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文忠 《传媒》2016,(8):50-51
在中国文学期刊的发展史上,20世纪80年代可以称为“黄金时期”,几乎每个省都出版了自己的文学刊物,并逐渐形成了阵容颇为强大的文学大军,吸引众多读者,《人民文学》《收获》等发行量都曾超过百万.获得如此佳绩,媒体的作用绝不可忽视.彼时,传播方式以纸媒为主,这就使知识分子掌握了绝对话语权,同时也使文学期刊成为文学、文化、思想的导引者,甚至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是一种“期刊化”的文学.  相似文献   

2.
90年代以来,众多的文学期刊发行量下降,文学读者开始大量分流。据国家新闻出版部门统计,1998年全国主要文学期刊订数都不同程度地下降。文学期刊的读者日趋减少,办刊经费捉襟见肘,纯文学作品也受到商业文化的冲击。《昆仑》在1998年初闭门关张,《漓江》在...  相似文献   

3.
林范武 《传媒》2015,(4):48-49
目前,《新潮》《文艺》《文学界》《群像》和《昴》为日本的五大文学期刊,它们所出版的文学很大程度上引领着日本文坛.自21世纪以来,日本文学期刊始终没有走出低迷期,再加上娱乐文学期刊发行量大跌,以及电子期刊市场的冲击,文学期刊更是经营惨淡.以《ALL读物》为例,在20世纪60年代,其发行量大约在40万份,但如今却已经不足5万份,许多同类期刊甚至沦为出版社的征稿“工具”.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法制文学期刊从无到有,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以刊登法制文学作品为主的期刊就有十来种。不仅如此,法制文学期刊发行量都很大,有人统计,仅《中国法制文学》等五种期刊,期发数就达二百五十万册之多。法制文学期刊的兴起赢得了大量读者,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使不少人开始来研究这一现象。法制文学期刊是发表法制文学作品的园地,它的兴起和发展,是法制文学异军突起的一种表现。什么是法制文学?各家提出了不少界说。有人说,法制文学是指以法制建设为题材或以维护法制为主题的文学,也就是反映  相似文献   

5.
肖亮 《传媒》2010,(11)
文学杂志发行量的普遍萎缩,并非当代文学缺少读者,而是文学杂志普遍缺少好作品,并且内容和形式都陈旧、单一、平庸,让读者提不起阅读兴致。《北京文学》多年来的改革,就是要逐步改变这种状况,全力提升读者对文学期刊的阅读欲望,最终重新赢得读者。而该刊近十年的苦心追求,逐步实现了这一目标,使刊物获得了读者的喜爱。《北京文学》的道路对于我国文学期刊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文学期刊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逐步完善为期刊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生存空间。从总体上看,我国期刊业在近几年来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期刊的种数大幅度提高,期刊的总发行量和总利润也相应增加。然而在此大背景下,文学期刊的衰败却也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图书商报》的统计数据表明,2001年七大类期刊中,只有文学艺术类和画刊类期刊的增长为负数,其它五类都呈增长趋势。而且其中有四类的增长速度超过10个百分点。包括《昆仑》《漓江》《小说》《湖南文学》等在内的大量文学期刊或停刊,或被兼并,或完全改刊,现存的文学期刊也…  相似文献   

7.
特色———文学期刊的生命———谈大型文学期刊《当代》的风格□常振家在商品经济大潮的猛烈冲击下,近年来严肃文学期刊始终难以摆脱不景气的局面。在这样的形势下,每期以40万字的文学作品奉献给读者的大型文学期刊《当代》杂志,发行量连续多年居于国内同类期刊的前...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举国文学热的背景下,难以计数的文学作品出现在数百种文学期刊和大量的报纸副刊上.作品散落各处、水平参差而又多如牛毛,迫切需要有一种披沙拣金和荟萃精华的媒介出现.于是,《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微型小说选刊》《散文选刊》等纷纷创刊,到1985年前后各类文学选刊的数量多达30余种.此后,随着通俗文艺和大众娱乐的兴起,文学读者大量流失,文学期刊的数量和发行量都日趋萎缩.但大部分选刊依然存活了下来,也逐渐积累起了不错的资源和名气.  相似文献   

9.
说到《今古传奇》,读者恐怕不会感到陌生。这艘通俗文学期刊界的“航空母舰”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21世纪,经过了20多年的艰苦营造,终于以崭新的面貌、磅礴的气势,在汹涌澎湃的期刊商海,劈波斩浪,雄劲远航,在它的背后,留下了一条条绚丽多彩,光华四射的彩色浪带:1986年,《今古传奇》发行量高达278万册,创全国文学期刊发行量第一;1996年,《今古传奇》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期刊,以后历次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期刊;1998年,《今古传奇》被国家新闻出版署评为“首届百种重点社科期刊”;2000年,被评为“第二…  相似文献   

10.
浅谈文学期刊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提供了多种文化消费选择,使文学期刊面临着质量下降、读者群减少、声誉日弱、发行量急速下滑、经济拮据的重重困境之中。随着期刊进一步走向市场,还将有一批期刊被淘汰。本文结合分析这些年来的文学期刊的现状,探讨文学期刊面临的困境以及未来的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今传媒》1999,(1)
九十年代以来,众多文学期刊发行量都呈下降态势,办刊经费捉襟见肘。《昆仑》在去年初便闭门关张,《漓江》也于不久前偃旗息鼓,《峨嵋》停了,《小说》也要停了。记者翻阅今年的报刊征订目录,竟有20余种文学期刊没了踪迹———停刊了。这实在是中国文学和作家的尴尬...  相似文献   

