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扬雄的性“善恶混”论实际是荀况的性恶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扬雄在《法言》中提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李轨、吴礻必、宋咸、司马光就此各执一说,各有偏差。其实扬雄“善恶混”实际是荀子性恶论的继承,即善恶混而不可分,既有为善之可能,也有为恶之可能。  相似文献   

2.
姜钰 《学语文》2006,(5):19-1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述而》,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教育警句。这句话的完整表述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李泽厚在《论语今读》中把这句话翻译为:“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也定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选择优点而学习,看到短处而改正自己’。”李泽厚还援引朱熹《四书章句集解》:“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之师也。尹氏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则善恶皆我之师,进善其有穷乎?”李泽厚对于朱熹执意为“三人”说并不满意,认为朱熹在这里…  相似文献   

3.
“无(毋)友不如己者”是解读《论语》时争议较大的一句话,以往多解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或“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这两种理解,都把“主忠信”和“无友不如己者”理解为并列关系,破坏了这段话的语义连贯性。对先秦文献与“则”相关句式的考察表明,“主忠信”和“无友不如己者”语义上是相承关系,可译为:“(忠、信是君子品德的基石,)君子坚持忠、信(的原则),就不会和‘忠、信’这方面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在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出现厌学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数学课的良性发展。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说明了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来乐趣。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  相似文献   

6.
殷纣王     
自古以来,大家都认为殷纣王是暴君。《汉书·古今人表》中就把他的人品列为下下。在正史、笔记、戏曲、小说中,随处可见纣王荒淫残虐的记载。看过《封神演义》的人都能说出许多纣王施虐的故事。可是为纣王作些辩护的,古往今来也有一些人。如孔子的学生子贡就说过:“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清人崔述认为纣王的罪状只有五条,其它的事都是人家杜撰的。顾颌刚撰有《纣恶七十事发生的次第》更指出传说的纣恶是层累叠加地发展起来的,时代愈近,纣恶愈多,也就愈不可信。他还作了许多考证,说担己的形…  相似文献   

7.
把控好自己     
一个人只有把控好自己,才能走向成功。一个人要经常反省自己,那样才可能改正错误.逐步走向成熟。荀子曾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8.
性善论是儒学的重要观念。关于人性是善还是恶,古圣先贤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判断。从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到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从荀子性恶到董仲舒性三品,从朱子“性即理”到阳明“心即理”,儒家人性论的辩争,基本上就是一部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史。性善与人性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人性论问题来说很重要,这反映了儒家先贤的思路架构。儒学关于人性善恶问题的讨论凸显了中国哲学的特质:求善——一脉相传的仁义之道和关注内在道德性的生命学问。  相似文献   

9.
阅读下面四则短文,完成练习。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己诚是也,人诚非也,则是己君子而人小人也。将以为荣邪?则辱莫大焉。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荀子》(有删节)子罕不受玉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子罕不受。鄙人曰“:此宝也,宜为君子器,不宜为细人用。”子罕曰“:尔以玉为宝,我以不受子玉为宝。”是鄙人欲玉,而子罕不欲玉…  相似文献   

10.
关于“兴趣”一词在学习中的作用,许多中外学者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例如捷克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只有“好之”,“乐之”,才会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会在快乐中学到知识。  相似文献   

11.
如何解释现实生活中人之善恶差别的问题,一直是儒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程朱理学从气质之性这样先天性角度来解释。但船山通过对气质之性的批评揭示出人只有一个性即天命之性。此是从当然之人道角度来看,仁义礼作为天命、人之性是人人皆有的。于是,船山主张人之差别只应从能然之人道来说,即从能不能切实做为善去恶功夫的视角来区分人现实生活中的善恶差别。此强调了后天之学、后天之习在形成人之不同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2.
钱荣英 《现代语文》2006,(10):102-102
激发情感、培养理智、训练操作技能,是人才教育培养的重要任务。对此,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荀子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曾予以高度关注。孔子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述而·雍也·为政·宪问》)荀子则强调“善美相乐”,其“入人也深”,“化人也速”,“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乐论·儒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则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找一种感觉     
学生并非学习机器,学习并非一种简单程式的反复,而是一种含着感情、需要感觉的活动,换句话说,我们应学会体会学习中的“浪漫”。一、知之、好之、乐之。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把学习当作一个自发的过程看,它以“知之”为基础,以“好之”为前提,达到‘乐之”的效果。而这三者又是互动的,尤其是“乐之”,作为求学的心态来看,这无疑是一种最好的心态。当在历史学习中通过自己对大量史实的分析得出历史发展方向时,或者在数学学习中自己解出一道多人都解不了的C组题时,“乐”油然而生,这种“乐”…  相似文献   

14.
一个人如果什么也不懂,常常被斥之为“一问三不知”。那么,这“三不知”究竟指的是哪“三”个“不知”呢?《左传·哀公二十七年》中记载:晋国的荀瑶率兵攻打郑国,荀文子以为对敌情不甚清楚,不可轻举妄动。他说:“君子之谋也,如衷(即“中”)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  相似文献   

15.
孔子曾将学习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知学、好学、乐学,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一种强烈的学习热情,只有进人到“乐学”这一层次,才能使人做到在学习上自强不息。下面,我从三个层次来谈谈如何使学生达到知学、好学、乐学。  相似文献   

16.
请看一则选自《说苑·说丛篇》中的材料: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枭,猫头鹰.“子将安之?”即“你要到哪里去?”)  相似文献   

17.
侯雪君 《语文天地》2014,(31):28-29
士大夫是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群体,在传统社会中,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爵是读书人一辈子的梦想,也就由此而形成了专门为做官而读书考试的知识分子阶层,即士大夫阶层。《论语·子路》子贡问:“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孔子答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在孔子的心中,但凡严于律己、忠君爱国之人皆可称之为“士”,如此看来,“士”和“君子”又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我们也不能将“士”和“知识分子”“君子”混为一谈,“士”更  相似文献   

18.
一中国古代对人性的研究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先秦。此时期关于人性的观点主要有四种。一种是人性“有善有恶”论,持这种观点的是周人世硕和孔子的弟子漆雕开等。他们认为“人性有善有恶”,“普举人之善性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此种观点认识到了人性中存在着善、恶两种潜在的因素,性善或性恶关键在于后天的教养,这是正确的,王充在《论衡·本性》篇中称赞它“颇得其正”。但由于资料已大部亡佚,其详细论述今天已无从看到了。与孟子同时期的告子则提出人性“无善无恶”论。他说:“生之谓性”,“食色性也”,这是指人的自然属性。人性无所谓善恶,犹如湍急的流水:“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告子的论述,旨在说明人性善恶的可塑性,但他未将人性与动物性区分开来,就被孟子抓住了  相似文献   

19.
杨雄,西汉蜀郡成都人。一生好学,博览群书,著作颇多,以词赋著名。他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强调修身、学习的重要。针对当时“经师易遇,人师难遭”的现实,他提出为学必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人们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总是力求认识它、研究它,这样就会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让学生乐于学习,必须培养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使他们有获取知识的要求和能力。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内驱力,是永不枯竭的动力源,先有兴趣,后有热情,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动力皆源于兴趣。因此,一个人一旦对某一问题发生兴趣,那么,他做出的努力会达到惊人的程度。另外,兴趣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活跃,富于想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