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高强度的训练和日益紧张的竞技比赛易造成女运动员运动性月经周期紊乱(EAMD)。而运动性月经周期紊乱不仅与运动训练有关,更与女运动员的饮食摄入相关。能量摄入不足可直接影响女运动员的可利用能量,并损害生殖系统的功能。利用文献法就国内外学者采用饮食干预运动性月经周期紊乱的研究结果进行整合分析,得出饮食干预能增加女子运动员的可利用能量,并改善能量负平衡,其对运动性月经周期紊乱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橹 《中华武术》2005,(2):58-59
人体经过长期有系统的运动训练之后,从生理及心理上会出现各种因从事训练而产生的转变,例如神经肌肉、心肺机能及生物化学等方面的改善,从而逐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循序渐进地取得理想的运动成绩。如果要保持所达到的训练水平或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运动员就需要更大强度训练的刺激。然而,一旦这种由训练而来的刺激突然完全停止下来的话,只需要经过几天的时间,运动员就会开始面临机体功能乃至心理上的紊乱,这种紊乱称为"减量状态症"或  相似文献   

3.
在游泳训练中如何提高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除了技术训练和科学训练以外,运动员的膳食营养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对于从事业余游泳训练的少年儿童来说,有必要选择合理的饮食,以便帮助自己正常的生长发育并达到一个良好的运动竟技状态.目前,在营养问题上不少专业运动员为提高运动能力广泛使用营养补品,虽然有些营养补品在专家和医生的指导下能够发挥其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运动员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我们往往更多地热心于研究科学合理的运动训练,而较少关心和注意运动员的营养和饮食问题。然而,运动员的饮食以及营养摄取是与合理安排训练计划同等重要的问题。由于游泳运动项目本身的特点,使运动员在从事训练和比赛  相似文献   

5.
速滑运动员赛前科学进食是十分复杂的问题,它是由比赛的时间、地点、气候条件和运动员的身体状况、近期营养等诸多因素决定的。由于饮食影响新陈代谢,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在运动训练和比赛中是否能通过控制饮食来提高人的代谢速度和机体长时间的工作能力,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达到最佳状态,从而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6.
体操运动是以力量、灵巧、柔韧等主要素质为基础的运动,其特点是:时间短、强度大、密度小、氧债高。运动中有关神经中枢处于高度兴奋、紧张状态。训练或比赛时消耗的热能虽不高,但单位时间内能耗较大。目前体操运动员的培养已从幼儿开始进行业余训练,生活及饮食依靠家长照顾。少儿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对饮食的质量有较高要求。营养不良、热量不足,不但降低运动能力,还会阻碍生长发育;热量过多则转化为体脂,不利于灵巧动作的完成。特别是当前部分独生子女在饮食上的偏食或娇养较严重,故合理安排少儿体操运动员的家庭膳食是业余训练中一个重要问题。各运动项目的营养代谢、能量消耗早就有了一些报导。有关少儿体操运动员的  相似文献   

7.
买跃龙 《精武》2012,(18):19-20
为了解呼图壁县高中课余运动训练学生的饮食行为与运动状况,从而制定合理的课余运动训练学生的饮食方案,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珐、访谈法对呼困壁县高中101名课余运动训练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结果显示呼困壁县高中课余遗动训练学生一日三餐饮食站构比较单一,营养摄入比较匮乏。  相似文献   

8.
运动性疾病是指在体育锻炼、训练或比赛时出现的体内紊乱现象或功能异常。它广泛存在于体育运动中,多发生在体育锻炼基础差,身体素质状况不良,运动比赛经验不足等情况下,由方法不当的运动和过量运动引起,如过度紧张类的胃肠功能紊乱、腹痛、昏厥、脑血管痉挛;过度训练引起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当前竞技体育中影响训练的常见医学问题,如运动员免疫能力下降、大负荷训练后期或比赛期间运动员感染流行性感冒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发生率增加,会大大影响运动能力及训练效果。运动营养是维持免疫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通过饮食调节使免疫机能的下降减少  相似文献   

10.
运动训练恢复是提高运动成绩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综述了运动训练恢复的有关研究和潜在提高恢复的手段,包括:主动与被动恢复、饮食、运动补剂、再水化、运动按摩、冷冻疗法和综合疗法等。但是,有效训练恢复策略仍不能够完全认识,应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运动训练领域不断出现新的训练理念和训练手段,从而改进我们的训练方法,以求在专项成绩上有新的突破。田径教练员们在以体能训练为主的训练过程中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向运动员的饮食营养上,努力找到一个更利于成绩提高的营养方案。  相似文献   

