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旭平 《文教资料》2005,(3):186-187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能“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碇以这一要求的人其实不多。从我参加多年高考监考的情况看,大多数的考生最后完成作文的时间只有四十五分钟左右,少的甚至只有半个小时,他们大部分的时间是花在了做阅读理解的题目上,换句话说,他们阅读的速度不快,效率不高。其实中学语文教学中往往存在重朗读、轻默读的现象,我认为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默读与朗读相比各有千秋,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速度默读速度比朗读快,年级愈高默读和朗读的速度差异愈大。速…  相似文献   

2.
小学阶段对朗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视,关于朗读的训练也很多,语文课堂上指导朗读往往比较容易看得到成效。所以,语文课上朗读是备受关爱的“宠儿”,而默读则成了被遗忘的“弃婴”。朗读和默读是阅读能力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是整个阅读能力发展过程中“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朗读能力是通过长期训练培养出来的,默读能力当然也不是天生形成的。因此,小学阶段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不能只偏爱朗读,也要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默读”,不能忽视学生默读能力的培养。一、多种方法,激发默读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二学段(三、四年级)学生“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三年级学生学习默读正处于起步阶段,激发学生对默读的兴趣是培养学生默读能力的第一步。1.观看录像,引发学生对默读的好奇。三年级的学生容易疲劳,语文课上朗读一段时间之后,会觉得口千舌燥。这时,教师就可以播放一些图片资料:夜深人静的时候,其他人已经休息了,文学家鲁迅一个人在家中看书:初中、高中的大孩子在寂静的教室里自习;许多人在图书馆安安静静地读书,互不干扰……看完录像,学生会惊讶地发现,录像里的入读书都没有发出声音。教师再告诉学生,“不出声的读书”是最常用、最实惠的读书方法,它的名字叫默读。  相似文献   

3.
阅读是一种技巧,掌握了这种技巧,学生们就会如虎添翼,阅读能力大大提高。阅读有多种方法,本文主要谈论默读和朗读两种阅读技巧。通过默读和朗读,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力和阅读速度,锻炼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并帮助学生在听、说、写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一种技巧,掌握了这种技巧,学生们就会如虎添翼,阅读能力大大提高。阅读有多种方法。本主要谈论默读和朗读两种阅读技巧。通过默读和朗读,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力和阅读速度,锻炼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并帮助学生在听、说、写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一、默读是否过早以往教材一般都在二年级才提出“学习默读”,新教材在一年级下学期就要求学生默读,是否过早、恰当?首先,“默读,要在学生具有一定朗读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新教材虽然课文比较长,阅读量大,表面上看朗读能力似乎也造成高于以往的学生,但是课文长、识字多,有些学生的朗读能力可能还不如以往的学生,让这些学生默读,没有实际效果。其次,新教材识字量大,上课时忙着识字、读通课文———这必须要朗读,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指导学生默读。再次,默读在学习课文当中主要用于理解文章内容。一年级语文教学以识字为主,不提倡讲解分析…  相似文献   

6.
一、朗读、默读“不分先后主次”是错误的现将《语文课程标准》有关表述列表如下:学段朗读教育目标默读教育目标(1-2年级)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3-4年级)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5-6年级)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笔者认为默读是枝叶,朗读是根本;浇树要浇根,根深才能叶茂;学好朗读,默读能力自然而然就上来了。不应该把朗读要求降低,反而把默读要求提高…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眼动记录技术探讨不同朗读表达水平的大学生朗读和默读即时加工过程的眼动特点。通过对朗读表达水平高和低的大学生在朗读和默读注视次数、注视点持续时间、眼动轨迹等眼动指标的比较,结果发现:不同朗读表达水平学生默读时的眼动特征不存在显著差异,而朗读的眼动特征存在着显著差异;不同朗读表达水平学生朗读和默读时的眼动模式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8.
速读是一项紧张而艰巨的脑力劳动,要保证速度能顺利进行并长久坚持下去,就必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1.养成默读习惯。读书,一般都是从诵读开始的。要克服凡书必“诵”的习惯,最主要是要会控制自己,尽量用眼睛‘凋”而不是用嘴“读”,即默读。由于默读不经过声音的转化和输入,直接由视觉吸收信号,过程简单,所以速度比朗读和低诵快得多。就一般读音来说,默读的速度是朗读的三倍左右。因此要想提高阅读速度就应该重视默读。2养成整体认知习惯。阅读的认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合成式认知,即逐个辨认每个汉字、每个词语,一字一停或一…  相似文献   

