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李清照词的婉约风格在南宋词中独树一帜,作者针对其词中出现的“愁”进行了研究,探求了其常用的表达方式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
宋词中抒发愁情的词句比比皆是,总体可归为离别之愁、伤己忧国之愁和伤春悲秋之愁三类。由于愁情的说不清道不明,宋词中多借助意象来抒愁。本文试从词的愁情题材的分类与借助意象表现愁情的方式两个方面来漫话宋词中的愁情。  相似文献   

3.
北宋词人秦观的词风格柔婉感伤,而在诸词中最能代表这种风格的是他那些带有"愁"字的词,这些"愁,,词按主题大致可分为三类:一般意义之愁、恋情之愁和迁谪之愁.总体上看,这些词风格接近,大都低速感伤、凄婉柔弱,但感情强度和艺术影响力却大有不同.  相似文献   

4.
李慈铭在近代史上占有特殊地位,他的《越缦堂日记》一直被研究者重视。其实,他的诗、词、文亦佳,但学界对此关注较少。本文以《霞川花隐词》的"愁"为切入点,来对他的词作进行分析。首先对"愁"的类型加以分析,其次从"愁"的表现艺术手法,即深厚的语言表现功力、美人香草之旨、真情注入词中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5.
在秦观的贬谪词中,大量运用了“水”意象,这首先是他自觉承袭了“水”意象作为言愁工具的创作心理定势,又与他巨大的身世之变和脆弱多情的性格有着极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李清照在词的发展史上是一个独特的人物,她的词中表现出明显的人文关怀意识。作为一个文化女性,李清照有着与封建社会一般女性不同的人文精神。从李清照描写自然环境、相思情怀和国愁家恨等不同内容的词,可以透视出李清照对自然、对爱情和对家国兴亡所持的态度,从中揭示其作为文化女性的人文关怀意识。  相似文献   

7.
传统意象、意境的传承能体现的是现代诗与古典诗歌在审美上的本质联系。本文以意象为切入点,以古典诗歌艺术为参照,探讨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在意象、意境方面的传承关系,解析郑愁予诗歌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对女性词进行研究的就不乏其人。分别研究李、贺二位女作家的各代文人学者更不在少数,但专门对其二者在词中所表现的悲思愁情进行比较的却不多见。因此,本文从李清照与贺双卿的词入手,结合她们坎坷的身世,结合二位女词人词作中象征人生苦闷的一系列意象,深入研究她们词中悲情愁思的异同。悲情愁思的大胆宣泄正是一个人内心深处最真实情感的流露,所以了解她们孤独情感的形成与不同的表现有助于读者更全面、更深刻地品读她们的诗词,更明确的把握她们的异同,对于女性文学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稼轩词中生命体验式的创作方式揭示了词人浓郁的悲剧意识。悲剧意识在中国文化中主要体现为“柔”。辛词中的悲剧意识体现了这种柔性的力量。它在更深层次上是来源于作者对边缘式的“归正人”的生存处境的体悟与感受 ,正是在这种以“宦游”为主要形式出现的边缘处境中作者揭示出了生存的悲剧性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却看妻子愁何在”,课本未注(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三课),对于诗句中“妻子”这一与现代汉语中的“妻子”同形的词,原本是极易混淆的,这里应强调指出: “妻子”=妻 子这原本是极好的学习文言字词特点的机会,可借此告诉学生:古汉语书面语言即文言中,多是单音词,发展到现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无论是在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中,常常能碰到“损人害己”、“水涨船翻”、“知难而退”这类新颖、含蓄的词语。从修辞学角度讲,这是用仿词手法造出来的新词语。“损人害己”是“损人利己”的派生形式,仿照“利己”临时造出一个“害己”,换用的词和原有的词之间是对义关系。“水涨船翻”是“水涨船高”的派生形式,仿照“船高”临时造出一个“船翻”,换用的词和原有的词之间也是对义关系。“知难而退”是“知难而进”的派生形式,仿照“而进”临时选用一个“而退”,换用的词与原有的词之间还是对义关系。这就是民间词源现像。从词源学的角度讲,民间词源现像,导致了词语内部结构和意义的演变和发展。其演变的结果是汉语语汇越加丰富、发达,词义越加精细、微妙。其演变的机制是语言知识的普及和人们对客观事物或现像认识的深化。这就必然影响到人们的语言意识。人们不仅知其一,而且知其二;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于是,人们就必然要用精当的语言形式,把自己的意识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虽属武术派系,而武术基本功原是从古代导引发展而成。太极拳名家向恒然曾说:“太极拳亦可称为道家导引方术之一种”。“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含有至高、至极之意,这是采用我国古典哲学阴阳学说而命名的。我在从事太极拳教学30余载中,深深领悟古代导引、哲学对太极拳的影响,体会到“以意导气”,“以气运身”要求意识、呼吸、动作三结合的核心问题,在于“恒动论”,它指导着太极拳,达到上下内外完整协调的周身运动。  相似文献   

