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颜成 《现代语文》2014,(11):144-146
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四专题名为"慢慢走欣赏啊",其中第一板块就是"一花一世界"。不论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还是"一树一菩提",本都是佛教用语,本是禅的一种境界,在这里借用只是来表明细小之妙,这小中见大,可谓是"一枝一叶总关情,于细微处见精神"啊!在写作时老师常指导学生要抓住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2.
杨岐宗以坐断千差、超越对立和立处皆真、触目菩提为其禅学感悟特质。诗禅一如,禅学感悟特质亦即诗学美感特质。杨岐宗将禅学感悟与诗意感动打成一片,由此产生了机趣盎然的公案机锋、禅诗禅偈。本文观照杨岐宗禅学、诗学感悟特质,破译其禅诗的象喻指义,为研究中国禅宗史、诗歌史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佛说:“一花一世界。”我说:“一书一世界,一人一世界。”轻轻翻开北京特级教师李烈校长的《给生命涂上爱的底色》这本书,细细品读,慢慢走进了李校长的世界,和她一起感受心灵的成长,思想的蜕变;和她一起倾听课堂的对话,教师的心声;和她一起寻求教育的目标,探索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4.
人在时间里奔走,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美好的场景.短短的时间,一样丰富多彩,亦可以展现不同个性,释放出最本真的自我,一人一世界,个个都精彩.在课间十分钟里,你又是怎样释放自我的呢?  相似文献   

5.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语出《佛典》。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从一朵花中能看到世界,从一片叶中能顿悟真理,的确非凡夫俗子所能及!这告诉我们:人世间很多智慧、真理、情感的获得主要来自于自我的感悟与体验。联想到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往往对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奥运盛会即将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这一世界性盛大赛事的到来既增加了整个华夏民族自豪感,也增加了整个国家的凝聚力.为了引领中学生对这一世界性赛事的关注和对相关项目了解,也为了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新课标理念,各地命题者把这一世界性赛事作为命题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当前文字录入基础教学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教与学无章法,难求规范,学生指法随意性强,坐无坐相,指无定法,什么“一指神功”“二指禅”“互助指法”等等,简直是千姿百态,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8.
佛家有云:“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讲的是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比如罗伯特·S·凯弗眼中那棵色彩斑斓的枫树。正如作者所言,这是一棵生长在城市社区街道拐角一棵普通的枫  相似文献   

9.
作文点评     
边境 《中国考试》2006,(1):18-21
2005年浙江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唐诗曰:“一叶落知天下秋。”宋诗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叶飘零而知秋,一枝勃发而见春。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  相似文献   

10.
都说一叶一世界,却又怕一叶遮目;都说一枝萌动的花是一个春天,却又怕花儿太香,以致我们难以分清真假;都说一沙一世界,却又怕那一粒沙迷住了自己的眼睛。人们怕,是因为人们的梦太遥远,然而,当一切清醒地摆在你面前,那还是梦吗?  相似文献   

11.
花小世界大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掌中存无限,刹那成永恒。  相似文献   

12.
圆悟克勤一方面通过对《华严经》的诠释,将“卢舍那佛”视为人人本具的本妙觉心,又将“华藏庄严世界海”看做禅者的悟境,并和日常生活世界有机结合起来,华藏海重重无尽交融、生活世界亦是处处透露真机,形成了解脱不离世间、世出世间本是一体无二的禅思想;另一方面,他对华严教学之“四法界”说进行了批判,对其中之“事法界”“事事无碍法界”的理解渗透了禅者於一言一行、一事一物的当下悟入心性本源的禅悟历程。他虽赞同华严事事无碍法界,认为前三者有将“理”与“事”打作两截的可能,但依然认为“四法界”说是概念性的,是以言说的方式表达的观念的世界,与禅宗所追寻的生机活泼的真实世界及圆融无碍、不落踪迹的宗风有别。  相似文献   

13.
英国诗人布莱克说:“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掌中存无限,刹那见永恒。”台湾散文家琦君深谙此理。《泪珠与珍珠》便以一滴泪、一粒珍珠去折射人性的光辉.去烛照生命的真谛,去评判人生的境界。全文着意挖掘泪洒千古的丰富情感与文化内涵,意蕴深醇,朴中见美。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设想《听听那冷雨》是苏教版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一花一世界"板块中的一篇文章。这一专题以活动体验为重点,要求引导学生围绕专题人文内涵和学习要求来学习教材,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品味、探究,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而"一花一世界"这一板块则更注重让学生于细微处去品读,品味散文的语言,赏析散文的表现手法和意境。  相似文献   

15.
改良醫育勿偏於讲义之记诵忽於实地之研求改良醫院勿仅为治疗之机关当研究之学府我国年来教育,深中不切宵用之弊,小学中学无论矣,郎果类敖各禅界四率校者,亦载得相常位置。此其  相似文献   

16.
泱泱中华文明,浩浩文山书海。仰望先辈精神遗存,令人惊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凝聚成亘古不变的中华文明,为人类奉献出一份独具韵味的传世经典。"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经典诗文是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穿越历史时空,烛照万世生灵。"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首经典诗词就是一段美丽人生,一篇经典美文就  相似文献   

17.
文贵感悟     
古人早就有对感悟的精妙论述。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宋代严羽的“大抵禅道唯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这里诗道不仅指读诗的感悟,也指创作时的灵感。“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在经历漫长的积累之后,豁然开朗,灵感顿现,那即是悟,而一悟之后,便会“天机云锦用在我,~信手拈出皆成章”。  相似文献   

18.
董桥,1942年生,福建省晋江县人。1964年毕业于台湾台南省立成功大学外国语文学系;1975年在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从事研究。先后出任《明报月刊》总编辑、《读者文摘》中文版总编辑、香港《明报》总编辑。退休后任香港公开大学中国语文顾问。撰写文化思想评论及散文多年,其作品被文化界、散文界称为“书房美文”。作者虽生活在港台,但文章的指向是整个现代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社会如机器般高速运转。现代人日渐聪明的同时,情感上的钝化、文化上的贫瘠亦如影随形。“经济、科技的大堂固然是中国人必须努力建造的圣殿,可是,在这座大堂的后面,还应该经营出一处后花园:让台静农先生抽烟、喝酒、写字、著述、聊天的后花园”,成为这篇文章最为令人心动的文字。余秋雨评董桥文有云:“名士情怀如窗外六朝之山,感性笔墨如檐下秦淮之水,一静一动,亦仁亦智,而这种组合居然完成于南洋和英伦之间,真是奇迹。”读董桥,聆听一个香港人的文化忧思吧。  相似文献   

19.
金星遐思     
读美国科普作家达娃·索贝尔的《一星一世界》实在愉快。且不说作者将复杂的科学概念与精湛的说故事的技巧相结合的才华——对于此书的译者——肖明波,我满怀敬意。他的译笔优美简洁,引人入胜,这样的享受真是久违了!但,白璧微瑕——在《一星一世界·第四章·美人(金星)》中,有这样一段话:"在中国,金星结合了男女  相似文献   

20.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当你俯身倾听草的细语,当你驻足聆听鸟儿的啼叫,你会发现另一个世界的美好和纯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