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孙侠 《教师》2013,(11):26-26
如果说校长是"一校之魂",那么办学思想就是"校长之魂",是校长的为政之本,统率着学校的一切工作,是形成特色学校、"名牌"学校的重要基础。因此,带着"办一所好学校,做一个好校长"的职业追求,在无数次"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思考中,笔者针对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资源、历史积淀、社会需求等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了以"重德、崇优"为核心理念,以"让优秀成为习惯,让激情化作永恒"的学校精神和"做最好的  相似文献   

2.
正对"校长讲话",有些人心中不无成见,认为它已然形同鸡肋。然而,杜菲菲、周序老师却不这样认为,他们通过翔实的论证,说明了校长讲话的必要性与意义。一、校长讲话:尴尬的独白?我国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开学典礼"可以追溯到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举行的入学仪式。它穿过历史的岁月,走到21世纪的今天,有了新的形式、新的内容,但"开学典礼"作为一种沿袭多年的仪式却一直保存了下来。在每年的"开学典礼"上,校长讲话基本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不  相似文献   

3.
校长的自问     
记得某县教育委员会主任在一次"全县教育行政工作会暨学年度教育工作考核表彰大会"上语重心长地向与会校长提出了六个问题:校长办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校长主要精力做什么?校长工作的着力点是什么?我凭什么当校长?我比前任校长强在哪里?我给后任校长留下什么?笔者认为,这六个问题,值得当今学校的每一个校长深思.  相似文献   

4.
杜志民 《教书育人》2012,(35):57-58
校长是学校的精神支柱。校长先进的教育思想是办好一所学校的灵魂。一位有思想的校长应该有科学的办学理念,顺应时代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创建和谐健康的校园精神文化,个性鲜明的办学特色,为教师的健康成长提供广阔的舞台,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校长先进的教育思想从哪里来呢?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信仰     
历史是今天的镜子,传承是发展的基石。历史老校中的名校之所以生生不息,历久弥新,靠的就是深厚文化的濡染和不朽精神的传承。"格物致知"不仅是始建于1874年的上海市格致中学传承百年的办学理念,更是历任校长不变的教育信仰。"格物致知"作为一种办学理念,它究竟有怎样深广的内涵?它  相似文献   

6.
正策划人语:新学期伊始,操场上,庄严的国旗下,身着统一校服的孩子们细心聆听着讲台上那位长者的讲话。这是一幕再熟悉不过的场景——开学时的校长讲话。校长的这次讲话常常被誉为新学期学生的"第一课"。他们讲话的内容、风格、气势、风度,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社会、学校、生活的观感,甚至对其价值观、生活理念亦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这样一项富有积极意义的学校仪式,我们有必要给予足够的关注。纵观整个学校发展史,校长们的  相似文献   

7.
国外关于校长职能的争论较多着眼在校长的角色地位和职责问题上。而在我国,由于教育经费长期严重不足,这种争论则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人们常常在问校长,校长们也常常在问自己的问题,校长姓“钱”还是姓“教”?  相似文献   

8.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价一个学校,首先要评价这所学校的校长。"校长有什么样的办学思路,学校就会按怎样的思路发展;校长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学校就会为社会提供怎样的教育。作为校长,要始终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治校,力求使教师、学生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作为一名好校长就要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勤勤恳恳工作,实实在在做人,与时俱进办学。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小学校长应该如何来规范我们的学校管理,提升我们的办学水平呢?一、提升校长的自身素质是规范学校管理、提高办学质量的前提条件校长既是领导者,又是一个特殊的管理者。"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那么,作为校长我们又  相似文献   

10.
<正>很高兴能以"国旗下讲话"的形式跟亲爱的开滦一中学子们吐露我真实的心声。作为你们的校长,我总梦想着为每一个来这里学习的孩子身上都打上一个鲜明的"戳记"。当然,这"戳记",不可能是鲜红的图章,也不可能是某种族徽样的印纹,它应该是镌刻在你灵魂深处的一个隐秘的记号,它使你区别于他人,它使你的生命非同凡俗,它使你的精神光  相似文献   

11.
快乐加油站     
《课外阅读》2011,(23):18+52
校长的读后感某校长在礼堂发表讲话:"为了更好地与年轻人沟通,我暑假阅读了《哈利·波特》七部曲。霍格沃兹的办学理念值得本校借鉴。"台下学生大为欣喜。校长又感慨道:"一所伟大的学校,无论是闹鬼、学生死亡、老师死亡、学  相似文献   

12.
正一校之长无疑是学校的主导,是学校的灵魂。一位校长可成就一所名校,反之亦然——这已成为办学的基本定律。但是,校长如何主导学校的发展?校长如何造就一所名校?校长管理的基点究竟是放在"管"上还是"理"上?诸如此类的问题,却需要好好思量和讨论。笔者认为,管理的要义不是"管",而在"理"。如若我们将"管"看成是自上而下具有刚性特征的话,那么"理"则表现出由内而外的柔性特质。作为名词的  相似文献   