13.
在很多语言中,知觉词都有一个表示抽象思维、情感的义项(本文称之为意觉引申义)。知觉词的这种意觉转移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呈现出一种系统性,并且具体到每个知觉范畴,他们表现出的意觉引申义并不相同:视觉词引申出“知晓”义,听觉词引申出“听从”义,触觉、味觉词引申出“感情”义,而嗅觉词的精神方面的引申义则比较少。其原因我们尝试用“三个世界”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4.
“筋斗”是中国毯子功的基本技艺。“筋斗”一词源自明代于慎行《榖山笔》揣拟的典故,认为“筋斗”源于“金斗”,典故出自《战国策.燕策》。“筋斗”一词有多种写法和念法,“筋斗”亦作“跟斗”、“斛斗”等,不一的字形,以及典故不明,皆表明了“筋斗”是一个谐音词。从语言的视角,“筋斗”一词源自于伊朗语汇,也透视出粟特文化的遗踪。  相似文献   

15.
唐人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绘声绘色,脍炙人口.我记不得是什么时候就能背诵它,但读完了大学中文系之后,却仍然对诗中“江枫渔火对愁眠”一句有两处不解之疑.一是诗人“愁”的含意是什么,或者说“愁”从何来.许多诗家、研究家的解释都不能自圆其说.诸如——  相似文献   

16.
张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一向被人们所忽视,尤其在论及七言诗的最早起源时,张衡的<四愁诗>一向由于其第一句中的一个"兮"字,无缘于最早的七言诗称号,而被称为骚体诗,本文就张衡的<四愁诗>与屈原<离骚>作出对比,指出两者之间的同异.给出<四愁诗>在诗歌史上的一个恰当的地位,肯定它的极高成就,并且就张衡所处社会环境和张衡自身的性格、思想等方面来分析<四愁诗>中内在精神.  相似文献   

17.
新旧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科院向党中央、国务院呈示的《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上作了关于“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的批示。“知识经济”一词,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给它下的定义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使用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是人类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这类以“物  相似文献   

18.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注释:在我国古代文学中,“秋”与“悲”、“愁”常等同起来,然而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首《秋词》,却独辟蹊径,一反常词,把秋写得爽朗明快,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境。前两句是议论,直接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看法;后两句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更难能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更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秋词@刘禹锡 @朱霞明…  相似文献   

19.
《枫桥夜泊》作为我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中的经典之作,其创作的关键点在于歌词部分采用了唐代著名诗人张继的著名诗篇,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黎英海先生为其编配了具有我国民族音乐特点的五声民族调式旋律,诗词与民族音乐艺术的完美结合,使得这部艺术作品充满魅力,广为传唱。本文研究的重点将着力阐释“琴心声声诉愁眠”下的《枫桥夜泊》钢琴伴奏技术解构,突出钢琴伴奏在声乐艺术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词产生于唐,鼎盛于宋。提起宋词,人们自然会想到苏轼。他把词从晚唐、五代的窄小范围里解放出来,开拓了新的广阔天地,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是北宋词人中的名家和大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而东坡是被列在少数几个“有篇有句”的词家之中的。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说东坡是“一代山斗”。元好问说:“自东坡一出,性情之外,不知有文字,真有‘一洗万古凡马空’气象。”这些评价,虽有言之过实的情况,但东坡出而词的面目为之一新,却是的确的。苏轼对词的最大贡献,是把词的思想内容从过去倚红偎翠的所谓“艳科”的狭小天地内解放出来,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词由于历史的复杂原因,从它诞生之日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