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转向系统是实现车辆操控、保障车辆行驶安全的关键部件,电动助力转向(EPS)是提高转向系统性能的核心技术。长期以来,高性能EPS市场和技术完全被国外大公司垄断,是制约我国汽车转向系统自主创新的主要瓶颈之一。突破EPS技术瓶颈,对实现我国汽车关键零部件自主创新和汽车强国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为此,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副教授季学武,带领团队从2000年开始在  相似文献   

2.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故障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在分析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基本构成及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根据EPS各故障对部件的输出和整个EPS工作的不同影响,分析各部件的常见故障类型及其故障辨识方法.文章的研究对不同类型的EPS设计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车辆的转向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系统,转向系统的动态响应依赖于控制算法及其实现。针对重型车辆转向系统进行推导建模,并将PID控制与Bang-Bang控制算法相结合,形成新的控制算法来控制重型运输车辆的转向;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得到系统的闭环模型,并进行仿真,验证新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在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汽车动力学特性建立EPS数学模型,依靠Simulink平台搭建了EPS系统仿真模型.本文采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策略对电机目标电流进行跟踪控制,并且为抑制路面干扰对电机电流采取了补偿措施.在不同路面和不同车速下对系统的常规助力控制,阻尼控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目标电流跟踪效果良好.与无助力系统相比,汽车方向盘操纵转矩明显降低,驾驶员获得了良好的转向路感,系统能有效抑制颠簸路面对方向盘的冲击.  相似文献   

5.
根据EPS在汽车上的实际装配关系,设计了EPS试验台,完成了性能实验(功能试验、助力电流特性试验、转向轻便性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EPS系统性能良好,方向盘可操作性好,能很好地实现助力效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构成及工作原理,着重讨论了电动助力系统中控制器的硬件组成及其原理;简要介绍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软件设计,并进行了助力电流试验。结果表明,自主开发的EPS系统助力效果明显,操作手感好,满足转向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7.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助力电机转速的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回正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估算助力电机转速判断方向盘是否处于回正状态的方法,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助力电机转速的估算模型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估算方法对EPS的进一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基础上,设计了基于三菱PLC控制的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并利用PLC软件对EPS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有较好的转向轻便性,能较好地协调不同车速时的转向轻便性和路感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和防抱死制动系统在转弯制动工况中的相互干扰问题,建立7自由度整车模型和EPS多体动力学模型,设计了EPS和ABS两个子控制器以及具有上层协调控制功能的协调控制系统,采用PID控制方式,在Matlab/Simulink系统中,对EPS和ABS的单独控制和协调控制分别仿真,然后采用硬件在环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协调控制后,汽车在转弯制动工况下的综合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为解决传递函数法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HPS)仿真建模中的局限性,运用仿真软件AMESim建立了机液耦合的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HPS系统中扭杆刚度、液压缸活塞直径、系统供油量三者对齿条位移动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扭杆刚度对系统的动态响应影响不大,而增大液压缸活塞直径和系统供油量对其影响较大。仿真结果为HPS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