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毋庸置疑,教师的期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因学生个体差异对不同学生产生不同期望,是一种客观存在,而非真空的教育现实为这种客观存在又平添了诸多影响因素,常常会令教师自觉不自觉的走入“期望”风险。  相似文献   

2.
期望,即期待、激励,是一种心理现象。在教育实际中,有些教师认为,要想使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期望值越高越好。由此引发了期望值高低度的争论。期望值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期望效应的发挥,但对教师来说,不仅要对学生寄予期望,更要把握期望的“度”,“科学”期望。  相似文献   

3.
关于“教师期望效应”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较为详细的分析了教师期望负效应的各种表现、成因及其对策。罗森塔尔的“教师期望效应”实验表明 ,教师期望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但是 ,教师期望所产生的效应实际上是有正效应和负效应之分的。关注和避免教师期望负效应的产生是广大教师们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期望是对学生施行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手段。在“提出期望到实现期望”的期望教育系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中间环节就是把教师的期望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和自觉追求。这就相应地要求教师的期望必须:一是合理,二能入情,三要砺志。那种“恨铁不成钢”的热切愿望决不能代替现实的努力和科学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在人际交往中,双方各自根据直接交往或者间接得到的有关对方的信息,去推断和预测对方的性格特征以及可能出现的行为,便是社会心理学中常讲的人际期望。这种期望表现在教学环境中就是教师期望。  相似文献   

6.
“期望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对期望效应作了系统研究,于1968年正式提出这一概念.在教育领域里,许多教师对期望效应曾作过多次实验论证,证明了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是可以影响学生的发展的.如学生得到教师的热切期望,就有可能获得较好的智力发展;反之,如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就有可能受到一定的消极影响.同理,社会、家庭及本人的期望也有这种作用.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并不是只要期望值越高,积极效应就会越大.因此,我们应正确处理“期望”与“效应”的关系,防止“期望效应”中的“高山反应”,即期望值大高,反而引起负效应.  相似文献   

7.
自从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实验效果为人们所承认以来,“教师期望”的研究一直很活跃。教师期望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之研究,有很大的实践价值。现将国外该项研究所集中的主要方面概述如下:一、教师期望与学生学习成绩。很多学者考察了“教师期望——教师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探讨了教师期望、教师鼓励对学生自我教育期望的影响及其城乡差异的体现。研究发现:初中学生的自我教育期望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城区学生的自我教育期望在研究生及以上阶段的比例显著高于乡村和城镇等地;教师期望受城乡差异影响,期望学生上中专/技校、当一名乡镇的农村教师和乡镇教师比例均显著高于城区教师;我国不同地区类型对自我教育期望的整体影响并无显著性差异,但在局部因素影响下,不同地区的教师期望、教师鼓励对学生的自我教育期望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在教师心理中,教师期望效应是发挥巨大作用的心理效应,然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期望在给学生带来深远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会因一些问题伴随着消极的影响。描述教师期望负面效应的表现,分析了其产生的成因,并提出了避免教师期望负效应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期望”是指个体基于过去经验和当前刺激而对学习未来事件的预料或预想。“期望效应”是指因期望作用于某一事件或活动,引起相应结果的变化.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出于父母期望、获取教师的信任、和同伴的交往等在学习上会对自己产生期望,教师也会对学生产生期望,希望学生出现符合社会和自己要求的各种变化.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做的“皮格马利翁”实验,则有力地说明教师的期望通过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自我期望,对学生成绩的变化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教师的期望能制约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低,教学中教师应十分重视这种期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