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林笑 《华夏星火》2015,(1):47-49
粮食要增产,肥料不可少.众所周知,我国粮食实现连年增产,化肥施用是其中的关键因素.然而,由于化肥长期过量施用,我国耕地质量明显下降,水体富营养化、温室气体排放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在目前的两难困境中,开始面临新的问题:既要保障粮食增产,又要保护耕地、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肥料究竟应该怎么来施? 业内人士称,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微生物肥料研发新工艺、新产品、新菌种、新功效等已成为“十三五”乃至未来更长时期的产业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
化肥对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军  冷志杰 《预测》1997,16(4):34-35
化肥对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影响的分析孟军敖常林冷志杰(东北农业大学数学教研室150030)(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是粮食生产的大省。在21世纪实现我国粮食供需平衡,发展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非常重要。从1985~1995年黑龙江省粮食总...  相似文献   

3.
中国不同区域化肥资源利用特征与合理配置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0  
本文把中国分成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3个区域,根据1980-1995年的农业统计资料分析了不同区域化肥施用变化特征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计算了在现有施肥技术水平和施肥条件下,不同区域的化肥边际产量,并估算了边际产量为0时全国化肥总需求量和可能达到的粮食产量,分别是4.649×104t和62378×104t。比较了不同区域施用化肥的增产效果,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区域间进行化肥资源合理配置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粮食安全是我国的国家战略,而化肥又被称作粮食的“粮食”.据了解,2020年前我国每年粮食需求增量在1 000万吨,化肥存在刚性需求. 近日,中央提出农业既要保障粮食安全,又要实现节本增效、可持续发展.农业部根据这一要求,正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化肥施用零增长方案》,在保证粮食产量不减的前提下,到2020年实现农用化肥零增长.  相似文献   

5.
高婧  曹宝明  李宁 《资源科学》2022,44(2):320-333
自2004年粮食购销市场全面放开以来,国家实施了以粮食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为主要内容的粮食托市收购政策。与此同时,以化肥为代表的农业化学品,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投入要素,对农业经营活动的影响日益凸显。然而,不断增加的化肥投入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也面临着盲目、过量施用而导致化肥施用强度过高的问题。因此,本文以粮食流通中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这一典型托市收购政策为例,探索政府托市收购对化肥施肥强度的影响。利用1994—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在阐述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运行机理的基础上,采用双重差分、三重差分、事件分析等估计方法,着重分析该政策实施如何影响小麦化肥施用强度的问题,并联系中国的农地制度背景,进一步分析农地权属构成对该政策实施效果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促使种植户在增产的目的之下提高了化肥施用强度,且具有持续增强的动态效应;②同时,政策对化肥施用强度的影响受到了农地权属构成的调节,表现为自有农地比重增加会弱化政策提高化肥施用强度的效果,租赁农地比重增加会强化政策提高化肥施用强度的效果;③在这一调节作用之下,政策对化肥施用强度的影响与种植面积呈现出了U型关系。本文对粮食托市收购政策效应的评估和阐释,对探求农业经营规模背景之下协调中国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从1945年化肥工业在世界上进入极盛时期以张。世界各地大量施用化肥,由于大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乳所以科学施肥显得愈加重要。1987年我国化肥施用量已达1.999万吨(折纯量)平均每亩耕地施化肥13.9公斤(我省为23.9公斤)。超过世界每亩平均6.3公斤的1倍多.据近33年测算.化肥已从施肥量的0.27%增加到44%;有机肥从99.7%下降到53%.平均6~7年有机肥下降10%.70年代末与60年代相比,化肥年产量增加了近10倍,而粮食仅仅增产30~40%.  相似文献   

7.
李兴 《百科知识》2007,(1X):27-28
化学肥料污染是在农业生产中因施用大量化学肥料而引起水体、土壤和大气的污染。任何种类和形态的化肥,施用到农田后,都不可能全部被植物吸收和利用。化肥用量过大,使用化肥不当,或施用化肥后作物利用率不高,导致化肥大量流失,都会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8.
自从1840年德国学者李比希(J·V·liebig、1803-1873)创立“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以来,化学肥料的施用已为被大使用者所接受并得以大面积广泛施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化学肥料对农业的贡献有目共睹,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推动是勿庸质疑的。首先就构成农业生产的四大基本要素,水、肥、土、种中,肥料是不可替代的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肥料投资最大,我国农民仅化肥支出一项就占全部农田投入的一半以上,因而  相似文献   

9.
蒋自立 《内江科技》1995,16(3):49-52
本文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资料来介绍美国施用化肥和农药的概况。 美国拥有辽阔的土地资源,据1991年统计,耕地面积1.878亿公顷,灌溉面积1880万公顷,其农产品产量足以保证人口增长所需要的粮食工业原料的供给,而且还出口25—30%。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农作物种植专业化,将农作物集中成片种植在土壤、  相似文献   

10.
声音     
《华夏星火》2015,(1):7
"目前我国农业资源约束日益严峻,突出表现在水资源上。而因为化肥农药、土地流转、人工费用等增加,中国种粮成本也高于以前。"在"中国粮食与安全战略峰会"上,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如是表示。他认为,生态压力持续增大,灾害威胁依然较大,我国化肥使用比发达国家高出20%,农药使用比发达国家高出15%,今后靠"大肥大水"的高耗水高化肥的粮食生产方式需要改变。"2014年农药市场总体平稳,受种植结构调整及高效用药技术推广的影响,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业化肥施用技术效率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萍萍  韩一军  张益 《资源科学》2020,42(9):1764-1776
中国化肥不合理的施用和农业绿色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探索农业生产过程中化肥施用技术效率的演变及影响因素,对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实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1991—2017年28个省(市、区)的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各省(市、区)的化肥施用技术效率测算。发现:①过去近30年里中国农业化肥施用技术效率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2015—2017年各地区的化肥施用技术效率的均值要明显高于1998—2014年间以及1991—1997年间的效率均值;从区域差异来看,东部地区的化肥施用技术效率要明显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②通过Moran’s I指数分析发现,中国各省市化肥施用技术效率存在空间相关关系,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空间相关关系越来越强烈;③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化肥施用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发现,劳动力非农就业比重对化肥施用技术效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收入水平产生了正向的溢出效应,而城镇化率则产生了负向的溢出效应。未来,各地区在化肥施用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本地区的化肥施用情况,更应加强地区间的合作、交流,以促进化肥施用技术效率的共同提升。  相似文献   

