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等专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二者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异性.同一性决定了组织行为的统一性,差异性决定了组织行为的独特性、针对性.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发挥各自的效能,满足青年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培养社会不同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二手访谈资料为依据,探讨了如何从优势视角出发,对网络成瘾的青少年进行辅导。在研究中,我们将网络成瘾看作是成瘾青少年的一种非常规的抗逆力表现形式,认为抗逆力有三种构成因素:外部支持因素、内在保护因素以及效能因素。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抗逆力的三种构成要素在网络成瘾中得以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借助家庭抗逆力理论探究寒门大学生家庭抗逆力的建构情况和实现学业逆袭的动态机制。发现寒门学子在学业逆袭过程中并不一定具有一致的家庭正向性支持,相反,这个过程呈现曲折性和多样化的样态:对于始终具有强家庭抗逆力的寒门学子来说,家庭信念、组织以及沟通系统中父母与子女的合力有利于提升个人奋斗力从而实现学业逆袭;弱抗逆力的家庭普遍缺乏正向情绪的积累,部分家庭通过和解与转变也能增强抗逆力,而消极应对的家庭最终在重要他人介入和自身韧性的支撑下达到积极结果。家庭物质支持和对高等教育价值的认可是实现学业逆袭的必要条件;正向沟通和积极情感积累是实现强抗逆力的重要支撑,这是寒门家庭容易忽视却必须重视的。  相似文献   

4.
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在创意文化产业当中的引导力、渗透力,是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文化化发展的必然诉求。文章在解析二者融合何以可能的基础之上,探讨了二者融合何以乏力及如何实现的问题。创意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主流意识形态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实现在创意文化产业中的文化领导权。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修订后的中文版《儿童青少年抗逆力量表》,对北京市348名11-14岁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流动儿童抗逆力与自尊、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流动儿童抗逆力总体水平中等,性别差异明显,女生抗逆力显著高于男生;流动儿童的自尊、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与抗逆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51、0.580、0.522,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三因素对抗逆力总体解释力为47.4%;自我效能感在流动儿童抗逆力影响因素中的中介效应显著,自尊和社会支持都通过自我效能感对抗逆力产生影响:自我效能感在自尊与抗逆力之间起着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1%;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与抗逆力之间起着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0.3%。建议通过提高自尊、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来增强流动儿童的抗逆力。  相似文献   

6.
田国秀  曾静 《中国德育》2012,(13):33-36
基于抗逆力理论,对网络成瘾进行意义解读和重新定义;结合案例,分析抗逆力的外部支持、内在保护以及效能等三个要素在网络成瘾中的建构过程,运用抗逆力方法提出相应的干预方案,以期实现网络成瘾青少年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社会弱势群体一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提升社会弱势群体的抗逆力,增强其抵御社会风险的能力,事关整个社会的公平、稳定与和谐。传媒在社会弱势群体抗逆力的建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媒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报道,应当从以往的“问题视角”转向“优势视角”,切实发挥传媒在构建社会弱势群体抗逆力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的认识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他揭示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同一性的哲学基础,并注重同一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第二,他提出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的概念,注重意识形态领域内二者的斗争性,提出反和平演变是长期的任务。第三,他从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中把握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曹玥 《少年儿童研究》2023,(2):25-34+50
以千禧年前后出生且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生命史访谈,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研究手机网络普及下的新媒介环境如何促进留守儿童成长历程中抗逆力的形成。研究发现,对于身处逆境中的留守儿童来说,手机网络具有提供文化资本、扩大社会交往及调适精神取向的功能,由此在物质发展资源、情感支持系统与个体精神取向层面促进保护性因素的生产,增强留守儿童的抗逆力。借此可以认为,手机网络作为“媒介校准仪”有助于校准留守儿童面对困境时偏离主流的心理与行为,使之与社会规范与社会期待相符合。  相似文献   