9.
阅读要有速度,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而默读是一种快速的阅读方式。本文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阅读速度策略单元"为例,重点围绕默读的价值、提高默读速度的策略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使学生掌握快速默读的方法,提高默读的质量,培养默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为什么要重视学生的默读呢?因为默读很重要:一方面,默读是我们每个人一生最常用的阅读方式;另一方面,默读有很多好处:它不会影响别人,它的速度较朗读快,它便于思考与揣摩,便于消化与吸收;默读还使我们沉浸在作品中,尽情享受阅读的快乐。那么,怎样开展默读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培养小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也是小学“读、写、算”三大基本训练的首要项目。阅读有两种基本方式:朗读和默读。默读技能是在儿童初步掌握了朗读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训练而发展的。从应用的角度看,默读比朗读更广泛。平常我们所说的阅读能力,主要指的是默读能力。那么,学生掌握默读技能,形成阅读能力和标志是什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不仅提出了理解、记忆方面的要求,对阅读速度也有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快读 阅读分为朗读和默读。默读的适用性最强,因此,提高默读速度是重点。我们在限定的时间内,交给学生默读任务,然后让学生复述文章内容,最后以其复述的准确程度和详尽情况来评定分数。在指导学生阅读时,除了提出理解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的要求外,我们还注意提出阅读速度的要求,并进行计时训练。我们还经常组织学生进行速读互检活动,一般是同桌学生甲读乙检、乙读甲检。举办小型的计时阅读比赛,也是一种激发学生速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速度的有效办法。这种  相似文献   

13.
<正>有人把朗读训练和默读训练比作阅读教学的两翼,可见默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与朗读比较,加强默读训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促进思考,帮助理解,而且关注了阅读个体的差异,符合阅读教学的规律。更重要的是,默读适用的范围更加广泛,它是最常用、最重要的阅读方式。《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默读训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能对  相似文献   

14.
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默读和速读应是同义词。要想快速阅读和筛选信息,舍默读莫属。因此,我们要养成默读的习惯,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默读无需利用发音器官,无需诉诸听觉,即不必经过声音的转化和输入,直接由视觉吸收信号,过程简单,所以速度比朗读和低诵快得多。就一般读音来说,有人统计,汉语朗读每分钟平均150-200字,默读每分钟可达400-600字,默读的速度是朗读的三倍左右。因此,要想提高阅读速度必须重视默读。  相似文献   

15.
一、朗读、默读“不分先后主次”是错误的现将《语文课程标准》有关表述列表如下:学段朗读教育目标默读教育目标(1-2年级)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3-4年级)用普通生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5-6年级)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笔者认为默读是枝叶,朗读是根本;浇树要浇根,根深才能叶茂;学好朗读,默读能力自然而然就上来了。不应该把朗读要求降低,反而把默读要求提…  相似文献   

16.
侯秀容 《广东教育》2005,(11):50-50
朗读是初中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阅读和口语训练的主要枢纽。流畅的朗读不但有助于培养阅读能力和基本技能,而且有助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但是,有相当部分初中生,只注重默读,而不愿朗读英语;该朗读的时候,也只见其嘴动而不闻其声;有的学生则只敢轻读,不敢大声朗读。如何帮助学生改变不良的习惯,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如何默读     
默读是用不着把看到的每个字词都读出声音来(虽仍有隐蔽发音器官活动),就可以直接从文字符号转化为意义单位。由于默读不必经过声音的转化和输入,直接由视觉吸收信号,过程简单,所以速度比朗读和低诵快。就一般读者来说,汉语朗读每分钟平均150—200字,默读每分钟达400—600字,默读的速度是朗读的三倍左右。默读还有助于对字词句的识记和理解内容。因此要想提高阅读速度就应该重视默读。  相似文献   

18.
正朗读和默读是两种最基本的阅读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从这两句话我们可以知道,默读既是教学目标,也是一种阅读方法。那么,该如何落实默读呢?一、夯实默读基础奠定坚实的默读基础是默读能力提升的前提。《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默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在第一学段,就应该让学生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这样  相似文献   

19.
英语阅读,主要是借助视觉进行默读。默读是最符合实际需要的方式。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把注意点放在理解语言单位上。因此,默读的速度要比朗读的快。英语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吸收丰富的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科技、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扩大词汇量,促进听、说、写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徐蕾 《天津教育》2020,(5):185-186
“朗读、默读”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两驾马车,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感知文本、体验情感、理解作者写作意图的重要方法之一;默读,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把握文本思想内容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一线小学语文教学都非常重视朗读和默读,但是,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成为教师构建课堂教学的绊脚石,本文从朗读、默读在语文课堂中的创新策略的角度,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