主.  相似文献   

8.
共和宪政之于民主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自己决定自己的事务,采用多数票决定制。共和强调要尊重“每个人”的人权和自由,反对“多数专制”,更注重保护少数。宪政的目标在于限制国家权力,防止民主体制下的滥用权力。民主应当是共和的,且必须受到宪政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一、民主取向的班级纪律:规范而不僵化、自由而不放纵 班级事务,不必事事规范,以免走向僵化,影响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但班级必须要有一套合理的内部纪律规范。在具体班级纪律规范的制订上要让学生民主参与,但在具体执行上一定要严格,一个连内部课堂秩序都难保障的班级是不可能建立良好的班风的。对学生要鼓励思想自由,但不是行动自由。“民主的自由思想从来不认为一个人总是有干他所喜欢的事情的权利,即使在这种行为没有损害他人自由的情况下也是这样。”不能想当然的认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放弃教师的指导作用,杜威就曾批评卢梭所主张的关于个性的浪漫主义教条,是“感情用事的把儿童的不成熟加以理想化,非理性的否认成年人的知识和成熟的经验具有的较高的价值;刻意否认社会组织所体现的目的和工具的价值”。学生纪律不容忽视,毕竟我国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还是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公民。“自由是要生长的,而制度就是它成长的温床。”  相似文献   

10.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民主和自由是人类追求的目标、现代社会的标志,二者是和谐、并行不悖的,事实并非如此。民主与自由有各自的内在逻辑,如果这两种逻辑互不相容,就会发生冲突。作者结合对经典的阅读,尝试论述民主与自由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我们都熟知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著名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诗的诗名叫《自由与爱情》。在诗人看来,自由比爱情和生命的“价”都高,以至为了自由,它们都可以不要。想想也是,一个人如果没有自由,那就等同于囚犯或奴隶,他和别人就不一样,人家来到这世上是为了追求幸福,他却是为了承受难以忍受的痛苦。没有自由的人生也太没有意思了。而从哲学层面上讲,自由本来就是人的“存在”的一种规定性,没有自由就意味着一个人被剥夺掉了人的尊严。和很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不同,诗人算得上是一位“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2.
经济民主是民主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结构,也是当代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党引以自豪的社会成果。那么,什么是民主社会主义的“经济民主”呢? 民主社会主义认为,“经济民主”就是通过民主的方式,在经济生活领域建立一个满足人的基本愿望的社会。无论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还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都由于其某些弊病而不可能建立一个满足人的基本愿望、适合人的生存、发展的社会。根本的出路在于:通过吸取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各  相似文献   

13.
“教育民主”就是教育者在民主思想的指导下,根据教育规律,通过民主化的教育过程,使受教育者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教育民主”要求教育具有平等、民主和合作的特点;要求教师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要求教育者以平等、博爱、宽容、友善和引导的心态对待每个学生;要求教育者营造一个民主的氛围,使学生能平等交流、主动参与、自由探索、大胆创新;要求受教育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正确的民主意识……笔者认为:实施新课程应该以实施教育民主为基础,以实施教育民主为突破口。那么为什么要实行“教育民主”呢?一、人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人作为认识主体、创造主体,应逐步获得最全面、最深刻的内在自由。思想学术的民主,既是实现主体精神自由的前提,也应该是它的结果。学术民主的实现,须以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为基本前提,即富于民主精神的社会环境和主体自身所具备的民主素质。文化专制主义曾经从外部取消了人从自在到自为的实践可能性,使主体的自觉意识丧失并沦为专制主义的奴隶。我国当前进行的政  相似文献   

15.
自由,既是人发展的前提,又是人发展的结果;既是人发展的目标,又是人发展的手段。自由教育思想的灵魂,是自由、理性与民主,这既符合人的本性和教育本质,又契合现代文明社会里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自由教育的本质在于生命的哲学关注,在于从尊重生命和培养人的创造性出发来培养“自由的人”。  相似文献   

16.
科学沙文主义与民主和自由的基本原则是不相容的。科学不能凌驾于民主和自由之上。科学家未必是要尽可能地向社会公众提供真理;科学共同体的内部自我纠错机制未必能够确保纠错成功;现代科学耗用大量社会资源的活动,需要对社会公众负责;普通公众的“本土性”知识可以发现和纠正科学共同体的错误。科学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应当与人类其他文化传统进行公平、自由竞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应当与国家权力分离。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社会的思想自由,才能保障科学和其他文化传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往,人们不是把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局限于认识论的范畴(所谓“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视为本体论的范畴(所谓“自由是人的类特性”).这种缺乏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理解”,有碍于揭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真蒂.本文将从本体论、实践论、创造论、认识论、历史论等诸多方面揭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丰富内涵,以求弄清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本相.一、人类的本质与自由基元的特性(一)自由是人的本质与人类社会的最高境界.自由是人的本质或历史构成与展开的前提,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表现形式和共同追求的美好境界.马克思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区别开来”,“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人类社会历史的构成与发展是人的本质(“自由”)力量对象化的结果.但是,自由不是一个抽象的独立于人群的抽象物,而是一个属于人的社会的感情标志.因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他的生命表现……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而代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趋势的无产阶级革命及其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活动.将最终构成一个“以每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到那时人  相似文献   

18.
科学就是关于自然系统化的知识。它是推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怀疑、自由和民主是现代社会的核心理念,一般认为,它们与科学之间仅有外在关联,而没有内在联系。实际上,怀疑、自由和民主是科学的内在本性。  相似文献   

19.
让一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是法国存在主义大师。在他看来,哲学就是探讨存在,但他关注的不是传统形而上学的“存在”概念,而是人的存在即自为。自为的特征就是“不是其所是,是其所不是”,一句话,就是自由。  相似文献   

20.
宪政与民主分别同消极自由理念与积极自由理念相对应,也就必然反映两种自由理念的对立统一关系。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分别回答了“谁治理我?”和“我被治理的程度如何?”这两个问题,但它们要求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出发点是一致的。民主主张积极参与和行使国家权力,宪政则强调以保障个人基本权利和自由为目的限制政治权力,两的互补互动、磨合产生了宪政民主制,较为有效地解决了人类政治生活中重大的两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