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就"兴奋剂"和"兴奋剂使用"这两个词可以相互通用,都是指竞技运动员在有背体育公平原则和损害健康的条件下,摄取和采用药物以及使用一些非正常的手段和方法,以获取较好运动成绩为目的的一种物质;兴奋剂使用的现状,一是兴奋剂使用的种类(手段)多样化,使用范围越来越宽,使用出现组织化和专业化,二是兴奋剂使用在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上遭到了"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三严方针极力打击;对竞技体育中使用兴奋剂的两种观点是,一是坚决禁止使用兴奋剂,二是兴奋剂使用合法化。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过"。然而,有一件事却触动了我的心弦,也改变了我。那是一个星期五的上午,第四节课快下课时,我用严厉的眼光扫视了正襟危"立"的学生们,习惯性地说了声:"同学们再见。"大家齐声回复:"老师再见!"可就在这整齐的回答声中,却夹杂着一个粗大而难听的怪声:"老师……不……再见!"同学们个个开怀大笑,严  相似文献   

3.
在一些赛场上,特别是以老年为主的赛场上可以看到,没执行"三轮没过一门失去比赛资格"以及实行适当掌握10秒超时判罚的规定(以下称"两宽"),有时出现气氛平淡、场面沉闷、缺少激烈搏斗和精彩看点等现象。许多热心球友提出质疑。我们认为根本原因是一些参赛者、组织者走进了认识的误区,放松了对自己的行为约束,以低标准对待赛事造成的。一是有的参赛队员认为"两宽"就是让老年队员玩玩乐乐,放松了在比赛中守规这根弦,自然在场上就是闲庭信步,不慌不忙,节奏缓慢。二是有的参赛教练认为"不限三杆"了,担心早进场会不安全,便尽量推迟进一门进程,开局后既不去占领要隘也不去蓄势待发,该出手时不出手,放松进攻战术和争夺意识,场上搏击次数和交锋激烈紧张程度大打折扣,自然失去看点,平淡无味了。三是有的裁判员认为"两宽"就是放松执裁的严格程度,从思想上解除了严格判罚的武装,又担心掌握不准10秒超时的判罚标准,因此不  相似文献   

4.
<正>《从"弊"到"利"的华丽转身》一文,重点描述了魏玉柱老师采用制作简易器材、测算器材数量、规划布置时间的教学方法,解决了学生学练技能与体育器材布置之间的矛盾。学习中,一节真实的课堂教学慢慢映入笔者眼帘。教学中,诸如跳箱摆放、单杠数量等场地器材的问题,笔者自己也常常存在一  相似文献   

5.
这顿饭大家都吃得非常开心。姜毅趁兴说:"二位老师,和我们下盘指导棋吧。"杨老师哈哈笑道:"我就知道这顿饭不能白吃。来来来,我和两个女娃下,老金,他们仨归你了。"金老师剔着牙笑道:"你难得来一趟。就这么几个孩子,你还挑肥捡瘦的!我哪天不跟他们下几盘?亏你好意思说这话!不要推三阻四的了,你就包圆吧。"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听到了一些关于"运动技术"与"运动技能"这两个概念的不同理解,又学习了胡增荦老师2005年5月份在浙江富阳讲学时题为《形成课程新理论,实施体育新课程》的讲稿,对胡增荦老师讲稿中关于"运动技术"与"运动技能"的解释,颇感迷惑,胡老师在讲稿中对"运动技术"与"运动技能"是这样解释的:  相似文献   

7.
"龙吊膀"在上海卢嵩高大师一支的传承中,是入门必习的一把拳。很多老师把它作为入门第一把,有些老师更是十分严格地要求学者,起码要练上三个月甚至半年后,才能往下学习其他内容。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8.
<正>一、严严谨的管理、严格的要求,严明的课堂组织纪律,是上好一堂体育课,确保课堂教学有序进行的基石。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总是一个"严"字穿插于全课堂。如体育课的常规集队,为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站队习惯,规定在三次哨音后集合好队伍,并做到快、静、  相似文献   

9.
<正>本次研讨活动安排了"足球:运球技术及运用"单元教学,由三位教师进行该单元的不同课时教学展示。三位老师在教学中都坚守《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课的七个标准底线同时也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通过这次观课,笔者对课堂的标准也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下面着重从"七个基本要求"选择如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开始有队列"队列队形练习在整堂课中都应贯穿,是全课各个环节的衔接,是课堂组织有序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场普通的博士论文答辩,一般的致谢不过千余字,然而他却洋洋洒洒近万言,抒写了一腔热情。感动了参加答辩的评委,听众里有不少人泪花闪烁。答辩结束了很多时日,学生和老师依然在谈论这特殊的"致谢"。在开始宣读致谢的时候,他眼含热泪,张开双臂,动情地说:"三年的寒窗苦读,我终于等来了这撼动人心、激情澎湃的时刻!"他是马文国,刚刚从上海体院毕业的武术博士马文国。"男儿有泪不轻弹",离别上海的日子,马文国留下了太多的泪水,感动着自己,也感动着他的老师、学生、朋友。  相似文献   

