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电视新闻不仅要达到传播知识和信息的作用,更要有可视性、体现"三贴近"、"走转改"的原则。对此电视新闻写作的"四化"即新闻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命运化和命运曲折化就应运而生。电视新闻的故事化,是电视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观众通过电视新闻获取信息和知识提出的更高要求。在受众的信息需求日益增长、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正在颠覆传统电视新闻报道的叙述模式,电视传媒的新闻节目不仅要关注电视观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还要在新闻采访报道过程中更好地服务于观众,把电视新闻报道故事化,让观众在观看电视新闻时,不仅能见其人、闻其声,还能身临其境、如感其情。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报道"事件故事化"模式在突发事件、重大题材报道中,能更准确地展现重大新闻事实,凸现主题,活化报道,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将新闻事件中的人物作为叙事的主角,用人物的命运变迁和具体感受来加深人们对新闻的印象;突出矛盾、制造悬念,让新闻借助"说书"的艺术更加吸引观众;抓住细节,增强新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编辑是媒体的"头脑",是各个关口的"守门人",编辑不但要精心做好宣传工作,还要创新宣传方式,讲述好故事,传播好声音。电视新闻编辑有其独特的工作方式,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高度的准确性和强烈的时效性,地方台电视新闻编辑不仅从事新闻编辑、编排,还要经常以新闻主持人身份参与前期采访并主持报道。一、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较强的综合素养电视新闻编辑的职责有:制定报道计划、确立报道构思、画面编辑、文字编辑和录制播出。电视新闻已经由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电视新闻报道故事化的探析,从如何挖掘新闻事件的细节和矛盾冲突等方面分析,使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更好的用好"故事"。  相似文献   

5.
营造想象,讲述百姓自己的故事电视新闻报道中存在两种基本想象:一是故事想象;二是情感想象。这两种想象体现了电视新闻报道不同的创作手法,故事想象主要通过对新闻议题的设置、新闻报道的角度、新闻叙事的结构的安排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故事化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电视新闻报道中出现的"新闻故事化"是记者们应用越来越多的一种新的创作方式。它是采用纪实的手法来反映某个新闻事件。故事介入电视新闻报道可分为两类。一类像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栏目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类栏目播放的节目多以新闻专题的形式出现,节目主题再现一个个新闻人物或事件,每个节目长度都在5分钟以上。另一类是在新闻消息中被运用,这类新闻消息在广播电视新闻评奖中又分为短消息(1.5分钟以内)和长消息(4分钟以内)。新闻故事的拍摄,不仅关注事件的结果,更要重视新闻事件的过程,注重展现新闻事故情节…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评论家肯尼斯·伯克说:"故事是人生的设备"。听故事和讲故事都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真实的故事就更具有吸引力,故事成就了精彩的电视节目。很多时候,"新闻"的确也具有"故事"的种种特质。我们的新闻记者在新闻采写中如果尽量按照"新闻故事化"的思路和方式报道新闻,增强新闻的客观性与可视性,用事实说话,尽可能地寻找事件中蕴含的戏剧性或含有幽默感的情节和细节,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将使我们的新闻充满趣味性和人情味,使我们的新闻报道焕发出勃勃生机,吸引更多受众的目光。笔者通过近二十年的编导、采访、主持实践,积累了有关电视新闻的几点感想,在此与大家交流分享: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新闻故事化成为记者们经常运用的一种电视新闻报道形式.下面,笔者以福建电视台<新闻启示录>报道福建省南安市"回归创业工程"的新闻评论<回归创业互利双赢>为例,谈一谈故事化在新闻深度报道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恰当合理地运用"同期声"能增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真实性,更能吸引和感染观众。近些年,随着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同期声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一、什么是"同期声"?电视"同期声",是电视新闻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采访时摄录的有关新闻事件的声音。包括新闻当事人和采访记者讲话以及现场的各种声响,是客观存在的真实音响。同期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带领观众还原事件现场的作用,是电视新闻的客观记录。中央电视台在新闻报道中就  相似文献   

10.
王玺 《新闻世界》2009,(6):49-50
本文通过对于出现在近几年的电视新闻从告知新闻逐步走向讲述新闻故事这一现象的反思,分析了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认为:“电视新闻故事化”是应运而生,它实现了电视语言的回归,增强了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和可信性,同时,我们要进一步提高电视新闻质量,避免新闻泛娱乐化。  相似文献   

