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学校管理除需要规章制度去约束激励外,也需要以人为本,用人文精神管理学校,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管理者要善于把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相结合.既"管"又"理".重"管"更重"理".实现制度管理的两个结合,即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权力经验管理与学术管理相结合,这样才能使一定的管理行为收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素玲 《教育导刊》2006,(11):50-51
在日常的学校管理中,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严密的组织结构,学校工作就无法正常有序地展开。但有了科学的规章制度、严密的组织结构,却不一定就是高效的管理。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人才,学校管理的价值在于提供更好的教育。教育中人是发展的第一主角,也是发展的终极目标;而人又是感情的动物,如果学校的管理只强调科学的规范、严格的执行,那实质是上使学校管理“物化”,最后可能造成教师对学校的认同缺失。因此,要改变学校管理上的“物化”现象,就必须对学校管理重新定位,坚持以教师为本,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使教师达到对学校的感情认同。同时,…  相似文献   

3.
马肃霜 《教书育人》2012,(26):13-14
顾名思义,教代会就是由教职工选举代表组成的代表大会。教代会是在学校党组织的领导下、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组织形式。对广大教职工而言,教代会是实现民主、保障民主的主要平台;对学校而言,教代会也是民主行政、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然而,现实中的教代会却有许多人为的问题令人担忧。一、学校教代会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温储蔚 《江西教育》2002,(22):11-12
一、“内化式”班级管理的理论依据所谓“内化式”班级管理,就是通过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工作,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办学思想等“外在”的东西“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内化”为学生自身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使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进而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以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简言之,就是“内化观点,外化行为”。现代教育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即人的行为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只有当人们真…  相似文献   

5.
实现人本管理的前提:学校与学生的双边互动。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某一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为了使规章制度能够真正贯彻落实,必须向学生讲清楚实施规章制度的目的、作用和要求,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简单、  相似文献   

6.
从实践来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有赖于不同层面的管理策略。就自我管理而言,要重视专业养成和专业反思;就学校管理而言,要实施专业区分和专业激励;就国家管理而言,要完善专业制度和专业待遇。  相似文献   

7.
教师是学校的主人,学校只有靠民主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学校才能不断发展。但民主并不是不要秩序,民主的特点是更加规范,更加有序,要求严格,所以我们一定要制定一些民主、科学的,符合教师、学生发展的规章制度,让大家共同遵守。  相似文献   

8.
一、班级规章大家定 好的管理制度是成功管理的第一步。管理班级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管理才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然而,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难免会对约束他们的规章制度有抵触情绪。怎样解决好这一问题呢?在确定班规之初,我就会发动学生首先参照学校的规章制度,然后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起草,小组讨论。然后拟出草案,再在班上讨论、修订,最后定下来。因为班规由大家定,体现了民主的管理原则,体现出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所以,对于民主决议确定的班规,大家都乐意接受,自觉遵守,从而为科学民主的管理奠定基础。在规章制度的实行过程中,也同样有学生检查落实情况,确保制度的执行。  相似文献   

9.
卢登雄 《湖北教育》2007,(10):20-20
管理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但最主要的是对人的管理。就学校而言,管理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所以更要重视人这个关键因素。因此,当今许多学校都实行"人本管理"。而管理中只注重"管"。即对生命个体的约束,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笔者认为,要想使学校管理工作取得好的效果,并有长足的进步和发  相似文献   

10.
一、“三明治”管理模式的启示 学校是教育人的场所,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校有校纪,班有班规。学校既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又要保持稳定发展,没有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是不行的。作为学生,遵守各种规章制度也是天经地义的。但如果一味的加强刚性的约束力,可能会使学生的自我发展论为“空论。现代教育是创新教育,要求学生有充分的自由空间,充分发挥其创造性。而如果过多地强调学生的自由度,则极有可能使健全的制度蜕化为“摆设”,如何才能消除“一管就死、一放就乱”这一班级管理的“两难悖论”呢?笔者从“三明治”管理模式中找到了一种答案。  相似文献   

