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那还是1996年春天,我还在学校读书,同学们报自考,我便跟去报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但没想到,我从此竟和自考结下了缘。  相似文献   

2.
接触自考是在初中时代,看着姐姐整天捧着厚厚的课本,摇头晃脑地背个不停,听说是为了拿一纸文凭。到军校,接受自考并真正参与自考时,才发现这并非只为了文凭,更主要的是在考验自己,锻炼自己。凭着自己近五年来的写作经历和对新闻报导的一点偏爱,总想找机会掌握更多的新闻知识。凭着当初那幼稚的冲动,2000年6月,我兴冲冲地来到廊坊市教委准备报新闻专业的自考,可是当时没有新闻专业。我丧地徘徊着,“汉语言文学”里“暗藏”着的《报刊编辑学》和《新闻采访学》两门课程激起了我的兴趣,就是冲这两门课我报了10月份的“汉语…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参加自考是在1994年上半年上大学一年级时,报考时豪情万丈,心想凭自己不错的学习功底,一定能够在学好自己专业的同时,在较短的时间内再拿一个大专文凭,享受本科待遇。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第一次报考的金融管理专业两门课程竟然一门也没有过。自信心受到打击,于是决定不再报考,与自考第一次无缘。参如工作后,从校门出来不久的我感到了不学习的无聊。于是又萌发了参加自考的念头。1996年下半年我和一位同事一起去自考办报名。文秘专科毕业的我却因自考没有文秘本科,加之其它原因,只好不情愿地报了法律专科。但报…  相似文献   

4.
情系自考     
说起自考,真是和它有缘六年前,我所在的办公室。忽然兴起了一股“大本热”,有人声称,自学考试既省时又省钱,何乐而不为?于是乎,大家都报了自考。可是不久,风云突变,学校抓教学一日紧过一日,成绩成了每位教师的生命线,人人都为成绩殚精竭虑,不遗余力,哪还有什么时间顾及自考。转眼间,自学考试的时间到了,大家互相询问去不去考试,我苦笑着说,书没看,心理素质又差,我可不想到考场上丢丑。有几个想去碰碰运气,硬着头皮去考了一场,结果大败而回。回来逢人便讲自考太难了,非一般人能考。从此。自考也就不了了之了。  相似文献   

5.
感谢自考     
感谢自考,是它给了我新的希望。在我生命的航线上,自考为我点燃了一盏指路明灯。初中毕业的我年少气盛,因为害怕高中学习压力大而选择了中专。毕业参加工作以后,才知道现在中专文凭简直如同一张废纸。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让我深深地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所幸的是在学校读中专时我就报了自学考试中的律师专业,这才给了我一个弥补缺憾和完善自我的机会。感谢自考,是它让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大多数参加自学考试的人都说自考太难了,以致有很多人考过几次试后就放弃了。可是,我认为越是能够经受住挫折和困难,就越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每…  相似文献   

6.
王香芹 《现代教育》2004,(10):56-56
掐指算来.自考之路我已经走了整整六年.若要我道出其中滋味,一句话,苦乐参半。参加自考,纯属偶然。1996年,刚参加工作一年的我,除了上课,倒也自在。有一天,几个青年教师,拿着自考计划,问我考不考。就这样,我与他们一起踏上了自考之路。这年12月份,我报了两门。次年4月临考前十几天.我走进了婚姻的殿堂。由于忙于婚事.两门只及格了一门。好强的我有些苦恼.同时也意识到自学并非我想像的那么容易。于是.我重整旗鼓,拿出了高考前的劲头,一次报了4门。10月份已显示“臃肿”的我,仍自信地走进了考场.来了个“满堂红”。  相似文献   

7.
虽然自考毕业已经8年,虽然已过而立之年的我已有了几分深沉,但每当忆起那参加自学考试的日子,我仍激动不已。因为没有自考,就没有我的今天!是自学考试使我从一名普通的钻探工人变成了《陕西地质报》的编辑。  相似文献   

