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返乡农民工就业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等种种原因造成的影响,导致了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是关系重大的问题。开展返乡农民工的知识技能上的培训,扩宽就业渠道已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目前返乡农民工培训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返乡潮已经成为现如今的热门话题,那么如何解决其返乡后的就业问题就显得刻不容缓。目前,我国拥有大量返乡农民工,如何解决农民工返乡后的就业问题,自主创业就是良好的选择。但是,创业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或者专业技能,这就需要结合返乡农民工自身的优点和特长,对其进行培训和再教育,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和创业成功的概率。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背景下返乡女性农民工的职业培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全球金融危机风暴影响下,大量农民工包括女性农民工返乡就业。充分发挥女性农民工精英性特点,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吸收大中专毕业生的优势资源,按照女性农民工实际需求探索多元职业就业培训模式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对四川省返乡农民工的现状、返乡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四川省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在政策宣传、财政投入、培训内容、师资队伍、监督评价制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合理性建议,这对促进返乡农民工更快、更好、更有效地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广东教育》2009,(3):63-63
2月20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返乡农民工职业教育和培训等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努力招收返乡农民工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要通过国家财政补贴等措施,把招收有学习愿望的返乡农民工接受中等职业学历教育作为今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扩招工作的重要任务。各地要充分利用职业学校、成人学校的资源,面向返乡农民工、进城农民工、青年农民、乡镇企业职工、退役士兵、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和下岗轮岗职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河南、湖北、湖南中部3省35个市(县)615份调查问卷数据为依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返乡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返乡农民工的性别、年龄、就业身份、职业技能等级以及了解培训政策信息程度、获取培训政策信息渠道等是影响返乡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6个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促进我国职业技能培训教育事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据统计,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1-3亿外出务工农民中,有2000万失岗返乡。动员和组织中职学校面向返乡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返乡农民工的职业能力、实现其就业再就业和创业的有效途径.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其脱贫致富愿望的途径。做好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养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8.
农村远程教育在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农民参与意愿和积极性不高。在全球金融危机风暴影响下,大量农民工包括女性农民工返乡就业,农村远程教育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强调女性视角,利用女性农民工精英性特点,对其进行职业培训,探索多元职业与就业培训模式,从而为农村远程教育创新提供活力,更好地实现远程教育的目标,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背景下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培训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和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压力,不少沿海外向型企业停产、裁员,促使大量农民工陆续返乡。我国要解决可能到来的大量农民工返乡就业安置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的共同行动,根据市场需求多措并举,组织职业技能培训,加强职业介绍服务,以利农民工再就业。  相似文献   

10.
返乡农民工再农化是扩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关键。从返乡农民工的生存理性、经济理性、社会理性维度出发构建返乡农民工多元理性行为分析框架。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年数据,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基于多元理性视角分析框架探讨返乡农民工再农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44.85%样本返乡农民工具有从事农业生产意愿。(2)生存理性、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对返乡农民工务农意愿有显著影响。其中,耕地、家庭规模、兼业行为、农业生产经历、村庄具有专业合作社、配偶从事农业工作、外出务工时间是影响返乡农民工务农意愿的关键因素。此外,返乡农民工个人年龄、性别、婚姻和受教育水平也对务农意愿产生显著影响。(3)年龄、地区、产业发展异质性背景下返乡农民工务农意愿影响因素具有差异性。因此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技能培训,改善农业经营环境,因地制宜施策,提升返乡农民工再农化意愿,引导返乡农民工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主体力量,充分发挥返乡农民在乡村人才振兴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磊  张弛 《职教论坛》2015,(7):80-83,92
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发展问题逐渐成为民生热点。基于再社会化理论解释框架,文章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双向路径选择——"进"是城市融入性就业、"退"是返乡创业。职业教育能够切实培养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能力,利于他们城市融入性就业与返乡创业,是实现再社会化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分宜县组织100多名返乡妇女免费参加缝纫、烹饪、家庭保洁等培训,以提高她们的服务技能和就业能力,帮助她们实现返乡再就业。为了减轻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江西省日前出台措施,加大对返乡农民工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13.
受金融危机影响,出现大规模农民工返乡的现象.通过对江苏省四市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调查,分析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广西建筑业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培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建筑业返乡农民工的不断增加,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形势严峻。通过对返乡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劳动技能和谋生本领,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再就业。本文针对当前建筑业返乡农民工综合素质偏低、培训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分析了建筑业返乡农民工培训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各地教育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对返乡农民工开展职业教育培训的指示精神,按照教育部和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要求与部署,采取积极措施,加强与财政、农业、劳动保障、扶贫等部门协调与合作,积极面向返乡农民工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工作,为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和创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基于职业教育视角下的返乡农民工出路问题的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乐军 《成人教育》2009,29(11):33-34
职业教育对返乡农民工出路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作用,表现为拓展就业创业渠道、调节心理矛盾、缓解对当地的就业冲击。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培训可以选择国家、当地政府和地方企业不同的路径,而返乡农民工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国家、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力。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培育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爱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返乡创业农民工是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来源。返乡农民工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但创业行为整体偏弱,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意识未能有效转化为创业行为的关键在于创业能力不足。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深度访谈、专家打分等方法,构建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的返乡农民工创业胜任力模型,以期职业培训主体能根据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胜任力模型有效制定出符合返乡农民工创业需求的培训目标,提供适切的教育培训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只受过基本文化知识的教育,缺乏专业技能的培训,然而他们却又有较高的职业期望,因此导致就业困难。要想改变他们的就业状况,必须提高其专业技能。传统的职业培训固然是一种解决方法,但还有一种新的培训选择,即符合新生代农民工兴趣爱好的移动培训。欧洲M-learn ing项目在这方面做得相当成功,用事实证明了移动学习培养职业技能的可行性,可以借助其成功经验来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信息化助力下的职业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9.
返乡农民工是农民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返乡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目前在政府层面、企业层面以及返乡农民工自身等方面,存在政府角色定位不清晰、培训经费欠缺、农民文化基础薄弱等问题,为此可通过确立政府主导地位、积极筹措培训经费、健全培训机制,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依法管理,引导农民解放思想、加强政策法律宣传和对子女的基础教育等途径,提升返乡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返乡农民工职业培训问题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纷纷出台相关的政策,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此问题。职业院校在师资、教学实训基地、专业设置都有一定的优势。帮助返乡农民工及时就业,职业院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职业院校在开展返乡农民工职业培训时应采取以下对策:一是更新观念,树立为返乡农民工的服务意识;二是建立农民工的培训机制,确保培训的规范化;三是有的放矢分层次培训,增强培训效果;四是活化办学方式和模式,提高农民工培训实效;五是不断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六是争取社会力量支持,获得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