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科育德是指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学科教师不仅要教授科学文化知识,也要做好学生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的引导。心理健康教育同德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心理教师有必要以道德人格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相结合的载体,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育德功能。  相似文献   

2.
魏芳 《学前教育》2023,(19):8-11
<正>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这里的“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体现的是教师师德,而另一方面强调的则是教师要充分发挥育德作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道德敏感性作为教师重要的育德能力,在幼儿品德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对我国国民教育需要"培养什么人"的本质规定,是国家与社会的需要。开展德育活动是学校立德树人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通过活动体验,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促进学生自我育德、自主成长。特殊教育学校要根据本校学生的学习与认知规律,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深挖活动中的德育资源和活动背后的教育意义,以积极向上、鲜明正确的导向激励学生参与活动.  相似文献   

4.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德育课程的开发既要有助于"教师的教",更要有助于"学生的学"。为了避免以教代学的局限,需要凸显学习立场,深入思考如何有效促进学生的道德学习。针对如何开发德育课程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这一问题,可以基于"学习为本评估"的视野展开讨论,期望为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教师育德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效果。要落实中学生的国家安全教育,教师要做好引导者角色,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进情感体验,厚植使命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6.
<正>知识教育决定了社会发展速度,而思想教育决定了社会发展高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当代教育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而言,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是教学关键。因此,在立德树人教育任务指导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将德育放在首位,做到“立德”与“树人”相互结合,知识技能与道德品质协同发展。立德树人是当代教育的主旋律。初中阶段学生正值青春敏感期,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增加了形成思想偏差的可能性。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既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因此,  相似文献   

7.
道德与法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课堂教学要在学生生命成长中埋下真善美的种子。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运用融合理念,在情境设计、思维过程、学科活动等方面融合美育,选取富有审美价值的课程资源,在育德蕴美的真实情境中培育学生学科思维,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在德美交融中实现以美育人,彰显课程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8.
于海霞 《天津教育》2022,(12):35-37
<正>素质教育全面铺开,德育和综合素养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各科教师教学中加以重视和予以落实的重要任务。兼具人文性、工具性特点的语文学科,在德育上有着其他学科不可取代的优势。语文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思维模式,将立德树人落实,以智育促进德育,帮助小学生形成崇高道德素养、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为小学生未来健康成长和全方位发展筑牢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思想,将德育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9.
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诸多教学内容中都隐藏着德育特别是家国情怀教育的因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染、在关注社会生活中引导、在活动体验中培植,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0.
刘莉 《天津教育》2023,(27):38-40
<正>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自我意识、形成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重要时期,教师的道德引导对学生素养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帮助学生积累德法知识、促进学生能力素养发展的关键途径,在立德树人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抓住学生主体的身心特点,结合知识目标塑造学生的行为习惯,构建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在日常授课中体现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强化课程育人功能,从思想、行为等方面入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一、突出立德树人目标,渗透德育思想  相似文献   

11.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载体,承担着提升学生道德修养、思想素质的重要职责。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我们要充分明确课程育人目标,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主动革新教学模式,在传授学生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教学情境、实践活动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点强调了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化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强调教师应注重“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需要学校重视德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将德育融入教学管理;需要教师深挖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元素,关注学生的道德表现和发展,做到知行合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科课程性质做出明确定义,指出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的功能。数学教师要响应新课标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号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的同时,  相似文献   

13.
郭淑珺 《家长》2022,(4):86-89
育人先育德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共识.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学校尝试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如邢台市...  相似文献   

14.
郭淑珺 《家长》2022,(10):86-89
<正>育人先育德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共识。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学校尝试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如邢台市第十中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是“根据学校现有的资源,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学习编写校本教材”,广州市金影小学、永嘉县乌牛镇岭下小学、  相似文献   

15.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关键能力和必备的品格,是关于孩子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以及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等综合表现,在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处于首要位置。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去落实,《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更是复兴中华民族的关键所在,所以更需要紧抓教育问题。在当今现代教育深度改革的推动下,需要贯穿落实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推动五育并举,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以德育德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理论武装和价值引领,以智育德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实现五育并育,以体育德深抓体育精神强化体育教育,以美育德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以劳育德强化劳动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心育德保障学生身心健康推动学生全面成长,使五育并举全面落实树人,推动学生成才,使学生能够成为有理想,有志气,有文化,有纪律的祖国栋梁。  相似文献   

17.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本文探讨了“立德树人”的涵义,指出“立德”是“树人”的前提,“树人”是“立德”的目标和归宿。“立德树人”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关键是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明确立师德须以“爱心和责任”为要,立学德须以“学会做人”为要,师德是学德的前提和条件。本文立足福州三中“立德树人践行幸福教育”的实践,总结出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核心、让教师的身教成为幸福教育的主渠道、开展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重视发挥班级的德育基础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凸显科技教育特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途径,以实践“幸福教育”为主题,追求卓越的学校文化,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要贯彻五育并重、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促进德育和英语教学的高度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将德育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  相似文献   

19.
张爱民 《教育》2024,(1):9-1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也是党中央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加快推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体系建设,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要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内涵,明确以德为先、全面发展的育人真谛,扩展德育新渠道,提升德育实效性。毋庸置疑,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20.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活动关涉的价值命题.《大学》对理想道德人格的追求及其塑造的逻辑进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精神世界.从德育的视角出发,将核心素养研究根植于中华民族明德修身的文化母体之中,在明明德的价值理想和德育次第观、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实践逻辑互相印证的过程中,深度发掘其道德意蕴,对培养以德为先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