13.
徐世贵 《辽宁教育》2013,(2X):35-36
<正>教育为本,质量为魂,抓办学质量是校长的天职。一个不重视教学的校长是一个外行的校长;一个不抓教学的校长是不务正业的校长;一个不懂教学的校长是一个不合格的校长。那么,校长怎样才能抓好办学质量?校长怎样才算是一个内行和合格的校长?这就涉及校长的教学领导力问题。一、教学领导力是校长的核心能力笔者认为,有四个问题都聚焦在"校长的教学领导力"这个主要矛盾上。一是笔者自己当校长时,乃至以后  相似文献   

14.
王刚 《辅导员》2013,(8):7-8
新学期开学,不少学校都是由校长进行国旗下讲话。校长们讲了些什么?对老师和同学们提出了哪些结合校情的希望与要求?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听听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中心小学的王刚校长在新学期开学升旗仪式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15.
正教育家型校长是在长期的潜心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以前,经常有人讨论起校长"姓什么"的问题。有的说校长姓"官",有的说校长姓"钱",有的说校长姓"事",甚至有的说校长姓"杂",如此这般,不一而足。其实,讨论校长"姓什么"的问题,无非是说校长工作的主要精力应放在哪里的问题。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校长的中心工作一定是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作为校长,还要筹集资金,以求更好地改善办学条件;还要处理各项事务,以求把事情做得更好。由此可见,校长就是一名教育实践者,"姓什么"的问题着实无须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东海大学是台湾第一所基督教背景的著名综合大学,也是台湾第一所使用"大学"名称的私立大学。东海大学前身为13所中国大陆的教会学校,于1955年延续大陆教会学校传统在台复校,由美国纽约中国基督教大学联合董事会拨款建立。创校以来,东海大学一直秉持"超越"和"开创"之精神和理念,并顺应未来人文化、知识化、国际化、科技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致力于将学校打造成为一个以教学为主、教学与研究并重的高等教育学府,其劳作制度、通才教育、图书馆开架制度等,在台湾教育史上都是创举。为深入了解东海大学在办学理念、发展特色、院校治理等方面的情况,本刊对东海大学校长汤铭哲教授进行了独家专访。汤铭哲校长是知名的生理学家,1987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生理学博士学位,专精于肾脏生理学与细胞及分子生理学。汤校长在台湾成功大学从教20余年,曾担任成功大学医学院执行副院长及教务长,2012年参加台湾东海大学校长遴选时脱颖而出,获聘为东海大学第八任校长。汤校长以重视"人性尊严"的教育为己任,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为人生之大乐。此外,他在文学、音乐及美术方面也有很好的造诣,有"诗人校长"之美誉。  相似文献   

17.
<正>如果说"校长是学校的灵魂"那么校长的专业精神就是校长的灵魂。何谓校长的专业精神?华东师范大学陈玉琨教授把它界定为:校长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及对社会、对民族、对每个学生的发展的强烈追求。概括地说,就是"识大势明大事、成大师"。笔者认为:"识大势"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杨继奎 《甘肃教育》2014,(18):28-28
正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校之魂"。一个好的校长,能带出一所好的学校。大量的教育事实证明,校长的治校理念及用人思想导航学校的发展方向,决定学校的发展成败。一、校长的办学理念成就学校的竞争力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是学校的一面旗帜。没有科学理念的办学行为是盲目的。校长的办学理念被教师认同,内化为全体教师理想和行为的共同愿景,就会激发出学校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从小到大,凡是上过学的孩子,都知道校长"最大",全校师生都得"听"校长的。至于听什么?孩子们很模糊,大多校长的声音传到孩子们的耳朵里,都来自教师的声带。直接面对原声的"真人秀"就数大型集会了,凡是集会大多有校长讲话这回事,大家都得认真听,至于校长讲什么,大多没有多少印象,更谈不上期待了。"唤醒孩子学习的期待",这是教育的魅力所  相似文献   

20.
正新学期开学伊始,各中小学校校长进入工作高峰期。然而,据媒体报道,近几天,新疆乌鲁木齐市的名校或老牌学校校长的电话,却很难打通,不是被"呼叫限定",就是关机。开学季,校长却"躲起了猫猫",有的学校校领导甚至集体"消失"了,这背后是怎样的无奈?笔者认为,校长"躲猫猫"是教育生态压力的反映。个别学校领导集体"躲猫猫",躲的是什么呢?躲的是各种走关系、择校生的电话。有校长表示,不关机的时候一天能接到七八个甚至十多个"办择校"的电话。一些学生家长出于对所谓名校的追捧,总是想尽办法把孩子办到名校去,这是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