8.
初中毕业我阴错阳差地上了卫校,但很难培养起对护理专业的兴趣。校园生活的宝贵时光在懵懂中蹉跎,直到实习那年我才想起妈妈说过的那扇门:自学考试。于是96年我报名参加了中文自考。此后的三年,是我生命中最难忘、最充实又最漫长的三年,那刻骨铭心的经历给了我对“自考”两个字最深切的体验。三年,我的生活以“自考”为圆心,每一天的日程安排都围绕着“自考”这个主题  相似文献   

9.
我是在民办高校学习期间报名参加自考的,受我母亲的影响,我报的是会计专业,初次接触自考,只知道它是国家承认的同普通高校同等待遇的大学学历,报名无需任何条件,考试60分就合格。经过一番努力,第一次报的两门都过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经历了有的科目(有点基础)一次就过,有的科目(特别是专业课)考过多次也没过的过程,在这期间又加上自考  相似文献   

10.
充实自我     
“自考难,自考难,难于上青天”。这是一位参加自考的同学颇有感触的话。在我身边报了自考的同学每天早出晚归,埋头苦学,真可谓:“花开花落无日了,春去春来不相干”。问感受,大家的回答都是一个字:“难!”并劝我千万可别报。一个“难”字还真把跃跃欲试的我吓住了。一年的时间我晃晃悠悠的过去了,整日陪伴我的是空虚,无聊。而参加自考的同学却是急急忙忙,脚步匆匆,生活的紧张而充实。我惊异地发现自考变成了对人生的品味,对时间的享受,对自我的完善,对青春的回报。于是,我想尝试自考的滋味。就借了一本自考《中国革命史》教…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自考生的考前辅导课堂上,我看见一位年过四旬的妇女坐在前排认真地聆听着我的每一句话。我很感动,问她:“你来自什么地方?” “我是乡村小学的教师,为儿子来听课。” “为儿子听课?” “是啊,儿子不愿意和我在一个课堂听课。参加自考学习是我帮他报的名。每次课由我记笔记,回家给儿子复习,咱们母子俩一块参加自考学习。” 母子俩学习相同专业领域知识的情况可能有,但在一个课堂学习的确实少见,又不是“幼儿亲子互动学习班”,这也许是自考的一  相似文献   

12.
李涛 《现代教育》2004,(11):104-104
初识自考是7年前的事,那时我刚考上外省的一所专科学校.入学的第一天我就在心中发誓一定不让三年大学生活虚度。谁知,在当晚的老乡会上.就有位陌生的老乡兼学长大声“教导”:大学三年,你可努力学习、拿奖学金,可以当三好学生,可以进学生会,可以入党,可以谈恋爱,可以玩,但千万不要报自考!为什么呢?学长振振有词地说:根据机会成本原理,自考的机会成本等于上述所有项之和!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13.
说起来有点惭愧,我与自考结缘至今已有10年了,而且还将必然地延续下去。因为我的金融专科断断续续地竟考成了“八年抗战”,而本科才刚刚开始。虽然自考之路是漫长的、艰难的,但我对它的感情却宛如君子之交,与日俱深。回首前路,更多的感受不是苦,也不是累,而是战胜自我的欣慰与耕耘后收获的喜悦。在这十年的自考经历中,我特别地记住了1996年我儿子出生前后那两次。儿子在我腹中开始孕育时,正是我参加完总行的技术比赛,重新拾起自考书的时候。伴着种种妊娠反应的不适,在灯下苦读了几个月后,我怀揣着他走进一所陌生的中学校…  相似文献   

14.
已经告别了考场。可是依然关注自学考试,还想对各位参与自考工作的老师说说心里话。我在50岁之后参加自考,十大几年才本科毕业,好多门课重复考过多次,我的参考次数大约比别的同学高出许多。因而我接触的自考工作人员也最多,我还亲见了自考事业的发展。我在保定市(原地区)自考办所在的省招待所、滨河公园、电大先后都报过名。可现在它早已有了办公楼和4个工作站。这里每次报名、考试都是人如潮涌,多少工作人员———老师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我深深感谢他们的耐心工作,特别是对我的鼓励和帮助。前两年我几次个别来找,王朝辉老师都…  相似文献   

