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鼓藏节”是苗族的大型祭祖活动,气氛隆重,历史悠久,包含着很多大大小小的仪式,是苗族最主要的宗教活动。“鼓藏节”蕴含着当地人独特的情感,充分体现着苗族人民对祖宗天地崇拜的思想。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力图挖掘苗族人民古朴而隆重的祭祀活动中体现出的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浅析“鼓藏节”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2.
“於菟”舞是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年都乎土族祭祀山神时驱灾纳吉的一种重要仪式,它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民俗活动,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舞蹈是以在山神庙举行仪式为序幕,以驱除村庄、室内之邪魔为内容的一种驱邪纳吉民间祭祀仪式活动。由7名土族男青年扮成虎模样进行表演,面部、身体均涂为虎豹纹作为服饰。乐器为一鼓(单皮鼓)一锣。其表现形式以跑、跳、吸腿垫步等拟虎动作为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正>德化三通鼓是闽南地区传统民俗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春美村具有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之一。在古代,三通鼓主要是用于战争中的,通过擂鼓催发双方交战。经过千百年的演变,现代三通鼓已经不用于战争,而是作为节日、殡丧或者家族祭祀等重大事件的庆典纪念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袭祖辈在演奏形式上对三通鼓的分类,可以将三通鼓分为"大三通"和"小三通"。1."三通鼓"活动的形式与表演体系1.1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4.
苗族"鼓社祭"中的戏剧具有艺术的神话模式特征,是中华原始戏剧的活化石.其宗教祭祀仪式上的戏剧表演,与其说是祭仪的一部分,毋宁说是借祭祀之名行艺术之实,其本质意义是为人的和属人的.  相似文献   

5.
岫岩单鼓是流传于岫岩民间一种古老萨满教祭祀习俗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当地人称其为"烧香".本文从萨满教仪式的形成与演变追溯这一民俗事象的起源、流传与发展,以及岫岩地区风物人情影响下仪式的现有程序和服装道具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苗族“鼓社祭”中的戏剧具有艺术的神话模式特征,是中华原始戏剧的活化石。其宗教祭祀仪式上的戏剧表演,与其说是祭仪的一部分,毋宁说是借祭祀之名行艺术之实,其本质意义是为人的和属人的。  相似文献   

7.
华北地区的各种民间祭祀仪式中常包含有点灯花的活动,有时它也是一种独立的祭祀活动。其基本功能在于,它能除凶解净,祓除不祥。  相似文献   

8.
甘肃藏区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藏区位于青康藏高原东北缘,特殊的自然和民族、宗教文化孕育了独特的藏族民间传统体育,这些传统体育的功能和形式具有区域的不同,主要分为嬉戏娱乐、竞技能力和节庆仪式3类,传统上甘肃藏区民间传统体育文化主要通过政府主办的民族体育赛事、群众自办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融汇于节日庆典或依托于宗教祭祀仪式等4种模式进行传承保护,当前,复活对藏族传统体育的记忆,促进当地藏人参与式的发展以及走产业化和市场化道路是藏区传统体育文化得以有效传承的出路。  相似文献   

9.
反排木鼓舞是苗族文化的载体之一,源于苗族人民牯藏节仪式祭祀祖先时仪式,以鼓来导舞是它独特的艺术表现模式,节奏轻快、热烈豪迈的鼓点敲击就是其舞蹈的音乐,在表演过程中动作节奏以缓、快、紧逐步发展,彰显出舞蹈动作节奏的速度、力度、能量,实现舞蹈情感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0.
鼓藏节是苗族独具代表性的节日,具有其独特的仪式与文化价值。现在世界上只有极少部分地区仍然保留着鼓藏节的传统。苗族鼓藏节具有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是苗族人生价值观的展现。本文以高排村的鼓藏节为研究对象,对其起源、仪式过程和它的文化内涵进行探讨,希望能对苗族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清中后期乾嘉苗民起义之后,清朝统治者重新调整了治理湘西苗疆的策略,采取了"以苗治苗"的民族政策,在湘西苗疆实施了"苗官制"。"苗官制"的诞生,冲击了苗族基层社会具有明显原始残余的传统组织制度,削弱了苗族社会宗族、亲族体系的合力,缓和了苗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对湘西苗疆苗族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彭水苗歌文化衰微是一个日趋严重的问题。在近10年持续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彭水苗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基于布迪厄的文化传承振兴理论提出促进苗族乡村文化精英再生产、创设多元苗歌文化情境教育、建立乡村文化精英引领的多元共治的苗歌文化振兴格局等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13.
苗莉为邢台文坛有成就的女性散文作家,她的散文充满了"情"味,亲情、友情,对祖国河山之情,对人民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情,空灵、柔软、细腻,如云似水,如歌如泣.她的写法是传统的,却创造了优美的散文意境,其散文的可贵,在于她写了人性、人生,写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她的特点是把散文的意境美和人性美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14.
苗族文化的形成与其不断的迁徙有很大的关系。而迁徙的原因除受到历代统治者的压迫外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它的社会经济文化类型是介于农耕和游牧之间—“既耕且游” ,形成了独特的苗族文化。  相似文献   

15.
远在五千多年前,以女娲、蚩尤为首的苗族先民在黄河、长江中下游开创了璀璨的三苗文化,从此,苗族先民文化和中华文化开始了水乳交融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民歌是苗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苗族珍贵的历史记忆,笔者2913年9月至2015年6月期间多次赴贵州省台江地区苗寨对该地苗族民歌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包括台江地区苗族聚居地的历史、地理、习俗、信仰、文化生态以及当地人固有的文化观念、审美心理进行多维度的观察,对贵州台江地区苗族民歌的功能、文化特质、发展趋势进行探索。笔者认为在当代多元语境下,对贵州台江地区苗族现存民歌进行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考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7.
湘西苗族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千百年来,苗族人劳作不止,为自己求得了生存与发展,形成了优良的传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为缔造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8.
苗族的传统节日活动充满了各种绚丽的色彩,没有文字的苗族历经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物品和其美丽的色彩一定承载了许多的文化信息。通过色彩我们能进一步了解这个古老的民族。  相似文献   

19.
苗族腊烟传统文化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已被大多数苗族群众遗忘了。文章结合云南省文山州苗族腊烟传统文化的来历、栽培、配制、制作、功效、抽吸方法和腊烟礼仪象征方面进行简单阐述。目的是让人们了解苗族腊烟传统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仍保留着信鬼尚巫、图腾崇拜的原始宗教文化习俗。他们把自己本民族的历史概况与宗教信仰都记录在民族服饰上,展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美丽独特的民族风情画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