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地区高校的内部效率--从范围经济角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范围经济是评价高等教育内部效率的一个重要工具。本文运用鲍莫尔等人(1982)提供的多产出组织分析框架,对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样本数据的范围经济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不论采用那种处理办法,考虑高校所在地区所得到的范围经济结果同没有考虑时(总体样本)的结果是不同的,说明在从范围经济的角度考察高等学校的内部效率时,高校所在的地区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等教育地区差距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是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泰尔指数作为基本指标对我国2002年的高等教育、人口、经济和城市资料进行了实证分析。我们发现:(1)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在行政区内的分布呈现不均衡状态,且相对于人口分布的不均衡要高于相对于收入分布的不均衡。(2)是否考虑高等教育质量因素对于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均衡性的判断影响不大。(3)高等教育分布的地区差距主要是由行政区内的不均衡造成的,行政区之间的不均衡影响较小。(4)城市化率与泰尔指教的四个指标都是呈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各行政区泰尔指数越小,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相对越均衡,该行政区城市化程度就越高。最后,本研究为我国高等教育空间布局调整提供了相应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范围经济是刻画高等教育内部效率的一个重要工具。本文运用鲍莫尔等人提供的多产出组织分析框架,对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在考虑不同高校类型的情况下,在均值产出的各个水平上,不仅不同类型高校范围经济的变化各不相同,而且同总体样本比较也存在差异。说明在从范围经济的角度考察高等学校的内部效率时,高校的类型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运用鲍莫尔等人提供的多产出组织分析框架,对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在考虑产出质量的情况下,在均值产出的各个水平上都存在范围经济现象,完全联合生产方式是最经济、最节省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缺乏对城市地下物流系统(underground logistics system,ULS)在市场环境下的运营状况进行研究的问题,引入"ULS服务运营商"的概念分析ULS服务供应链的运作流程,即ULS服务运营商承接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和生产企业的物流外包业务以及普通客户的物流服务需求,通过运营平台统一调度、分配服务资源,实现城市物流的集成、共同配送以及服务流程的自动化;进一步利用赋时着色Petri网理论构建基于城市ULS的服务供应链Petri网模型,考察该服务供应链运作流程的可靠性和效率,并根据仿真数据对模型的运作方式和性能进行分析,以期为ULS在市场化环境下运营模式及运作流程的研究提供建模仿真思路参考.结果 表明:该模型具备可靠性,符合设计预期;由仿真结果得到的各流程运作耗时情况以及服务供应链整体运作时间性能可知,售后服务、负责ULS终端分流的配送服务供应商和仓储服务供应商对城市ULS服务供应链整体的服务效率有较大影响,是供应链整体效率提升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西部五省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与学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我国西部五省区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基本动因,运用多元回归分析了学校布局调整对学生学业成绩和学校适应性的影响之后,发现:2004年到2008年之间参与"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乡镇的学校关闭的教学点数非常高,关闭教学点的平均规模也下降很快.关闭教学点距离学校的平均距离更远了.学校布局调整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校适应性都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来自教学点的转校生的学业成绩显著低于非转校生;其学校适应性也明显比非转校生差.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次对我国高等教育中的范围经济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主体为实证研究部分,结论如下。第三和第四章利用2000-2002年教育部直属74所高校数据,分别估计高校的二次成本模型和CES成本模型,并计算不同产出水平上的总体范围经济和特定产出的范围经济。结果发现不同的成本模型计算结果不同:二次成本模型估计计算结果显示,以均值产出的180%为临界水平,存在最优生产方式从完全联合生产方式向局部联合生产方式的转变;CES成本模型计算结果则表明,完全联合生产始终是相对于完全独立生产以及局部联合生产的更经济的组织生产方式。比较单…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中的制度创立者、机遇和预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美国和德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历史比较数据,试图对导致制度变迁的三类因素的普遍性和运行机制进行评价。这些因素是:机遇(或外因)、内因以及理性的人类预见。其中理性预见是引起制度变迁的因素当中最少出现的,笔者例举了制度创立者和政府对制度变迁的干预来加以说明,并讨论了这些干预的相对效果。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区域分布的变化及其政策含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是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首位规模、首位比和分布系数等一系列指标对我国1997年和2002年的高等教育、人口、经济和城市资料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比较我们发现:(1)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布局在行政区内的分布状况仍基本保持原有的不均衡状态。表现在2002年与1997相比,各行政区内首位规模急剧扩大,同时,首位比超过0.5的城市数量增加;从分布系数的指标来看,各行政区内相对于人口分布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象比较严重;高等教育各行政区内相对经济发展水平而言高等教育的资源分布比较均衡。除了个别省份外,从1997年到2002年,分布系数各项都没有大的变化,只是略有波动。(2)我们考虑了高等教育质量因素后,对高等教育资源在行政区内的分布状态有一定影响。最后,本研究为我国高等教育空间布局调整提供了相应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国际竞争环境下,高等教育资源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衡也是一个国家内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基于三个案例省份的数据,对我国地方高等院校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1)各省的高等教育资源都过分集中在了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而广大的地级市和县级市高等教育十分薄弱,即使在拥有少量高等教育的地级市,高校的类型也受历史影响局限在师范、医学和职业技术学校方面;(2)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状况在省内更为严重。要改变这种布局不均衡状况,必须将我国高等教育分布调整的工作重点放在尚无高等教育或高等教育十分薄弱的中小城市及县级市,必须加大高等教育资源在省级行政区内部的调整力度。另外,高等教育与城市化进程应当协调发展,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的调整应当与各行政区的城市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