11.
传统管理只重统一规范和量化考核,这虽有积极意义,但单纯采取这种模式难以适应教师的个体差异,容易让教师产生抵触情绪,使规章制度不能实现深层次传导;  相似文献   

12.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使教师的价值在有理有序的管理激励中充分发挥。本文拟结合中学教师的特点 ,就中学教师管理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中学教师管理要实现由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的转变 ,并进一步实现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有机统一。  管理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 ,组织、协调群体和个人行动的活动。管理的艺术在于把假设在具体情况下有可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的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传统学校管理中 ,刚性管理处于主导地位 ,学校管理者通常运用权威、命令、规章制度等管理方式和手段 ,对教师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3.
吕赟  殷晓峰 《河北教育》2007,(10):31-31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作为好校长,自然要学会"照镜子",因为通过"照镜子",就能够清楚地知道学校的真实情况,如学校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教师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困惑,教师有哪些真实的内心感受,学校所制定的规章制度中存在哪些不合理的地方等等,也只有在了解这些真实情况的基础上,校长才能在工作中有的放矢,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使自己所管理的学校成为一所好学校.  相似文献   

14.
中职生自身的特点和中职学校课堂教育的客观现实决定了加强其课余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目前中职学校对学生的课余教育要么处在散乱、放任的状态,要么以文体活动代替课余教育。要充分认识课余教育的重要性,从学生组织行为特点入手,反思管理行为,明确管理界限,有所为有所不为,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课余教育给予支持、引导和规范。  相似文献   

15.
在基层学校实施和谐教育,首要要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新时期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体现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民主的校园。包含校园政治文化的民主和政治制度的民主,校园政治文化民主主要指让教师和学生参与学校各种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即教职工自己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政治制度的民主主要指学校以教代会为主建立的一系列民主管理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6.
"211工程"项目的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实施科教兴国、创建一流学校的意义,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共享推行有偿使用的必要。要加强实验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注重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服务,使“211工程”建设的投入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管理出效益。现代企业管理,就是要以对“物”的管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由“命令”一“服从”的单向管理转向“目标”一“参与”的双向管理。在企业中,既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即实现“无情的制度,有情的管理”。而在学校这样一个组织中,以班级为单位的管理同样也可以借鉴企业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班级管理应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应具有民主、科学的精神,应以人为本、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成长为本。学生是班级的主人,只有用民主、科学的方法管理班级,才能使教师和学生发挥积极性。培养学生责任担当意识,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自治,既要精心培养班干部,更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充分尊重和采纳学生意见,给每名同学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让每个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大发挥,最终形成合力,从而使整个班级一起进步。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竞争,要想使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找准位置。作为农业学校,应积极参与“科教兴农”,服务“三农”,以农业为根本、以农村为阵地、以农民为直接的服务对象。近年来,我们以校外科技联系户为基地,以“育人、服务、增效节本”为目标开展实践教学,进行了“学校+农户”、“学生+农户”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使学生“能干、会干”,农民“盼富、致富”,力争实现“四个一”:培养一批学生,致富一个家庭,带动一片乡村、繁荣一方经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组织学校全体员工学习时事政治、提高理论素养、了解学校决策,学校一般一周或两周组织一次教职工会议.开会时一般都由领导组织和主持,但是,不管领导讲的内容多么重要,大多数老师都没有真正往心里听,会场纪律零乱无序,会议效果并不理想.由此联想到自己课堂上出现的类似情况:凡是教师讲授时间比较长的时候,就是学生听课最容易走神的时候;后来,对课堂教学作一些调整,改变课堂教学一言堂,提倡学生的参与学习、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渐渐地发现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再由此联想:课堂的自主参与式教学活动方式能否适用于领导组织的教职员工学习?能否变"灌输式"的教职工会议为"对话式"?能不能把教职工会议变成领导与老师民主、平等的共享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