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林方明 《地理教育》2010,(10):28-29
一、教材分析 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土地、气候、水等资源密切相关。因此,本内容相关“课标”要求在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了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2.
正一、课标解读本节内容选自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Ⅲ)第二章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节的课程标准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一个地区农业生产与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其中土地资源和气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不同农业部门需要不同类型的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对农业生产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而气候条件中的温度决定了  相似文献   

3.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为湘教版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四节内容,是高考重点考查的章节,授课课型为探究课。一个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土地、气候、水等资源密切相关。因此,本课设计按课标要求在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本课重点和难点在于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及区域农业一般方法的学习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部较发达地区具有资金、技术上的优势,而西部地区具有资源和劳动力方面的优势,东西部完全有条件利用区域差别,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开发西部应当在认识和承认东西差别的基础上,发展特色经济,广泛开展以公平竞争为主导的互利合作。同时,发挥西部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应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科技兴西,是实现东西部区域稳定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与三线建设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线建设为西部大开发奠定了基础,但西部大开发绝不是三线建设的简单延伸或重复。西部大开发在开发背景、开发体制、开发内容、开发布局等多方面都存在与三线建设时期不同的特点。要真正实现西部大开发的目的,必须始终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相结合、西部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西部开发与资源的合理利用相结合、西部开发与地方经济特点相结合、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地区科教的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一、课程标准要求 1.课程标准解读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应明确某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包括自然地理条件(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等)、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基础条件、交通条件、人地比例等)以及生产技术和科技水平等。  相似文献   

7.
从农业资源系统的角度对德州市所辖各县市区农业资源状况脆弱程度进行了评价,利用农业资源劳动力承载指数与农业资源的区域匹配模型对农业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量化比较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在现状资源、经济条件下,农业资源区域差异,提出了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湘南农业比较优势与农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湘南农业结构调整必须从市场需求和地区实际出发,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重点改善农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区域布局和增强农产品加工能力,将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做大、做强,做优,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发展有机结合,从根本上全面提升湘南农业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布局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正在进行的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不仅涉及众多高校的前途和命运(如归属和存亡问题),而且还涉及到整个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的调整,颇受各方面的关注。作为社会发展的历史产物,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直接受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进行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必须考虑与之密切相关的经济布局和人口分布等因素的影响。本文试图从研究我国经济、人口的区域分布出发,分析和构思我国高等教育布局调整的思路。一、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分布看我国高等教育的地区布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决定着其发展高等教育的经济实力,决定着其高等教…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自治区在非均衡发展战略政策的引导下,推动资源富集地区和优势地区率先发展,使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形成新格局。为了促进持续发展,今后要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落后于沿海地区 ,要走出困境 ,必须充分利用资源丰富特别是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条件 ,面向市场 ,立足农业资源开发和农业产业化 ,建立生态型经济体系 ,提高经济市场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海南东北区中药资源及南药生产发展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科学地调整海南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依据海南东北区自然环境、农业生产条件和中药资源,规划出海南东北区南药生产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计划统一投资对改善国民经济布局曾起过重要作用。随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资源投入的增多、结构和布局的扩展.经济系统信息逐渐复杂化,经济主体目标逐渐多元化.集中计划配置资源布局经济则越来越受到局限;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通过微观布局的调整可以对宏观布局发挥调节作用.宏观计划和区域政策对优化宏观经济布局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经济地理区域划分,可为资源合理利用、产业调整、区域布局以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将聚类分析方法应用在经济地理区域划分的研究中,以期为同类地区经济发展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国际竞争环境下,高等教育资源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衡也是一个国家内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基于三个案例省份的数据,对我国地方高等院校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1)各省的高等教育资源都过分集中在了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而广大的地级市和县级市高等教育十分薄弱,即使在拥有少量高等教育的地级市,高校的类型也受历史影响局限在师范、医学和职业技术学校方面;(2)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状况在省内更为严重。要改变这种布局不均衡状况,必须将我国高等教育分布调整的工作重点放在尚无高等教育或高等教育十分薄弱的中小城市及县级市,必须加大高等教育资源在省级行政区内部的调整力度。另外,高等教育与城市化进程应当协调发展,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的调整应当与各行政区的城市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所谓生产力布局,即请生产力要素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影响生产力布局的自然因素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一)自然资源的地区差异性规律.不同的地区其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分布状况、搭配关系等等,往往会有明显的不同.生产力既然是生产力系统质,各生产力要素质量的提高,就必定有助于生产力的提高.在农业生产中,不同地域的土地,由于其地貌条件和土壤条件不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也会形成不同水平的生产力,产生不同的经济效果.这正是经济活动中级差地租形成的重要的自然原因.自然资源的地区差异性规律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各经济活动的主体认清各地资源的优劣,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努力把各地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生产力优势,并进而转化成商品优势.  相似文献   

17.
统计分析显示,1985-2008年我国的特殊教育布局日趋合理和完善。特殊教育集中指数稳步下降,表明国家越来越趋向按人口分布来配置特殊教育资源。国家日趋扩大特殊教育资源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辐射和覆盖范围,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特殊教育布局的调整幅度呈现较明显的阶段性,在不同时期调整幅度有所不同。为充分满足特殊教育需求,还需进一步调整优化特殊教育布局,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加快粤西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一种类型,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而且具有总揽农村经济全局的战略地位,是国家政权得以稳固的基石。粤西沿海欠发达地区总结了他们以往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中,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把区域经济布局与县情实际相结合;把发展战略的坚定性与发展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把政策优势与资源优势相结合等的成功经验。他们为了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又制定了符合县情实际和现代化要求的关于优化生产力布局.培育和扶持沿海蓝色产业,重新塑造新的农业产业地位,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以及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这些经验对于其他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是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19.
刘泽  周霖 《高教发展与评估》2023,(4):55-70+121-122
教育系科的分布格局存在地域分布广泛但空间失衡、院校分布多样但类型集中、层次分布丰富但水平不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东中西部地区差距较大;集中分布于职业院校、综合院校、师范院校与理工院校之中,同质性高;省属公办的教育系科远多于部属与民办院校,沟通不足。这种分布特点与国家政策的调控、历史因素的奠基、区域经济的水平、高等院校的定位以及教育学科自身不断的发展有关。在这种分布格局下,应当以教育学科促进教育系科的建设,积极关注教育系科所在的社会环境、区域资源和院校类型三个生态圈,规范教育系科的布局。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部较发达地区具有资金、技术上的优势,而西部地区具有资源和劳动力方面的优势,东西部完全有条件利用区域差别,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开发西部应当在认识和承认东西差别的基础上,发展特色经济,广泛开展以公平竞争为主导的互利合作。同时,发挥西部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应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科技兴西,是实现东西部区域稳定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