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如果我们只是生活在感觉印象的世界里,那我们就仅仅接触到事物的表面。如果我们对自然界和艺术作品的观看,仅仅看到了形状、色彩、空间或运动,那么这种知觉仅仅是普通知觉。对事物的深层的认识,总是需要我们在积极的建设性的能力方面做出努力。艺术经验具有自由创造的生产性,审美知觉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一种能动的形式。欣赏即是一种创造。歌德说,创造性是人的天性的最内在的性质。如何让“最内在的性质”得以发展,是艺术教育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2.
艺术知觉论     
知觉,包括艺术知觉,是一种主动反映的过程。它对事物的反映是抽象概括式的,不可能纯粹客观。其指向性受心理定势左右。艺术知觉的指向是物体外观形式上的审美表现性特征。艺术家由于专业不同,所形成的心理定势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在杜威看来,审美知觉是对关系的认知,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在审美知觉中始终渗透着想像与情感.如何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合力丰富与培养学生的审美知觉不仅应是艺术教育的前提,更应是它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艺术作品与审美对象、审美知觉及美学与现象学三个方面评介了杜夫海纳的思想。他认为审美对象不仅有感性的外观,也有内在的结构,既有创造者的主观性,也有欣赏者的主观性,从而体现了自在与自为的真正结合。他认为“审美知觉的最高峰是揭示作品表现性的那种情感”。他对审美的不同层次、审美知觉与一般知觉的区别、审美对象完成的条件等问题都有所贡献。他认为审美经验处在人类经验的根源的位置上,处在人类与万物相混杂中体验自身与世界的亲密关系的关键点上,由此,通过审美经验的研究,便能实现现象学为哲学所规定的任务,美学的发展也就走向了现象学哲学。杜夫海纳的现象学美学在美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其现象学的基本立场所决定,他的美学体系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唯心主义的。  相似文献   

5.
移觉格是不同知觉之间的挪移、沟通所形成的修辞现象,而且移觉格在运用时,往往是用一种乃至多种知觉,来表现其它的某种知觉,也就是因为有“被表现者”和“用作表现者”的不同。因此可以依据“主要知觉”与“辅助知觉”,来对移觉格进行新的分类。  相似文献   

6.
自从哥尼斯堡大哲学家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这部美学论中将“审美无利害性”的命题作了系统、完整地论述后,“审美无利害性”就成为美学家的热门话题。审美有无功利性问题也成为美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认为“审美无利害性”从根本上对审美知觉与非审美知觉作出区别,为美学创立了一个新的核心,从而将“美”的领域从“美即和谐”的领域扩展到“审美”的领域;也有人认为“审美无利害性”概念是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7.
绘画被称为“造型艺术”,具有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审美特征:绘画艺术属于二维空间的艺术,以再现为主,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表现性;绘画艺术的题材非常广泛,一切可见的、或者可以转化为视觉形象的均可入画。以水墨为代表的中国画与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画大异其趣,具有“以形传神”与“模仿自然”的独特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8.
语言的有限性与表现的无限性是一对矛盾。语言的出路在于突破困境,显身躯的艺术表现功能,激发读的联想力和感悟力,通向广阔无垠的“意”的世界。“立象”正是语言通往玄妙形上世界的必由之路。魏晋时代开始自觉探索学自身的规律,《世说新语》中的“象”正是在这条道路上的一次全新体验。其中的象喻性描写是“立象尽意”说在学领域的一次具体实践,确定了“表现性意象”在本中的重要地位。作品中大量生成的“表现性意象”在审美取向上与以往的“象征性意象”风貌迥异,它们之间类似于“兴”与“比”的差别。本中生成的诸多表现性意象与此前的象征性意象相比,更接近于学的审美本质,其审美特征对后世意象论、意境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艺术语言是情感化的语言形式,艺术语言中的情感是知觉中的情感,即审美情感。西方经验派美学家鲍桑葵、桑塔耶纳将审美情感称作知觉对象的“第三性质”。洛克在此之前提出了对象“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说法。他所说的“第一性质”是指知觉对象的客观性质,比如大小、数量和某些不以环境而改变的性质等;“第二性质”是指依存于人的感知的性质,比如:人的视觉感知到的色彩的赤、橙、黄、绿,听觉感知到的声音的高、低、强、弱,味觉感知到的苦、辣、酸、甜等特性;  相似文献   