12.
化肥与农业     
化肥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是粮食的“粮食”,但化肥施用不当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我国化肥从无到有、在过去60年中实现了生产和使用的双重飞跃,化肥的产量和用量从1950年(<5万吨/年)至2009年(>5 000万吨/年)增幅超过1 000倍,这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作物产量的提高,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地区施肥不当,化肥带来了局部生态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和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应结合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行动,采用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改进管理者和农户的认知水平,提高化肥、有机肥等各种养分的利用效率,以扩大经济产出、降低环境压力,支撑我国农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化肥消费规律及中国化肥矿产需求趋势预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磷、硫、钾盐等矿产资源主要用于化肥的生产,是关乎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随着我国化肥产量与消费量的逐年增加,磷、硫、钾盐等矿产资源的可持续性以及在化肥施用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在此背景之下,本文通过对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化肥消费历史分析,首次运用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作为研究指标,总结剖析了发达国家化肥消费历史轨迹变化及其动因,揭示了不同情形下,化肥消费规律:即理想状态下,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呈"S"形规律变化;在化肥施用初期未考虑环境因素的情形下,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呈倒"U"形规律变化。总结得出北美"理想模式"、西欧模式和日韩模式三种化肥消费变化的模式。以发达国家为借鉴,结合中国资源环境实际情况,预测了我国化肥及磷、硫、钾盐矿产未来需求趋势,结果表明中国磷肥和氮肥消费已到达峰值,未来将缓慢下降,相应的磷、硫资源需求也将到达峰值;钾肥在国际价格没有显著变化的情况下,未来需求将维持目前水平。  相似文献   

14.
作为粮食大国,化肥的地位逐年上升,这就使得化肥质量检验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近几年化肥产品质量出发,从化肥质检技术入手,着重探讨其应用,以求化肥具有较高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张永强  蒲晨曦  王珧  王荣  彭有幸 《资源科学》2018,40(7):1333-1343
在保障粮食安全的现实背景下,如何通过化肥的减量施用来保证粮食生产效率不变乃至有所提高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本文基于中国20个玉米生产省份2004—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超越对数函数模型测算出全国以及各省玉米生产中的化肥投入效率,并利用Tobit模型进一步对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化肥投入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全国玉米生产效率为0.754,化肥投入效率均值为0.448,节肥潜力巨大;中国玉米种植规模、化肥价格、农业补贴与玉米化肥投入效率显著正相关,而农业保护政策与玉米化肥投入效率显著负相关。分区域而言,东部地区化肥价格与化肥投入效率正相关,玉米种植规模与化肥投入效率负相关;中部地区化肥价格、农业补贴与化肥投入效率正相关,非农劳动就业率与化肥投入效率负相关;西部地区化肥价格与玉米化肥投入效率正相关,农业保护政策与玉米化肥投入效率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徐中儒  侯中田 《预测》1997,16(1):32-33
黑龙江省化肥需求预测分析徐中儒侯中田葛家麒任喜英孟军邓华玲(东北农业大学150030)1国内外化肥使用情况半个世纪以来,化肥生产有了长足发展,这也是世界粮食增产的重要原因。但化肥消费各国不尽相同,一些主要产粮国化肥施用量差异很大。多施肥固然可增加产...  相似文献   

17.
巩前文  穆向丽  谷树忠 《资源科学》2014,36(7):1402-1407
化肥是我国粮食生产中最为主要的投入品,其价格上涨直接推高粮食生产成本,挤占利润空间,削弱农民种粮积极性。本文通过建立VAR模型,采用2005年1月-2012年12月共96个月的连续数据,定量分析大宗能源价格与化肥价格之间存在的稳定关系,并确定影响程度及价格传导滞后期。研究发现:大宗能源价格与氮肥、磷肥、钾肥价格高度相关,且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相关性;原油价格对化肥价格(氮肥价格、磷肥价格)的影响具有2个月的滞后期,而煤炭价格对化肥价格(氮肥价格、磷肥价格、钾肥价格)的影响无滞后期。  相似文献   

18.
浅谈化肥质量问题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肥是农作物的"粮食",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化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稳定.因此,提高化肥质量应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只有社会高度重视化肥质量、确保化肥质量,才能有力地推动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粮食生产易损性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蒲淳 《资源科学》1999,21(2):77-81
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方法对影响我国粮食生产易损性的因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认为最主要的3个因素是:灌溉面积、国家粮食定购价格和粮田复种指数;而农户的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化肥投入的影响相对较小。并指出了提高我国粮食生产抗灾能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刘渝 《科技与管理》2011,13(2):48-50
农用化肥施用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以湖北江汉平原地区2008年农户调查为依据,实证检验影响农户化肥施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公共政策方面,技术培训对农户降低化肥施用量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户主教育程度、年龄、家庭经营规模、家庭农业劳动力比例是影响农户化肥施用决策的主要因素;当农户具备科学施肥意识时,较低的耕地细碎化程度和较长的生产年限能降低化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