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有效朗读可以帮助聋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强化口语能力,提高语言水平。由于教师和学生双重因素的影响,造成聋校朗读教学有效性缺失。加强朗读训练,增强朗读实效,提高聋生朗读能力是聋校朗读训练的恒定追求。  相似文献   

2.
旷小莉 《江西教育》2022,(15):16-17
情感教育是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在特殊聋生的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与聋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情感联系;要让聋生获得成功体验,给聋生插上情感的翅膀;要创设情境,让聋生感受真实的情感;要剖析人物形象,让聋生升华内心的情感;要口手并读,让聋生流露真实的情感.情感渗透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以情激趣"能让...  相似文献   

3.
阅读对于个人成长,尤其是丰富和发展人的德、才、学、识至关重要。朗读作为阅读的重要形式,在聋校语文课堂教学和聋生语言发展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些教师认为聋生“只会看不会读”,不重视对聋生朗读的组织和指导,只让聋生不知疲倦地做大量的书面作业来强化、理解和记忆语文知识,致使语文教学“重讲轻读”“重写轻说”。那么,朗读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有什么作用呢?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4.
邹正明  蒋莹 《教师》2022,(9):81-83
聋校初中语文是一种情感教育课程,激发聋生内在情感是语文教学成功的标准之一.在聋校初中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探讨如何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促使他们更真挚、深刻地阐释和表现情感,是聋校初中语文教师所应关注的教学重点.文章作者结合自身多年聋校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聋校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激发、升华情感进行了初步...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普校还是聋校教材,学生入学后都是从汉语拼音开始学习。对于聋童来讲,汉语拼音是他们学习说话、学习字词和学会朗读的极为重要的手段。汉语拼音是纯表音字母,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单凭教师的口授,学生的读、写,教学效果不佳,况且聋生"以目代耳"的认知方式更给双边教学带来了影响。因此,如何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聋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汉语拼音活动中来,使他们掌握汉语拼音的知识,提高拼读能力,是聋校拼音教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黄惠 《西藏教育》2014,(1):13-13
<正>聋生由于听力的缺陷,在说话、朗读能力方面与正常学生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听力完全丧失的聋生,朗读对于他们非常困难。故在聋校的语文课堂上,很难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更难听到师生之间的语言互动。因此语文老师常常忽略朗读课文这一重要环节。但笔者在八年的聋校语文教学实践中,认识到朗读是聋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手段,不能忽视读聋哑学生朗读的训练。一、聋生朗读中易犯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自身情感体验浅显和对外情感沟通不畅,这一直是聋生教育中的难题,为了使聋高中学生在毕业后能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笔者作为一名特教学校语文教师,积极转变教学思想,研究聋生情感现状,分析了语文教学在聋生情感教育中的优势。这种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式能够使聋生开始注重的情感积累和情感表达,为聋生健康、和谐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情商是个体最主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挖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性品质要素。聋生的情商教育是对聋生的先天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和主观能动性等综合影响的积极利用。对聋生进行情商教育,就是激发聋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其激发潜能,发挥主动性去获得对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满足。  相似文献   

9.
朱凤琴 《河南教育》2004,(11):36-36
非智力因素对激发聋生的求知欲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极为重要,情感是一种对智力与能力活动有明显影响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0.
许多聋校的教师在对学生的培养上存在着重知识轻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对聋生交往素养的培养意识更是淡薄.认为学生学好了知识。其他方面。包括交往能力自然而然会随之好起来.不必浪费时间去专门指导和培养。许多家长则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残疾人,担心他们在外受欺负或上当受骗,于是就一味地把孩子看护起来,  相似文献   

11.
朗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聋生的语言素材主要来自于书面语,包括课本、报刊杂志、广告、宣传栏、网络媒体,有效的朗读能促进聋生形成内部语言.  相似文献   

12.
看话是聋生特有的一种技能和交际方式,对聋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对聋生看话能力的评价和训练。通过对聋校学生看话能力的调查发现:我国聋生看话的准确率与国外聋生的相近;聋生的年龄、听力状况、句子的类型与长短以及词语的口形等因素与看话的准确性有紧密的联系。我国聋校目前的看话教学有必要做系统的改进。  相似文献   

13.
对于聋生教学来说,作文是一大难题,为了写好作文,我认为聋生作文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老师要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引导他们从中挖掘合适的写作素材,还要善于引发学生的创作情感。  相似文献   

14.
彭真梅 《教师》2013,(23):13-13
聋校思想品德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帮助聋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聋生身心健康成长,培养聋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当前聋生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如:浪费、没礼貌、小偷小摸、说谎等屡教不改的现象,教师有时束手无策。因此,我认为要加强聋校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思想品德情感教育,通过理论与实践相  相似文献   

15.
陈晓琴  赵平 《吉林教育》2006,(10):56-57
青春期是每人的必经阶段,耳聋学生也不例外。聋生由于听力方面的生理障碍,易形成一定程度的心理缺陷,而青春期又是一个由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急剧变化。这一时期,聋生的心理状态、情绪感情体验较之以往更趋复杂、多变,他们将面临比健全同龄人更多的思想困惑和烦恼。我们特教工作者必须十分重视对青春期聋生心理及情感发展特点的研究,准确把握青春期聋生情感发展动向,及时疏导学生心理障碍,引导聋生迈好青春期第一步,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完善情感和健全人格的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16.
康秀英 《甘肃教育》2010,(17):16-16
真情关爱聋生 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聋校学生由于生理缺陷更需要教师的关心和爱护。  相似文献   

17.
美感是一种生命体验,聋校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生动地反映了自然美、生活美、社会美、精神美和语言美.如何利用这有限的资源渗透美育,激发聋生生命热情呢?我们认为要从课堂教学、教材内容、阅读、情感几方面入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聋生学好语文,学会解读生命,使青春因为有了语文而更加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18.
交流是人们互相沟通的一种方式。交流能增进了解、传递情感,因而交流也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教师与聋哑学生间一旦架起交流这座沟通心灵的桥梁,教师就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使其信任老师,敞开心扉,倾吐情感,这样才能真正地解开问题的结症。怎样的交流与沟通方式更能在聋生中产生较好的效果呢?笔者认为深入了解式和书面语形式的交流与沟通便是两种成功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影片《无声的河》是关于实习老师文治与聋生之间的师生情故事。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所有儿童都具有各自的优势智能,注重开发聋生们的优势智能,有利于使他们更好地参与社会和经济生活。该影片揭示了教师依据聋生的心理特点引导其情感,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开发其潜能对其身心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聋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一种普遍现象.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方法来提高聋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讲课中应注重自己的仪态;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施;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引导聋生,加强与他们的交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