15.
放好路标     
做为一名司机,一定会非常注意路旁竖立的路标,知道了哪儿应拐弯,哪儿应绕道,哪儿应减速……只有这样,才能做一名远离交通事故的好司机。人生亦如路,如果能在人生路上适时地放好路标,你相信吗,它会带给你动力、惊喜、成功。我参加自考已是第五个年头了。确切地说,我是一个有四年半考龄的老考生。刚开始是在师范二年级下学期报考的,因为学校功课轻松,报自考是为了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这样的态度,成绩当然不会很好,一年半的时间只过了四科。上班第一年,由于一心想把工作干好,只过了两科。算起来,两年半刚过了六科,不觉有些脸…  相似文献   

16.
我的自考路     
大一的新鲜感过后。接踵而至的是无尽的空虚和无聊。课余时间如此之多。一下子使我不知所措。一个大三的老乡把我引向了自考的道路。他说:”还是趁年轻多学点东西吧,自考宽进严出,声誉很高,国家承认学历。“于是,从大一的下学期,我开始踏上了自考之路。第一次考试,我只报了一门,想尝试一下感觉。之后,本专业与自考科目的学习同时进行,日子充实了不少。说实话,也没怎么认真学,更多的是靠着高中时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第一次,  相似文献   

17.
罗文平 《现代教育》2005,(11):103-103
距离自考生涯结束已有七八年了,我的处境与那时相比也有了天壤之别,但我依然时时想起自考的那段日子,想起其中的苦与甜。我深知,自考已成了我人生历程中的一个抹不去的印迹,一段无法释怀的情结。  相似文献   

18.
自考感悟     
张洪刚 《现代教育》2004,(10):54-54
我是一个残疾人.因为自身的残疾,使我与大学校门失之交臂.但我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凭着对知识的渴求,我踏上了漫长的自考之路,并于去年6月份取得了英语专业自考专科毕业证书。回首漫漫自考路,使自己真正体会到自考的艰难,自考毕业就好像经历了一次凤凰涅檠。自考之路虽然坎坷,但是自学之果却是甘甜的。自学虽苦,但乐在其中。数载自学,使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自己虽然付出了很多,但绝不后悔,因为自考拓宽了我的知识面,使我不至于被时代所淘汰。在参加自考的同时,我遨游书海,勤于笔耕,成了一名业余的“文字操盘手”并小有收获:习作《跛脚踏出自学路》获《高教自学考试》杂  相似文献   

19.
重塑人生     
手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我真的是心如潮涌、思绪万千……七年前,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专之路,而放弃了至今仍令我心痛不已、追悔莫及的高中录取通知书。四年的中专生活无风无雨无激情地走了过去。出了校门,我才知道自己那张可怜的中专文凭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我处处碰壁、事事不如意,对未来几乎失去了信心。所幸在学校时我也随波逐流地报了自考,并且已通过了多半课程。在父母的大力支持下,对工作、现实大失所望的我继续捧起了自考书,终于在2000年4月份通过了全部课程,取得了鲜红的专科毕业证书。2000年,我以法律专科(自考)的学历…  相似文献   

20.
小马过河     
由于种种原因,我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而踏入了一所中专学校。梦想的破灭,让一直好强而自信的我失去了往日的生气。正值此时,我听说了一条通往理想的新路——自考。在我重整旗鼓准备参加自学考试的时候,有些“自考前辈”告诫我:“自考太难了,我们报了几次,一科都没通过。”我听了有些不知所措,便想多问几个人来证实一下,结果是众口一词都说难。我有些灰心,却又凭着残留的一丝希望去问了姑姑。姑姑说:“自考是难,可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成绩,那要看你怎么做了。我认识一个中专生,毕业时拿到了两个大专文凭。”她还劝我先报两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