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教学内容:新世纪教材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课前思考】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能读、能写简单的分数,已经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分数的再认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02~104页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经历由生活经验到认识分数的过程。2.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北师大新世纪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P56~P58。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苏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94—95页,练习十八的相关题目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 "分数的初步认识"。(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63、64页。【教学过程】一、链接旧知,概括意义1.链接旧知,引出课题学习材料: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课时内容再现。师:三年级时,我们通过对一个物体或图形进行平均分,认识了分数;之后又把许多物体或许多图形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也可以产生很多不同的分数。今天我们就在这个基础上继续研究分数。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内容 “认识分数”是数学课程标准苏教版教材三年级 (上册)第十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只让学生认识把 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或几份的分数,而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 若干份的情况,安排在三年级下册。本单元的内容安 排先是认识几分之一,然后再认识几分之几,在认识 分数的基础上结合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学习一些简单 的分数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  相似文献   

9.
关于分数意义的教学,苏教版教材编排在三个年级、四个单元中,分别是: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3课时)、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6课时)、五年级下册《认识分数》(10课时)、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9课时)。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第94、95页例1、例2及"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在三年级下学期,同分母简单分数的加减是“认识分数”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五年级上学期进一步认识分数,学过分数的约分与通分后,教材才安排学习异分母简单分数的加减。学习简单分数的加减,虽然跨越了两个学段,但寓于教材中的教学思想却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2.
洪月玲 《考试周刊》2013,(26):88-88
<正>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分一分(一)第53—54页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创设情境进行直观演示,使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重要性;正确地读写简单的分数,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91-92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的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正确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02~104页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经历由生活经验到认识分数的过程。2.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4-96页例1、例2,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八。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02~10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经历由生活经验到认识分数的过程. 2.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8.
<正>“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引导学生根据一位小数的含义,探索和理解一位小数加减法运算的算理,掌握算法,初步感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内在关联,形成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感悟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一方面,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完成了整数加减法的学习,在三年级又分两次初步认识了分数,学会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9.
教学“分数的认识”,备课时,我知道学生在三年级曾两次学习分数的认识,五年级主要是在原分数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概括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单位的含义,认识真分数、假分数等内容。自认为教学内容并不难,因此我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第一课时只是对教学内容稍加点拨,其他全由学生自学而得,事实看来效果很好。学生的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完成得非常好,能熟练地说出每个分数的单位,以及分数中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西师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第七单元认识分数.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分数产生的必要性.2.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3.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认、读、写简单的分数.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