12.
<正>肌肉酸痛是耐力训练不可避免的一个副作用,避免肌肉酸痛的唯一方法只有避免运动。但是你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将这种肌肉酸痛感降到最低,最常见的方法包括正确热身和运动后放松,以及循序渐进地增加训练负担。鲜为人知而且少有人做的就是通过改变饮食来缓解训练后的肌肉酸痛。最新运动科学研究显示,运动前、中、后的平衡营养补充可以最大程度降低运动过程中肌肉蛋白降解,最大程度加快运动后肌肉蛋白的修复和重建。  相似文献   

13.
运动员赛前或训练前如何饮食?这一直是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六十年代早期,运动员运动前吃牛排和鸡蛋。七十年代初,赛前和训练前大量食用碳水化合物(糖类食物),依据为碳水化合物是运动的主要能源,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后来由于这种饮食产生的一些问题,使其仍然不能令人满意。现在是八十年代,我们终于发现了比较理想的赛前和训练前饮食——液体食物。越来越多的竞技运动员和健美者在运动前即刻避开固体食物,食用液体食物。这样做是有其科学根据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过度训练和三重综合症对女性机体影响的研究,分析了过度训练与三重综合症中饮食紊乱、月经失调和骨质疏松症状的关系,探讨了它们各自的机制,为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分析运动训练对运动员体温、水代谢、电解质代谢的影响,以及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水盐代谢的激素调节机制.认为:运动训练使运动员机体排汗增加,水及电解质的大量丢失导致机体水盐代谢的紊乱;运动时水盐代谢的神经体液调节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及局限性,合理补液可缓解运动热应激产生的不利影响,促进疲劳消除.  相似文献   

16.
女运动员三联征包括闭经、骨质疏松和饮食紊乱,它最早是由美国运动医学联合会于1992年提出的。运动性闭经是月经失调最严重的形式,可分为两种类型: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女运动员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要高于普通女性,女运动员需要在20岁以前尽可能地累积以提高峰值骨量。饮食紊乱也包括两种形式: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饮食紊乱在某些体育运动项目中发生的危险性较高,文章综述了女运动员三联征各组分及其相互之间关系和诊断与管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运动防治老年肌少症的机理、效果及策略,为老年人科学运用锻炼方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在Pub Med、万方和CNKI等数据库中进行关键词检索,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老年肌少症的运动干预研究进行系统综述。结果:(1)抗阻训练、有氧运动和高强间歇运动等运动可调理体内线粒体、活性氧等分泌物的含量,促使运动神经元保持正常的兴奋状态,改善老年人的肌量、肌力和身体活动能力,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2)从中年时期开始规律性的体育锻炼有利于肌少症的防治。每周2-3次、每次30min,为期8-24周的抗阻训练或每周3次以上、每次60min左右,为期24周以上的有氧运动可能是老年肌少症运动防治的一种可行方案。(3)抗阻训练和有氧联合抗阻训练是防治老年人肌少症多种合并症的主要运动形式,其运动强度可能较健康老年人和单纯老年人肌少症患者低,建议以低中强度为宜。结论:运动锻炼对于老年肌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重点对当前老年肌少症的运动防治效果和机制进行了归纳梳理,并针对肌少症的防治时机及方案提供了可行性的建议。当前有关老年肌少症的运动干预研究在逐渐增多,但仍存在不足,尤其是在运动方法的选...  相似文献   

18.
恶心、呕吐是胃肠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引起运动中或运动后恶心、呕吐的常见原因有精神紧张、胃肠功能紊乱引起胃的排空障碍及训练或比赛前进食不当(如吃了牛肉、杂粮等难消化食物,或白薯、萝  相似文献   

19.
魏勇 《体育教学》2008,(6):67-68
运动性疾病是指在体育锻炼、训练或比赛时出现的体内紊乱现象或功能异常.它广泛存在于体育运动中,多发生在体育锻炼基础差,身体素质状况不良,运动比赛经验不足等情况下,由方法不当的运动和过量运动引起,如过度紧张类的胃肠功能紊乱、腹痛、昏厥、脑血管痉挛;过度训练引起的运动能力下降、食欲不振、失眠、消瘦以及运动性的贫血、低血糖、血尿等.学校体育教学虽然不像竞技体育运动那样由于大运动量过度训练而经常出现相关运动性疾病,但由于学校体育教学涉及的对象年龄小、身体机能差、运动水平低以及体育教师教学安排得不得当,也时有运动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外非常重视运动成绩与饮食的关系,美苏等体育先进国家对此更是作了大量的研究。他们一致认为,不注意运动员的饮食将影响运动成绩提高;人为地调整食物,使之更具科学性,可以捉高运动成绩;训练期、竞赛期的饮食安排和组成对运动成绩有直接的影响;赛后的饮食安排则有助于加快恢复……总之为了取得良好的运动成绩,必须十分重视运动员在各个时期(训练期、竞赛期、恢复期)的饮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