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田赋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立国安邦之基石,关乎其江山社稷之存亡,因此,它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中一直扮演着比较重要的角色。南直隶作为明朝当时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田赋经济的发展变迁与整个明王朝其他的政治文化等制度一起影响了有明一代数百年的国运。本文就从南直隶江南各府以及北部徐州府的田赋情况以及经济和生活的变化等诸多方面来考查其对明王朝当时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池神庙兴建于唐代,宋元时得到发展,明清时达到辉煌,民国以来逐渐衰落。池神庙是河东池盐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变迁反映了河东盐池的生产轨迹。每一次的封神与扩建,都反映了当时池盐生产的状况,不是水灾造成生产的损失,就是池盐生产获得了极大的丰收。  相似文献   

3.
明代西南地区土司朝贡既是中央王朝与西南地区交往的主要途径,也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原文化向土司地区传播的重要媒介。明代西南地区各地土司对中央王朝朝贡不断,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土司朝贡制度。明代西南地区土司朝贡不仅加强了西南地区与中原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明王朝对西南地区的有效管控,而且进一步促进了西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明代山东王府庄田的探讨有利于加深山东区域经济发展与变迁的研究。从山东王府庄田的种类与获得方式、分布与数量、对地方的影响与危害三个方面来看,王府庄田的扩张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这是山东藩王影响地方社会的主要方面,也是明末农民反抗明王朝统治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地缘政治学是观察社会行为主体相互关系的一种视角,其理论构建对于思考民族边疆问题有许多可资借鉴之处。明王朝与播州杨氏土司间的政治博弈,在明王朝的控驭下,从双方互利合作到失衡、对抗最终爆发战争,战争的结局是明朝铲除了杨氏在黔北七百余年的统治。探讨明王朝与黔北杨氏土司的关系及其变化的基本历程,可多角度、多层次地总结明代治理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6.
明代改革家张居正的社会政治思想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那识时通变的社会变革思想,敦本务实的任人理念,外儒内法的为政原则,使当时官僚政治的行政效率达到了声名赫赫的顶点.从而挽救了明王朝中衰的颓势。  相似文献   

7.
明代是汀州地区文教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并取得巨大成绩的重要时期。不但儒学建置完全覆盖了当时所有的行政区域,而且修建工作始终比较积极。数量稳定、发展良好的学校,无疑为地方教育教化维持较高水平提供重要保证。这对于培养人才,教化汀民,缩小其与东南沿海地区差距,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反映了明王朝对在边远地区推广儒学教育的重视和努力,也预示着儒家传统文化在汀州的渗透和扎根。汀州由此进一步纳入礼教轨道,并逐步完成向文治社会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贵州的城镇发展具有独特的区域性特征,对了解西南地区社会结构和文化变迁有重要价值.从明清时期卫所制度的设置对贵州城镇发展的影响进行探索,分析明代卫所设立与贵州早期城镇建立的关系,卫所在城镇发展中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的发展变迁及其对贵州城镇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长达277年的明王朝(1368-1644年),不仅政治、经济均有发展,而且文化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富有特色,对其进行总结,不仅在学术上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吸取历史经验。发展今天的文化事业,也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就明代文化的特色及其形成原因、局限性等略作论述,恳祈读者不吝指正。明代文化的特色,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七个方面。第一,富于总结性。明代文化在许多领域,将中国人民在以前几千年中创造的成果,作了详细的回顾和整理,写出了许多大部头的总结性著作。如迄今部头之大仍居类书首位的《永乐大典》,采用唐宋以来形…  相似文献   

10.
明代后期的当政者无论是以朝廷名义颁行的政令,还是他们的个人行为,都会成为促使情欲剧在明代后期繁荣的重要因素。从维护朱明王朝的统治来看,情欲剧的繁荣严重消解了程、朱理学的禁欲观念,对于维护朱明王朝的治化显然是不利的。但从戏曲本身的发展来看,则又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正是大量情欲剧的繁荣与传播,才真正打破了明代前期以来道德教化剧独霸曲坛的局面,开辟了有明一代戏曲的多元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1.
东林书院本为起于民间的学术机构,它的数位发起人,以儒家正统自居,为整合明末芜杂的思想体系作出了努力。东林人自称非党,却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而引起的党争,延续至南明。书院的兴废更与东林人的命运密不可分,成为显示朝廷政治势力消长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12.
明代的驿丞出身卑微,品秩低下,但对于政治系统的运行具有重要作用,这种矛盾的身份影响到他们的心态,造成了明中后期驿递系统的种种弊病。通过提升边缘人群在历史观察中的地位,可将制度的变迁与其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因素联系起来,在揭示明中后期驿递变迁深层原因的同时,用普通联系的思维方式观察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13.
随着明政府军事、政治权力在贵州的确立,行省的设立,移民的涌入,贵州的经济、文化获得相当大的发展。书院的纷纷兴建便是教育文化发展的一种象征。明代贵州书院的兴衰沉浮亦是随着全国书院发展的大环境而有起有落。与全国其他地区书院的发展相比较,明代贵州书院的发展有与之相似的一些特征,也有它自身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近代安庆的社会变革与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相同步。影响安庆社会变革和城市转型的主要因素是传统素质、西方影响和政治领导。安庆女子教育产生于清末,既是近代安庆社会变革的必然产物,又是推动安庆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安庆女子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教会女校与自办女学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安庆女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普及。  相似文献   

15.
明朝中叶,湖南人李东阳、刘大夏、杨一清被称为“楚地三杰”。他们都是朝廷重臣,大权在握,对明朝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明朝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斗争,社会的安定,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研究明朝的历史,研究明代湖南人才,就必须了解“楚地三杰”。  相似文献   

16.
汉人官僚是辽政权中的一股重要政治力量,在辽的兴衰荣辱中起了重要作用。因此着重就辽政权中汉人官僚的来源、地位及对辽社会的影响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17.
温州自唐代作为浙东重要的海洋贸易口岸以来,在对外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明前期,政府并未沿袭宋、元在温州设置市舶司,但温州在明前期的朝贡贸易中依然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明中后期,尤其是嘉靖以后,随着朝贡贸易的衰落和私商势力的崛起,温州海上走私贸易盛极一时。  相似文献   

18.
明代禁毁小说的文化伦理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明一代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也是古典小说理论发展的一个奠基阶段,然而对于古代小说的禁毁同样开始于这个时期。明代禁毁小说的背后,不仅隐藏着直接的政治经济的原因,也有潜在的文化伦理方面的诉求和冲突。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沧州基层学术社团发展迅速。明代沧州士人以弘扬理学为己任,重视理学的理论建设,士人结社的学术意味浓厚。明清之际沧州士人结社的学术性发生了明显的政治转向。从清乾隆统治时期开始,沧州社团的政治性慢慢向社会文化意义转变。  相似文献   

20.
作为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一个特殊且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群——婢女,尽管她们不是主角,但小说的作者毕竟还是为她们留出了弥足珍贵的一席之地,使她们有了较为固定的表现空间,让她们不失时机地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独特的风采。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中的婢女形象是在传统文化的积淀中逐渐成熟,并在明末清初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