10.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对此学术界早已有了共识和定论,但对其辩证统一关系具体内容的理解,仍存在一定分歧。文章认为,绝大多数哲学教材和论著的理解中存在前后矛盾,正确的理解应是:二者的统一针对它们的存在,二者的对立针对它们的实现,并且它们的存在与实现也是辩证统一的。理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存在与实现及其辩证关系,在当代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近期,"新蕊计划"家庭·家教·家风讲坛第二期"抗逆力:当代孩子不可或缺的能力"在首都图书馆开讲。来自北京市家庭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业人员及关注家庭教育的家长等200余人参加。什么是抗逆力?抗逆力培养对儿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具有抗逆力的儿童有哪些特征?如何提升孩子的抗逆力?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抗逆力研究的先行者田国秀从个体和环境两方面对家长进行了指导。  相似文献   

12.
西方德育心理学研究的新主题:道德同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分析了西方道德心理学中的道德同一性思想来源及其模型,并对道德同一性进行了界定,认为道德同一性的形成发展被人格、家庭结构与实践机会影响,进而提出了道德同一性的社会动力观。研究将对探讨当前未成年人的道德同一性和建构当代青少年道德自我有着特别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自组织的创建给青年学生提供了满足其不同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平台,在动员学生进行民主参与、自我管理与服务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引导与监管不力使得略显无序的学生自组织给高校维稳工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必须通过优化其外部制度环境、沟通与凝聚学生自组织、提供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帮扶、培养主流文化、培养自组织领袖、对不良发展动态预警机制及处置机制进行建构,促使高校自组织的管理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自组织视野观照下论述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建团研究是新形势下高校团建工作的审视与需要。高校网络青年自组织团建从探究深层机理出发以发现其价值本位的实现主体,从强化角色定位出发明确其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使命,以加强网络文化的引导力来明确其价值关涉,以规约其价值取向来确定其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15.
抗逆力是指个体在逆境中排除干扰保持自身良好发展的能力。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给大学生带来现实和精神层面的双重冲击,培养大学生的抗逆力对于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缓解高校心理援助资源紧张的压力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给大学生抗逆力带来的影响调研,从环境和个体两大层面提出大学生抗逆力的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我国青年组织呈现出类型、活动形式多样化等特点,其中以扁平式、网状的自发形成的青年自组织发展较为迅猛,遍布于社会之中。文章以重庆市为例,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研究方法对青年自组织成员的基本情况、活动内容、运作方式等方面作了调查研究,分析探讨了制约青年自组织发展的各种主客观影响因素,并从提升青年自组织能力、加强共青团引导和管理、提供法律政策保障等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青年自组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挖掘和唤醒抗逆力(resilience)是挽救高危青少年的方式之一,被欧美青少年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和临床咨询师广泛使用。对于预防青少年犯罪、青少年心理失调的发生产生了可喜的成效。本文通过关注危险因素如何影响青少年,借鉴“脆弱”、“抗逆力”等研究成果,运用后现代心理治疗中的叙事疗法,通过与高危青少年一同回顾故事、解构故事、重构故事,帮助他们建构新的生命意义。本文围绕一个案例展开,一方面揭示了叙事治疗的理论基础和基本观念,另一方面展现出叙事治疗的主要环节和关键技巧。  相似文献   

18.
"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领域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实践取向,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从优势视角出发分析中职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于优势观念、成员资格、赋权、抗逆力、对话与合作等核心信念,探讨优势视角对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进而提出优势视角下中职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建构方向,希冀为中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的理论框架和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9.
从2000年起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内地部分经济发达城市举办内地新疆高中班(简称内高班)。内高班学生远离故乡和亲人来到上海,他们是如何应对生活、学习等问题的,他们的抗逆力水平如何,本课题拟在通过《中小学生学习与生活情况调查》(上海市教科院沈之菲主编)来了解学生的抗逆力特点,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内高班学生抗逆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法国著名哲学家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理论认为,师生关系首先是身体间的关系,这为我们思考学生与教师交往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本文通过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的视角重新理解身体在师生关系中的内在意蕴,认识到身体在师生关系中具有相互性、同一性和扩展性的特征,进而揭示身体在师生关系建构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