11.
朱丽辉 《东南传播》2014,(11):143-144
民生新闻从人文关怀出发,以普通群众需要为着眼点,表现出电视新闻媒体强烈的受众意识、服务意识。民生新闻的报道,更加明确地代表普通百姓的态度、视野和情怀,做好民生新闻报道,不仅是电视新闻媒体宣传理念的体现,更是增强电视新闻媒体竞争力、亲和力、感召力的客观需要。地方台有着天然的地域优势做好民生新闻,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入手,深入挖掘这一"富矿"资源,让电视新闻媒体真正成为广大群众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12.
城市台电视新闻报道一般以新闻时政报道和新闻监督报道为主。电视作为大众媒体,其影响力,一般是指电视通过信息传播等方式,左右社会大众观念和行为的作用力。在新闻工作中,电视新闻报道面临着如何完成胡锦涛总书记要求的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如何增强电视新闻报道的影响力,成为电视新闻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新闻一旦与"故事"挂上钩,就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然而现在的新闻尤其是民生类的新闻,故事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面对这种"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方式,如果想在全媒体时代得到发展,必须找准新的定位,故事化必然是新的发展趋势。但是,电视新闻的故事化必须建立在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时政新闻简明化,社会新闻故事化,经济新闻实用化"的观点被不少电视制作人所认同。因此,以讲故事为叙述方式来展示社会新闻的体裁也被上上下下的电视台栏目所运用。如,中央电视台的《财富故事会》、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南京电视台的《周涛讲故事》,以及宜春市广播电视台的《民生直通车》等等。电视新闻故事化,对于增强电视新闻的可视性、精彩性和市场效果作用明显,但在追求新闻故事化的过程中也容易出  相似文献   

15.
地方电视台的时政新闻,常摆脱不了"领导活动长"、"主题报道空"的困境。在央视、省级卫视以及新媒体的冲击下,近年来,地方台时政新闻的收视普遍下滑。本文从电视新闻审美追求这个角度,谈电视新闻的品质提升、感染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16.
沈浴晖 《视听界》2007,(3):91-92
打开地方台的电视新闻,特别是市、县级的电视新闻,一个久冶不愈、久论无效的通病就是“三多三少”:会议新闻多、领导活动报道多、空洞的无新闻由头的成就性报道多;新闻事件、新闻故事少、基层的典型报道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少。“三多三少”使得不少市、县台的电视新闻成了彻头彻尾的“电视政闻”,新闻节目成了名副其实的宣传节目。  相似文献   

17.
从目前的电视新闻来看,新闻的"民生化、故事化"已经成为新的潮流在电视传媒界大肆风靡。本文主要从电视新闻民生化、故事化的概念与意义出发,对电视新闻民生化和故事化的弊端及发展建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主题性报道是实现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途径,如何增强主题性报道的可视性、真实性和新闻性,一直是电视新闻人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从用"心"认识主题性报道的重要性、加强主题报道的新闻策划、发现报道细节、提炼主题等方面,探讨如何做好主题性报道,增强主题性报道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切实贯彻"三贴近"的报道方针,不断提高主题报道的针对性、时效性、贴近性,不断增强民生新闻的时代内涵和社会价值。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纪实性强、现场感强的特点,充分发挥人员较多、队伍年轻的优势,使主题报道的时效性、纪实性等新闻要素明显增强,使民生新闻的时代内涵和普遍意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0.
眼下,"大数据"随着数字化纪录、存储和传输技术的日臻完善,而广泛被应用于电视新闻传播中,但在电视新闻中,"大数据"新闻的报道却出现不少重包装、轻内容,重数字、轻事件等方面的缺点,新闻要素少了。那么,如何提升"大数据"在传播中的"高颜值"成了重要的一环。笔者结合平时采访经历,从何为"大数据"和"大数据"新闻传播、"大数据"电视新闻在传播中瓶颈有哪些?如何增强"四个意识",变"大数据"为"好新闻"等三个方面,浅谈电视新闻报道如何提升"大数据"在传播中的"高颜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