12.
文学 期刊必须 重视读 者:读者 不仅关系 办刊的社 会效益, 而且构成 市场的主 要因素, 与刊物生 存息息相 关。但从 数量上 看,文学 期刊的读 者现状难 以让人乐 观。目前, 我国的文 学期刊大 约200种 左右,但 发行量超 2万份的 很少,多数不足万份,属于亏本经营。另一方面,各类调查均显示,文学书刊仍是广大读者喜爱的读物,文学在我国广大读者心中仍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文学期刊的读者现状与读者对文学书刊的喜爱形成矛盾。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我以为主要在文学期刊自身,即文学期刊未随读者阅读兴趣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办刊…  相似文献   

13.
八十年代——阅读饥渴时代 20世纪70年代末,思想解放的思潮推动期刊的发展,文学期刊、青年期刊,如春雨滋润着年轻人干涸的大脑。《十月》、《收获》、《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国青年》、《山西青年》、《辽宁青年》、《青年一代》、《广东青年》(后改名《黄金时代》)等独领风骚。这些期刊思想开放、立意新颖,发行量都在100万-500万之间。《山西青年》还创办了刊函大学经营模式,既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又获得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王小环  张金玲 《编辑之友》2010,(7):55-56,59
在20世纪80年代,文学期刊曾经一度辉煌,发行量在几十万份甚至上百万份并不罕见.面对市场经济的迅速推进,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文学期刊陷入读者资源日益减少、声誉日弱、经济拮据的重重困境之中.目前,全国文学期刊有近千家,生存状况较好的不足100家,期发行量超过10万份的不到10家.具有相当高品牌含金量的文学期刊,如<当代><十月>等,可以比较稳定地在市场中生存;另一些特色期刊,如天津的<小说月报>等,它们凭借特色已经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具有搏击市场的能力.数量最多的省市级文学期刊,它们虽然还拿着国家补贴,但面临严峻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15.
徐冰 《采.写.编》2023,(8):147-149
地方性文学期刊作为当代文学期刊史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相对弱势的地方性文学期刊与国家级文学期刊相比,其发展过程面临诸多考验。以《青岛文学》为例,回顾其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当下所处困境及原因,文化环境的变迁致使文学边缘化更加凸显、新媒体发展带来冲击、新的出版渠道造成受众需求目标转移等问题,并探寻具体的路径策略,为地方性文学期刊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赵志坚 《青年记者》2007,(20):39-40
文学期刊的困境扫描在20世纪80年代,文学期刊曾经一度辉煌,发行量在几十万份甚至上百万份的刊物并不罕见。随着历史车轮的滚动,文学期刊自20世纪90年代至现在进入了彷徨期,它们被新闻、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纪实、生活、时尚和实用期刊重重包围。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文学期刊陷入质量下降、读者群减少、声誉日弱、经济拮据的重重困境之中。面对困境,文学期刊作出了三种应对模式。  相似文献   

17.
陈洁  刘琦 《出版广角》2015,(5):110-113
《越风》是20世纪30年代创办于杭州的文学刊物,致力于通过回顾浙江地区历史人文来激发身处内忧外患的现代中国读者的自我牺牲精神。本文将《越风》置于中国文学的场域和杭州独特的出版环境中,以详尽的史料着重分析了《越风》诞生的时代背景,及其与郁达夫、南社、鲁迅等各方面文学力量甚至与杭州政治势力的关系,探讨《越风》的文学主张和生存状态。和以往文学期刊研究大为不同的是,文中阐述了诸多从事文学期刊研究所要涉及的理论和视角,在此视野下,作者更关注的是期刊的社会背景和政治史料。原译文3万字,本文为部分节选内容,重点在于描述《越风》作为文学期刊的生存环境,由于篇幅所限,略去南社与《越风》、文学与政治等内容,在此基础上仅保留梗概,望能达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8.
眼下,文学期刊正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困境。继《漓江》、《昆仑》等文学期刊相继停刊后,《小说》也即将停刊。第九届全国书市特设了期刊展示区,然而,偌大的期刊展厅内,出尽风头、红遍书市的却是花色繁多的各种流行杂志,而号称"阳春白雪"的纯文学期刊却寥寥无几。江苏的《新华日报》曾经刊登问卷调查,结论表明,全省大众读书兴趣发生显著变化,"远离文学,亲近现实"已成为主流倾向。由此决定,文学刊物销售一路下滑,而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图书市场却在不断扩大。是读者远离了文学,还是文学在拒绝读者?进入世纪之末,读者还需不需要…  相似文献   

19.
文学期刊作为一个整体如何走出“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尴尬境地,在不失却刊格和艺术良知的情况下,重新去获得广大读者对她的青睐,这是近十年来一直困扰着我国数以百计的文学期刊的一个课题。据有关方面的调查统计来看,在目前国内文学期刊中,除如《人民文学》等少数几家权威性“纯文学”刊物和部分被冠以“通俗文学”之名的期刊拥有数量可观的读者外,其他大多数文学期刊的发行量,无论是与自身曾经有过的“好时光”相比,还是与眼下期刊界其他种类如综合文  相似文献   

20.
李萌 《中国编辑》2004,(3):66-71
20世纪80年代至今,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在文化上,人们的需求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着。但是,有这样一本期刊,它从80年代初创刊以来就一直在中国期刊界独占鳌头,无论环境怎么变化,它始终可以保持清新的因素,受到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的青睐。它起初叫《读者文摘》,1993年改名为《读者》。对于这样一份成功的期刊却诞生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人们的疑问也普遍地存在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