10.
现象学视域中的知觉理论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胡塞尔的意识知觉阶段、梅洛一庞蒂的身体知觉阶段和杜夫海纳的审美知觉阶段。以克服或超越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局限性为目标,梅洛一庞蒂对胡塞尔的意识知觉进行了修正和完善,杜夫海纳则创造性地综合各家优长之处,将现象学的知觉理论推进到了美学领域。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为现象学美学的研究奠定了哲学基础,提供了研究和分析方法,这也在审美知觉理论上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追寻洪毅然美感理论的演变轨迹,对其在“审美意识”、“美感和快感的关系”、“美感的产生与发展”、“美感的基本心理”以及“美感的种类”和“美感的相对性与复杂性”等领域的发展演变进行探讨。美感理论的发展演变,既是洪毅然美学思想演变轨迹的写照,也是其学术风格的体现,呈现出洪毅然美学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2.
审美感知力,是指经由感觉器官进达心理活动而对美的事物进行感知的能力。审美感知力具有整体性、非功利性和表情性。在文学鉴赏中,要注重审美感知力的培养。教师要训练学生的审美感官,使学生具有"绘画的眼睛"、"音乐的耳朵";发挥多媒体优势,加强形象化教学,增强审美感知的直觉性;提倡吟诵,培养语感,增强审美感知的整体性;引导学生体验客观世界,感受生命律动,提高审美感知的敏锐性。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心理距离”说在我国的传播和影响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了“心理距离”说的错误根源,结合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史上一些典型的事例论述了美感源于现实生活、美感的发展变化取决于现实生活,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伤的源泉、是培育美感的沃壤的道理,并对导致当代“心理距离”说者陷入理论误区的玩赏、欣赏、观照三个被混淆的概念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14.
唐宋诗是中国文学史上流光溢彩、耀眼夺目的瑰宝。但是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两者既有联系,互相影响,又具有不同的特征,因审美心理的差异而表现出的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方法各具特色。探讨其创作心理与审美知觉,有利于深刻认识中国诗歌发展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从审美角度看,川端康成在《睡美人》里创造了一个“纯真之美”的心灵世界。他试图通过对某种无条件的绝对感性的追求,获得足够的生存理由和自身满足。这是以审美的方式对理性绝对权威和传统道德的反抗。  相似文献   

16.
审美知觉的特性在于那知觉同时又是想象。其实质是:那知觉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潜在地符合了,或者说体现了审美主体的想象。审美知觉的内在动力是审美情感:正是审美情感使一般知觉变成了具有潜在想象性的审美知觉。知觉即想象,这无论对于艺术品的审美还是对于自然物的审美来说都如此。当然,两者各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比喻是一种表达言语主体情感体验和感知变异的破要的言语形式,它通过化无形为有形,化实形为虚形,化此形为彼形等变形描写方式实现主体审美知觉的变形性描写,本体的形质在喻体的描写中产生了形质尽变的结果,蕴含着丰富的审美价值。比喻创造出言语表达的鲜活的形象性,但形象化描写是其表层特征,变形性描写是共本质特征,比喻要从物象的形似中寻求心象的神似,追求形神兼备,并使形神和谐统一于美的言语形式之中。  相似文献   

18.
意境是中国古典艺术独创的一个范畴。它是中国抒情艺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它体现了华夏民族独特的生存状态与审美追求。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剖析,必将揭示中国艺术独特的感知方式与审美追求。同时,也将加深我们对中国艺术内在精髓的体悟。  相似文献   

19.
审美知觉理论是杜夫海纳现象学美学理论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审美知觉包含呈现、再现和想象、思考三个阶段,它们是和审美对象的感性、再现对象和表现的世界相吻合。审美对象的显现首先是呈现于欣赏者的肉体,而想象则使审美对象的再现对象呈现出来,审美知觉中的思考是“依附性思考”,也是一种情感性思考。  相似文献   

20.
马尔库塞是后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家,他力图把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主义调和综合为一种新的社会批判哲学。他认为艺术和审美的本质在于使生命本能得到肯定和发扬,艺术和审美具有革命造反功能,通过造就“新感性”来改造和重建世界。艺术和审美通过虚构的审美形式实现对现实的否定和超越。但马尔库塞的“本能革命论”是一种主观设想的审美乌托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