11.
编者感言     
<正>编者非常喜欢徐老师的这篇文章。其一,徐老师是个认真、执着的人;其二,文中的老校长是个识人高手。精心准备,一腔热血,成就了一节"精彩"的公开课。这对初出茅庐、初为人师的徐老师来说无疑是人生最得意的开始。就这节课而言,如果说只有同仁们喝彩,没有老校长的当头一棒,我猜想,徐老师对这节课还能如此历历在目吗?当赞誉变为质疑,当喝彩转为批评,"乾坤大挪移"的现实,让一颗骄  相似文献   

12.
刘亮 《武当》2012,(9):59
李白的粉丝——魏万、汪伦在诗仙李白的众多粉丝中,魏万堪称"铁杆级"。为了一睹诗仙的风采,他从河南的王屋山出发,历时半年,终于在扬州风尘仆仆地追上了李白。他泪流满面,跪倒在地,双手捧上自己花了一年时间写成的《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李白深受感动,投桃报李,一气呵成写下《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回赠魏万,鼓励这位年轻人。李白的另一个粉丝汪伦,因为诗仙的一首《赠汪伧》而名垂千古。汪伦曾在桃花潭畔修建一幢豪宅,特意把  相似文献   

13.
《网球》2006,(9)
大家好,我是纵子,爱吃刀削面,人送外号"面口袋"。你看,我的截击动作是不是深得削面师傅真传?纵子球龄三年,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发现待在底线只是安全却不能戏耍对手后,决定响应"不到网前非好汉"的号召——向前,走你!一组英姿及时被《网球》摄影师的镜头记录。"你这动作可真够要命的!"严大鸣指导一见面就说。切,打球不就是先追求动作优美嘛?这点纵子还是相当自信地。纵子又给严指导专门"表演"了几组独门绝技。结果——演砸了!人家给喂了10个球,我搞回去的球有7个非被迫性失误!嗨……估计是漏洞太多,严指导也不忍心马上对我的动作做个总体性评价,于是,拿着事先拍好的照片开始逐一给我点评:  相似文献   

14.
<正> 自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后,各级各类学校都逐渐地在严格体育课的考核制度。许多学校还明确规定了体育课的考核成绩,与其它课程一样,决定着学生的升留级。因而,对体育课的考核,引起了广大师生的关注。影响考核成绩的因素是很多的,主要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教学质量,另一个是考核标准。而这两个因素又是相互联系的。考核标准如果定  相似文献   

15.
读罢贵刊2001年第1期上王则兰、刘荣发等老师的有关"中长跑测试四步法"的两篇文章,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黄老师的文章,因刊物流失,无缘拜读.下面针对以上几位老师的两篇文章,结合本人在这方面的实际做法,谈一点看法,同时与各位老师探讨.  相似文献   

16.
纪109《遵义会议三十周年》邮票发行于1965年1月31日,由刘硕仁设计,全套共3枚,发行量均为1000万枚。其中第2枚为"毛主席像"(图1),采用的是一幅毛泽东标准正面肖像,以金墨为衬底。为了这枚"毛主席像"邮票不受污损,邮政部门曾规定,纪109《遵义会议三十周年》邮票在贴用邮件时采取严格的盖销措施。  相似文献   

17.
"标准本位"的体育教师教育构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教育学的角度对国内外体育教师教育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我国"标准本位"的体育教师教育构建的价值和意义.研究认为:体育教师资格标准应该是包含初任、胜任、资深、专家等不同阶段的系列标准体系,未来我国这方面的研究应主要指向初任体育教师入职资格标准的构建.体育教师资格标准研究是对体育教师专业性的系统剖析,这一研究本身也是一种理论创新.体育教师资格标准的构建有助于指导体育教师教育,确立相应课程,严格把入职关,进而规范整个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国奥队果断地向夜不归宿的中场大将潘毅亮出“红牌”,宣布予以除名。 读了这则消息,不禁要为这种严肃纪律、严格管理、果断“亮红牌”的做法叫好。 严,才能出战斗力;严,才能出一流的成绩。中国女排过去能够从强手如林的世界女排劲旅中异军突起,夺得令全国人民引以自豪的“五连冠”的辉煌战绩,同样靠的是严格的管理和严明的纪律。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七大进展阶梯——浅谈太极拳内功修炼的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晟 《武当》2005,(4):17-19
循序渐进是太极拳修炼的重要原则,太极拳的程序,一般有三种不同的进展阶梯:第一种,学练过程中反复体察神意气和形的关系,由开始的不能相融进入到阴阳互孕;第二种,通过着熟、懂劲、阶及神明来感悟;第三种,按照拳架(包括内功心法),拆手拆架,揉手的进展来进行。这三种一开始不能融合,但到最后,则必定都融进"阶及神明"、"无形无相"、"无我无为"的境界中。那么,太极拳修炼的程序都有哪些步骤?魏树人老师传授的杨式太极拳老六路有七个不同层次的进展阶梯可供学练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按照常规,鉴定邮品必须见到实物,凭照片或复印件不足为据。可是魏同志的两枚“邮票”,我可以百分之百地认定,纯系不折不扣的假货。尽管他在信中说:“加盖的这两字疑是‘华军’?是华东军邮?中间有个‘八字’,是‘第8军’用?”这是他一相情愿的揣测、猜想。也许他是听信了出售这两枚假货者所编造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